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紧缩与政策调整相结合--上半年价格形势与全年展望_物价水平论文

市场紧缩与政策调整相结合--上半年价格形势与全年展望_物价水平论文

市场挤压与政策调节相结合——上半年物价形势与全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价论文,上半年论文,形势论文,政策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通货紧缩在持续发展

1999年上半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滑落,我国的通货紧缩也在持续发展。以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代表的价格总水平,仍然处于逐节滑落的过程中。上半年两个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2%和1.8%,已经连续第21个月和15个月出现负值。表示上半年新的价格变动状况的环比价格指数,扣除上年滞后负值因素,零售价格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上半年新的降价幅度均为3.7个百分点。

从价格指数的变动过程分析,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形势十分严峻。第一,无论任何一种价格指数,其负值数值都在持续增加,没有任何止跌回升的迹象。第二,通货紧缩的发展主要集中在5、6两个月,零售价格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下降2.3和2.2个百分点,占上半年新降价幅度的62%和60%。第三,价格指数下降具有明显的速度加快特征。除了2月份因节日因素使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外, 环比价格指数下降幅度逐月增加。此外,比较历史上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1997年全年新降价约为-2.3个百分点,1998年近-2个百分点,1999年上半年则新降价3.7个百分点,可见今年上半年的价格下降幅度是最大的。

表一

1999年1~6月商品零售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

零售同比同比累计零售环比环比累计

1999.01 97.2

100.01

.02 97.297.2

101.30

.03 96.897.199.10

.04 96.596.999.00

.05 96.596.898.70

.06 96.696.898.10

96.24

消费同比同比累计消费环比环比累计

1999.01 98.8

100.02

.02 98.798.8

101.20

.03 98.298.699.20

.04 97.898.499.00

.05 97.898.398.70

.06 97.998.20

98.20

96.35

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价格下降,使目前的价格总水平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按近两个月的价格指数测算,目前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仅相当于1995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消费价格总水平仅相当于1996年4 月的水平。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出现负值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中的服务收费等项目仍处于价格上调的过程中,因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回落幅度较少。

二、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继续紧缩的反映

上半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处于相对紧缩的过程中。今年1~6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7.6%, 尽管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但比第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比1998年下降0.2个百分点。它表明,1998年由于国家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1998年下半年与全年的国内投资需求,从而延缓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下降速度。这种作用在第一季度继续有所反映,但在第二季度明显减弱,因而使宏观经济运行重现紧缩的趋势。

上半年三大需求的变动状况,也说明国内需求总体上仍然处于萎迷不振的状态中。

表二1999年1~6月投资、消费、出口指标

投资额

增长率消费额 增长率出口额增长率

(亿元) (%) (亿元)(%)(亿美元) (%)

1999.01 2262.05.9 113.9 -10.8

.02845①28.3 2538.4

10.6 110.0 -10.2

.032203 22.7 2403.15.8 148.8 -3.6

.043270 18.1 2357.05.7 148.0 -7.3

.054750 17.6 2364.05.3 155.3 4.2

.066687 15.12428.5②

5.1 154.6 -1.3

①今年公布的投资额与投资增长幅度均为前几个月的累计数值。

②根据1~6月份消费额与消费增长率推算。

从表中可看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从1~2月的28.3%下降到1~6月的15.1%,下降13.2个百分点;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绝对水平与增长幅度都处于缓慢的下降过程中,5月比1月下降0.6 个百分点;出口需求增长率下降速度有所减缓,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上,1~6月比去年同期下降4.6%。

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绝大部分商品在市场上继续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国内贸易局对1999年上半年605 种商品供求状况进行排队的结果是,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1种,占0.17%;供求平衡的占27.6%; 供过于求的占72.23%。

经济运行紧缩在货币供应与全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如下面两个表格所示,代表即期支付能力的M[,1], 其增长率虽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上,但余额的绝对值却在不断下降;作为货币供应总量指标的M2,其绝对值与增长率都处于较高的增长状态中。在这两个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相对变化中,货币流动性在不断下降,已经到了十分低下的水平。这种状况充分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中。随着居民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的增加,全部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不断上升,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尽管6月份由于第7次降息及股市分流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有所缓和,但仍然不能阻止全部存款余额与增长率继续攀高。与此相对照,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不仅低于存款增长速度,且在逐月下滑之中。因此,造成了今年以来银行巨大的存差,6 月份仍然达到12141.3亿元。

