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战区空军医院 中医康复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患有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运用早期康复方法对最终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7年3月始至2017年10月止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44例患有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两组之中均为22例疾病患者。在对对照组内部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对研究组内部疾病患者在运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还添加了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方式,最终对两组疾病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抑郁问题的实际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内疾病患者在结束护理后,测得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46.23±15.42)分,疾病患者抑郁问题的实际发生率达到8.98%;对照组内疾病患者在结束护理后,测得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9.35±11.79)分,疾病患者抑郁问题的实际发生率为26.16%,两组之间各项数据的最终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把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法运用在患有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疾病患者自身肢体运动能力得到加强,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抑郁问题的发生率,其作用是相当明显的,十分适合在临床治疗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血管疾病;实际效果
一、引言
从根本上来讲,脑血管相关疾病是中老年阶段十分常见的,通常情况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会出现意识不够清晰、语言交流出现障碍、四肢活动障碍等等状况,与此同时还存在着相当高的致残率,严重情况下还很可能造成疾病患者的死亡,在实际发病时对于疾病患者的生命造成相当严重的威胁。虽然说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运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等等方案可以暂时性的对疾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缓解,但是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加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效果,那么就一定要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方法对治疗做出有效的辅助。本文主要通过实践研究的方式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做出贡献,现做出如下报告。
二、研究资料
本文研究选择自2017年3月始至2017年10月止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患有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疾病患者共44例进行观察以及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研究组之中男性疾病患者共13例,女性患者共9例,年龄段在57岁至83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5.3岁;其中脑梗死疾病患者8例;脑出血疾病患者6例,脑栓塞问题疾病患者8例。对照组之中男性疾病患者14例,女性疾病患者8例,年龄段在58岁至8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9.2岁;其中脑梗死疾病患者7例;脑出血疾病患者6例,脑栓塞问题疾病患者9例。在对两组疾病患者进行比较后,各项资料方面存在的差异均无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护理方法
在实际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照组内部疾病患者在进行护理时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对研究组内部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具体情况为以下几个方面:(1)医护人员应在实际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为疾病患者选择科学合理的卧床体位,不应该始终保持一个同样的姿势时间过长,应通过轮流的方式运用侧卧位以及仰卧位等等,定时帮助疾病患者翻身,通过这种方式来最大程度上降低压疮问题的出现。(2)在疾病患者进入医院治疗三天以后,对疾病患者展开肢体运动方面的康复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和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合作,共同帮助疾病患者展开有效的关节活动康复训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为疾病患者进行身体的放松按摩,每天进行两次,每次按摩操作约在二十分钟。不断引导疾病患者通过独自完成一些基本的动作,如站或坐等,每一个训练项目要保持十五分钟以上。在进行康复护理过程中每日都要始终坚持上述训练,直到疾病患者可以独立进行直立的行走。(3)把脑血管疾病患者具体的发病因素、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具体方案以及相对应的并发症问题对疾病患者做出详细的讲解,进一步提升疾病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
四、结果
在运用早期康复方法对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上肢运动功能分数以及抑郁问题发生率方面等各项数据对比均不含有统计学意义。在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干预以后,两组疾病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分数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研究组内部疾病患者的优化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内部疾病患者;研究组内部疾病患者抑郁问题发生率达到了8.98%,相比于对照组疾病患者的26.16%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
由于脑血管疾病往往发病突然,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即使患者经过抢救后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如偏瘫、语言障碍等继发后遗症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其入院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改善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过往病史,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案。对于这一类危重病患者,往往对治疗持消极态度,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间。护理人员需多沟通多鼓励,帮其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经常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减轻运动障碍对其生活的影响,恢复其基本的运动能力。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测(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还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华玲,马丽丽.浅谈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3).
[2]李志君.浅谈急性血管病合并症瘫痪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14):111-111.
[3]张中兰,李宗燕.浅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13):319-320.
论文作者:左介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脑血管疾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