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省丘北县663200
摘要: 目的:主要分析和研究CTA血管对胸腔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我们所在医院接收的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的141个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数据采取回顾性分析,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有72例利用腹腔血管CTA对病患进行诊断;对照组69例则是通过常规CT进行诊断,再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要好(P<0.05)。结论:主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造影术对主动脉常见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目前已经成为对主动脉常见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对我国诊断主动脉常见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CTA;基本特征;研究
前言
这几年来,在医疗技术的逐渐更新发展下,螺旋CT技术在临床方面已被普遍推行,其中血管CTA对诊断主动脉疾病的效果逐渐显著。为了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别各主动脉疾病的各种特征及差别,这里我们对医院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1例主动脉一般疾病患者的临床文件采取深入研究,以下把临床经验总结资料列式出来。
一、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胸腹部CTA的拟诊断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其中有男病患24例,女病患16例,年龄界限在30到77岁,平均(58.6±13.2)岁。临床表现:其中胸背痛症状28个,胸痛症状有8例,腹痛症状4个。临床一般类型有两种: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内膜破口部位任意)24例,B型(夹层只累及降主动脉)16例。
1.2方法
主动脉夹层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主动脉疾病,因很多因素的限制,主动脉夹层引起的发病率目前在不断上升。若缺乏及时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在一天内发病则死亡率会高达25%,2周内死亡率高达70%,2周以后则是90%。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螺旋CT对于主动脉疾病诊断阶段有着足够的科学性。而CT造影成像(CTA)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主动脉及心脏搏动导致的伪影情况,并且在较多重建技术的协助下,能够便于临床医师做出科学合理的诊断。
通过CTA进行扫描诊断:患者一般要仰卧在检查床上,先检查头部,双手上抬高过头部。再对病患开展呼吸训练,根据仪器要求,要屏气时立即进行屏气。各个患者都要进行CT平扫,再通过CT充分扫描。充分利用16层螺旋CT,造影剂一般为碘佛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T在采取平扫操作时,病患要呈仰卧状,扫描期间实施团注追踪法,实时监测主动脉腔内对比剂的实际浓度,监测领域通常是T12水平,监测兴趣区通常在主动脉腔中央,等注射对比剂13秒后,就进行监测扫描,在监测平面每隔1秒扫描一层,系统自动监测兴趣区较平扫增加的CT值,达到设定的阈值后,延迟6秒,需要患者屏气,自动启动正式扫描。
2 结果
2.1 扫描征象
所有患者主动脉壁均见不同程度钙化,主动脉钙化的体积值平均为3.53cm3。病患症状一般是双腔征、内膜瓣钙化和蛛网征。利用CT进一步扫描时,可发现撕裂的内膜,把高密度的主动脉管腔,逐渐分成两个规模不同、不对称的两个管腔,这是用于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显著征像。在遇到主动脉夹层病患时,由病状程度、病因分析和以往病史,首先要对病人做常规病例检查、要注意对其进行必要的CT检查。要对病人的夹层发病原理进行重点检查,要是出现内膜撕裂,就要深入检查这个症状的具体位置和疼痛程度。
2.2 诊断效果
CTA扫描阳性38例,阴性2例。而本组患者病理判断为阳性39例,阴性1例。为此CTA诊断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50.0%。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通常是,因内膜破裂,血液通过裂口顺着管壁中层,引起中膜分离,再顺着主动脉长轴途径不断扩展剥离,导致的分离状态;或由于中膜囊性发生退变、出现坏死及滋养血管发生破裂出血等情况,使得主动脉出现中膜分离的情况,局部发生血肿现象。本病通常属于急性发病症,大多是发病的病人都是在两周内死亡。主动脉夹层发病因素有很多,创伤是其中之一,会引起机体血管受损,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加大主动脉夹层发病风险。对较多病患的主动脉夹层分析,带有高血压史、肿瘤病史等都是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病的重要因素。我们分析的高压病史、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以及老年病人都是引起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因素。高血压会使得血管受损,加大发病几率。所以要足够重视高血压对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影响。较敏感,特异性低,是临床筛选血栓的关键要素。要明确的是,胸腔血管CTA对胸腔主动脉夹层产生的作用。分析不同的骨折部位、脊髓损伤、心律失常等因素,发现不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需要深入分析,综合分析各因素,我们还要重视胸腔主动脉夹层患者,加大预防主动脉夹层病症的力度。退变一般在老年病人和发生高血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的病人中更为普遍。在收缩期因左室喷射的血液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带来一定能量,其中一环节协助主动脉搏动,带动血液流动;而另一环节保留在主动脉壁内,对动脉壁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因素彼此产生作用使得夹层的出现。
本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主动脉壁均见不同程度钙化,其中症状一般是双腔征、内膜瓣钙化和蛛网征。与病理接对比,CTA诊断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50.0%。
四、总结
总的来说,CTA对于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应用效果好,可及时、迅速地获取信息,具有很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主动脉CTA对于主动脉一般疾病的影响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临床科研工作带来了十分关键的定性及定位依据。在螺旋CT仪器的逐渐优化完善,其对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科研分析还会有更彻底的层面,对于各种疾病的辨别诊断将会更科学准确,能为临床治疗效果带来更多科学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谢树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18(1):40-43
[2]于健,李向东.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2009,5(2):180-181.
[3]卿国忠, 肖文莲,刘卫星,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超声心动图、MRI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6):22-23.
论文作者:李会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主动脉论文; 夹层论文; 病患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内膜论文; 因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