经济运行与货币供给的实际紧缩态势,导致商品价格不断趋低,出现加速下滑的局面。

表三 1999年1~6月货币供应量指标

M[,1]余额(亿元) 增长率(%) M[,2]余额(亿元) 增长率(%) M[,1]/M[,2](%)

1999.01 39010.8 9.6105500.3

14.436.98

.02 38749.2 16.0107778.3

18.035.95

.03 38053.6 14.9108438.2

17.835.09

.04 38053.0 14.1109218.0

17.934.84

.05 38004.0 13.3110061.0

17.234.53

.06 38821.8 14.9111363.5

17.734.86

表四 1999年1~6月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指标

存款余额(亿元) 增长率(%) 居民储蓄(亿元)

1999.01 95970.218.754293.7

.02 97229.120.256767.5

.03 99438.118.157814.7

.04 100215.018.758369.0

.05 101474.017.858968.0

.06 102761.618.359173.5

贷款余额(亿元) 增长率(%) 存—贷(亿元)

1999.01 86533.015.6 9437.2

.02 87057.216.010171.9

.03 87825.615.711612.5

.04 88400.015.511815.0

.05 80921.015.120553.0

.06 90620.315.012141.3

三、价格运行趋势短期难以转向

由于当前通货紧缩态势的加速发展,价格总水平继续下行的趋势在下半年难以转向。但如果没有较大的外部因素干扰,价格下降的幅度会有所减少。短期内对价格运行趋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市场有效需求。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是价格总水平止跌企稳的基本前提。从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看,目前还没有源于市场自身的有效需求增长迹象。

国际市场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尚处于恢复和调整时期,北美经济虽然继续稳健发展,但不会出现增长奇迹,美国经济中的泡沫成份在增长,一旦出现漏洞,就会波及全球经济发展;欧洲诸国在欧元启动下露出一线生机,但对经济增长的促动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近期欧盟各国内部矛盾重重,实际上已经现出增长乏力的疲态;亚洲的韩国与泰国近期呈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但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与我国的相似之处颇多,在危机中亚洲国家本币的大幅度贬值,使其对我国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下半年尽管我国将推出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增加出口信贷等政策措施,但出口大幅度回升并对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作出较大贡献的可能性,在近期内难以出现。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主要仍将依靠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本身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而在目前则处于逐步萎缩的状态中。由于两个方面的限制,看来消费需求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增长。一是由于下岗人员逐渐增多,企业总体效益状况不理想,农产品价格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必将有所下降,这是一个毫无置疑的趋势。今年国家将出台提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政策,放宽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政策的限制,对增加市场需求会有一定作用,但这种补偿性收入增加政策能否改变收入增长水平总体下降的趋势仍有待观察。二是居民的支出预期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制度改革而增强,特别是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已使居民的支出预期变成一种支出计划。与强烈的支出预期相比,庞大的居民储蓄存款也将变得十分渺小。近期国家可能出台提高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等政策,增强和不断完善对居民的消费信贷政策,这些政策措施都是必要的,对缓和社会矛盾和提高部分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些增加的消费需求,显然最多只能减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的幅度,不可能使居民消费行为发生趋势性变动。可以预料,在正常情况下城乡居民仍将保持较高的储蓄倾向,消费需求只能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在下半年仍将倚重于扩大投资需求。继去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后,今年国家仍将执行这一宏观调整政策,预计总体规模将达500~600亿元。但扩大投资的重点可能与去年有所不同,除了一部分投资还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将重点增加在建项目投资,使其早日投入使用,尽快发挥效益。同时要大幅度增加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国家投资的支持,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投资虽然不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根本办法,但在短期内能缓和市场需求下降的幅度,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条件。

由于宏观经济运行没有出现重大转折的迹象,商品市场供求也将保持原有的发展趋势。据国内贸易局分析,1999年下半年605 种商品的供求状况继续朝供过于求的方向发展,供不应求的商品将完全消失,供求平衡的商品将减至20%,供过于求的商品则将扩大到80%。

从具体的商品结构分析,下半年最有可能引起价格上涨的是仍然由国家管理的服务收费项目。其中,主要是公有住房房租、居民用水、居民用电及教育收费等,价格水平会有所提高。这些项目价格水平的上涨将延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的速度,如果提价幅度较大,会使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略有上升,但不会导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的提高。对价格指数影响较大的农产品价格,则基本上将朝着价格下跌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在总量上已经出现过剩现象:据报道,今年夏粮在总体上有望继续丰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粮食丰收只能进一步导致粮食价格水平与整个商品价格水平的进一步下跌。从粮食政策上看,许多地方已经调低粮食定购价与保护价水平,国家出台粮食结构调整政策,推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政策,但粮食结构调整有一个时间滞后。因此,粮食与农产品的政策导向决定了农产品价格在下半年将继续出现小幅度下降。

