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理论形态的思考_世界观论文

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理论形态的思考_世界观论文

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形态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态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要求,从发展着的中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出发,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它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直接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理论形态。它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决不是三句话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形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善于从总体上把握这个理论形态,把握它的基本精神和科学内涵。只有从总体上,从思想体系架构上去认识、理解和把握,才能提高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的坚定性、自觉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及其后继形态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科学思想体系的总体结构上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即表现为“一般”(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特殊”(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原理和结论)、“个别”(具体领域、具体工作、具体事件的具体的个别的结论)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是一般、特殊、个别相统一的辩证的结构。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善于从个别上升到特殊,从特殊上升到一般,即从大量的具体、个别的结论的研究中把握其基本精神,抓住其精神实质(立场、观点、方法,关于普遍规律的结论),以此作为研究的指南和向导。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作为“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思想体系的层次结构为:哲学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原理和结论,通过批判、扬弃资本主义和建立、建设社会主义而走向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学说;各个具体领域的一系列具体的、个别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样具有体系结构上的这一特征。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精髓,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的主体内容,则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学说;同时,这个思想体系又包含大量具体的、个别的结论。邓小平理论体系,同样表现为层次结构的特点:它的世界观、方法论,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的核心或主体内容,是中国特色的又是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学说;同时,它又包含关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大量的具体的个别结论。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三个代表”思想的总体结构,也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它的哲学基础,它的精髓,它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的思想路线,以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第二层次,它的主体内容,它的核心,是关于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邓小平确立的现代形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深化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所得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三层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具体结论,关于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这三个层次,简而言之,就是:立场、观点、方法;关于普遍规律的结论和基本原理;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具体结论。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形态的基本架构。这样把握“三个代表”,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有利于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抓住它的精神实质,贯彻它的基本精神,从而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以下,拟从三个层次上谈谈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形态的总体架构的认识和理解:

(一)“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基础,它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首先,“三个代表”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其作为自己的重要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概括和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其基本的涵义,一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前者是广义的,后者是狭义的。邓小平因应时代的需要,在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实现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转变的过程中,突出了解放思想的内容和要求,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极大地发展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世界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和强调与时俱进,把坚持与时俱进作为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前提加以阐述,使党的思想路线具有了新的时代色彩和特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时俱进,既是新时代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新扩展,又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江泽民同志还广泛地论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问题,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的问题,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问题,引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结论,进一步扩展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

其次,“三个代表”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重要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扬弃资本主义,建立、建设社会主义而走向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坚持和体现这一科学的价值观。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他强调并发展了的生产力标准论、人民利益标准论,他广泛论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的在人”、“关键在人”的思想,他的“人民本位”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三个代表”思想具有更加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色。江泽民同志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两个全面”即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无产阶级政党都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在我国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阶段,价值观的问题以更加直接和更加迫切的要求提到了我们面前。“三个代表”思想强调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它提到价值观的高度加以阐述,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突出了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精神实质同样可以归结为“两个全面”,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思想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纵观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可以看出,“三个代表”思想的价值特征,也正是它的时代特征。

总之,“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十六大报告在阐述“三个代表”思想的时候,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高度,把“三个代表”对无产阶级政党的要求集中概括为“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扬创新精神,讲的是世界观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就是坚持执政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讲的是价值观的要求。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才能更好地执政为民,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跟上时代,才能不脱离群众。而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又必然要求党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同步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历史继承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统一,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抓住这个“精髓”,才能更好地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总体架构。

(二)“三个代表”思想的主体内容,它的核心,是关于“三大规律”的新认识、新论断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强调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即中国特色的又是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观念,进一步拓宽了这种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观念。因应新的时代条件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江泽民同志强调推进“三个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深化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抓住共产党执政规律这一关键,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趋势这一广阔的视野上,深层次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继续实现在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现代形态社会主义新理论的推进,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学说在现代条件下的拓展,具有普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是“三个代表”思想总体架构的核心内容、主体内容。

首先,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新论断。

邓小平确立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问题,强调“关键在党”。“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对党的性质和任务作出了新的概括:继邓小平把生产力标准纳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之后,又进一步把生产力标准纳入对党的本质的规定性之中;从阶级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统一上规定党的性质,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突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特点,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生的新变化;同时也从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上揭示了现代社会执政党的普遍规律与中国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特殊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认识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三个代表”思想还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方面的统一上全面地解决了如何保持、衡量、审视党的先进性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执政兴国的基本任务和方向,从根本上指出了“怎样建设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其次,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新论断。

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伟大转变,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又是现代形态的新的社会主义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前推进了这个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思想不但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即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任务、方向、纲领这一重大问题,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和探索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方面所涵盖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有:关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全面发展的新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论断,确立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提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新观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新论断,在社会占有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理论方面的重大创新;在社会政治结构方面,提出依法治国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以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题,突出制度创新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走向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实质上是第二次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的论断和观点;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特别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战略,等等。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这些重大理论创新,都是在“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下逐步实现的,同时也构成“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涵。我们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统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同时又要以“三个代表”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的科学标准。

再次,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论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的社会发展观。

邓小平在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伟大转变的过程中,提出了以生产力为基础的、人民本位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发展新观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的社会发展观的形成,是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新观念的重大发展。这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的成果和标志,是在对新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趋势作出科学判断和宏观把握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继承邓小平的时代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结论,进一步概括了新时代的主题、特征和趋势,从新的历史方位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新情况,作出了“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新论断。因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三个代表”思想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强调先进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力量,指出经济和文化日益互相交融的新趋势,形成了科教兴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把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三者统一起来思考社会发展,在总体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同当今时代的新特点结合起来,显示了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上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以“三个代表”思想为主要标志的新发展观,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经济发达、社会公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为基本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新发展观。这种新发展观的生动、具体体现,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思想。

(三)“三个代表”思想的丰富内涵,还包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具体结论

“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精神或曰精神实质,是它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关于“三大规律”的新认识、新论断、新观点。这是它的精髓和主体内容。同时,作为理论形态的“三个代表”思想的丰富内涵,还包括一系列的具体结论,这方面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具体领域,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既有具体的理论、观点、结论,更有一系列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如关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思路、论断和方针、政策,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结论和政策、措施,关于新世纪中国现代化新的“三步走”的具体战略构思及实施方针,等等。这些覆盖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内容广泛丰富的具体的观点、结论和方针、政策,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主体内容的展开和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主体内容,又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结论和方针政策而体现和实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13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而新鲜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的思想理论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新形态。这个理论形态,是以“三个代表”为标志,以“三个代表”统领的。因此,“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个理论形态的总体结构,表现为哲学基础、主体内容和具体结论三个基本层次。上述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分割的三个方面、三个板块。要善于运用一般、特殊、个别相统一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形态。既要善于抓住其精髓和主体内容去理解整个理论形态,又要善于从个别上升到特殊,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从对大量具体的结论的学习研究中抓住其基本精神,掌握它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

标签:;  ;  ;  ;  ;  ;  ;  ;  ;  ;  ;  ;  ;  ;  

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理论形态的思考_世界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