综合判断,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从多种角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市场需求的自发下降程度,但市场需求总体上仍然处于萎缩状态;1998年市场价格下降的滞后影响在今年下半年还会留有一部分,下半年新的价格下降幅度会小于上半年,加上一部分负值将滞后反映在明年的价格指数中,相应减少反映在今年价格指数上的负值影响,预计1999年全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将比上年下降3.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下降2%左右。

四、宏观经济政策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由于通货紧缩是在整个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通货紧缩问题的认识及其政策选择,应放在宏观经济环境中来说明。

从历史上看,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高速经济增长阶段结束后,经济向下调整的延续影响。在经济增长速度向下调整的过程中,商品市场需求与价格水平自动随之回落,并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或干扰力度不够、时间较晚,这个过程将直接导致价格水平出现严重的负值状态,直到出现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商品价格水平与其成本水平大致相当,才会停止发展,在较低的水平上形成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但是,毫无疑问,这时社会经济已经遭到极大的破坏,破坏程度将超过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因此,按照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第一,在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与商品价格水平的回落,既是一种客观必然性,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第二,在回落到一定程度,至少是在价格水平出现负值现象时,就应该进行政策干预,否则就会产生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第三,只有采取相反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才能缓和、阻止甚至扭转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回落的势头,但这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使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国家采取的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虽然还没有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这些政策都是十分必要的。上半年国家投资对扩大内需作用的减弱,并不能证明这些政策本身是错误的,而是说明要进一步加强投资的力度,但在投资方向上要作适当的变动。客观上看,价格水平下降本身也是对经济结构的一种调整,它既能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又能扩大现有的市场需求。只是这种自然的调整过程在短期内对社会的震动太大,所以需要宏观经济政策来加以缓和。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作用的累积,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在新的经济结构基础上,达到新的市场供求平衡。

既要认识到通货紧缩形势的严重性,但也不能盲目悲观,并由此产生急躁情绪。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动,如在纺织压锭与关闭小煤矿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减少了许多无效供给;石化总量控制基本到位,成品油及化工产品供需基本平衡;在市场与政策的压力下,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也已经开始调整,预计在明、后年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效果;今年上半年,我国许多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全国30个省、市、区中,有23个地区经济效益回升,1~5月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由去年同期净亏损14.6亿元转为盈利131亿元。这些成绩,既是市场压力的结果, 也是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

对当前通货紧缩形势的上述判断,能使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当前通货紧缩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国家还需要加大政策调节力度,通过扩大内需来缓和通货紧缩形势。扩大内需的重点,仍然是加强投资力度。

第二,扭转通货紧缩局面的根本出路,是调整经济结构,建立新的供需平衡关系。经济结构调整是市场挤压与政策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不可偏废。

第三,市场挤压就是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价格下降的压力下,淘汰无效供给。淘汰目前庞大的无效供给商品与商品生产能力,是走出通货紧缩必须要经历的第一步。显然,只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市场淘汰,才能形成能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新的供求平衡基础。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调节的主要方向有三个,一是与市场挤压的目标一致,通过行政的办法,加速减少无效供给能力,如目前压缩产量与落后的生产能力;二是扩大需求水平,缓和减少无效供给过程中产生过度的社会震动,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规模,推行积极的消费政策,引导居民适度增加即期消费;三是进行积极的结构调整,重点是支持建立新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生产能力。

第五,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下跌是对市场供过于求关系的滞后反映,在供求关系没有得到实际改善之前,试图通过提高价格总水平来缓和通货紧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在某些行业应该实行较低的价格政策,以利于扩大这类商品的市场需求,这是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市场挤压保持同一个作用方向;对某些服务项目与商品价格,根据社会的承受能力适当提高其价格水平,这是近期价格政策一个主要内容,也可缓和价格总水平下降的幅度,但同时要考虑目前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宜在短时间内集中出台多种提价政策。

在推行上述政策并对上述政策加以细化的前提下,扭转通货紧缩发展的局面,仍需有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今年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在2000年有望得到缓和。

标签:;  ;  ;  ;  ;  ;  

市场紧缩与政策调整相结合--上半年价格形势与全年展望_物价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