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劳动价值论争鸣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简评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学说史上,有关价值问题的论战进行过多次,我国建国以后,经济理论界也曾就价 值规律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过讨论。近几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价值问题的论战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再次成为热点。在党的十 五届五中全会决议和江泽民建党八十周年讲话中都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为此,笔者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介绍并进行分类简评, 供参考:
1.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此观点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 价值。当然,生产劳动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参与价值决定,会 滑向需求决定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决定价值的多元论观点是错误的。(注:苏星:《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2.广义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第一、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共同决定价值。这里的广义生产 劳动包括第三产业(党政部门除外)劳动在内。(注:何炼成:《也谈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此观点认为,从企业看的物化劳动,从社会看就是活劳动,因此, 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凭含有物化劳动的资本、土地获得利润、地租也合情合理。(注:钱伯海:《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
4.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此观点认为,传统劳动价值论已不能解释现实,需要在原劳动价 值论一元论基础上扩展劳动的外延,引入土地、资本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和技术变动下的利益 关系,并把劳动重新定义为由其生产的一定使用价值量所体现的或支出的劳动量,可用文章 中的一个公式说明:劳动=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作者用此公式试图说明影响劳动生产率 的要素都影响劳动的贡献,所以非劳动生产要素所获收入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并推导出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注:谷书堂 柳欣:《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5.劳动整体价值论。此观点认为,创造价值必然是劳动整体作用,其中包含劳动客体作用 ,而并非只是劳动主体作用;劳动客体与劳动主体一样,是劳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价值归属 只能对劳动主体,劳动客体永远没有价值归属;剥削劳动是以被剥削劳动作为它的劳动客体 ,这种劳动有参与作用却无价值创造,是一种劳动变态。(注:钱津:《价值分析:劳动整体中的主客体作用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6.三元价值论。此观点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只抓住了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未能触及价值本身,没有说明价值的真正源泉。“劳动价值论”只看到商品生产耗费了人类 的劳动,而忽略了商品生产在耗费人的劳动(人力资本生产力)的同时,也耗费或占用了土地 (自然资源)中蕴含的自然生产力以及工具、材料为载体的物力资本生产力。所以,作者认为 商品价值是自然生产力(土地)、物力资本生产力(资本)、劳动资本生产力(劳动)的三元函数 。商品价值及其增殖的原因是三种生产力协同耗费的结果。(注:丁建中等:《价值形成和分配的基本原理新探》,《江汉论坛》1994年第8期;《论商品 价值的三维尺度》,《学术月刊》1995年第12期。
7.资源贡献价值论。此观点可用书中的一个公式表示:V=α*F/C,其中:V是商品价值,指 凝结在商品中的资源贡献,α是资源稀缺系数,F是商品满足需求和欲望的功能,C是生产成 本。(注:张元元 李金亮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价值是商品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并不等于劳动价值论,劳动 价值论并非一般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而是一种资本主义理论,它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根本 对立的。劳动价值论是以劳动的负效用即劳动的耗费形成价值为依据,反映了资本的本质, 它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不能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应放弃劳动 价值论,在全面理解马恩的价值理论基础上,特别是要在恩格斯的价值定义即商品价值是“ 生产费用 对效用的关系”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的一般价值原则指导下,重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价值 体系。(注:周尚全:《劳动价值论与传统经济学的终结》,《绍兴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9.效用价值论。此观点认为价值是内含主、客观因素的复合概念,它是由三个因素复合而 成:自然属性的物质“有用性”和心理属性的主观“需要”综合为“效用”,再以“效用 ”作为一个单独要素同社会属性的有用物品数量“稀缺性”综合形成物品的“价值”。效用 是价值的质,稀缺性规定了价值的量。(注:陆家骝:《我们必须捍卫劳动价值论吗?》,《当代经济科学》1995年第1期。
10.广义价值论。此观点借助于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用历史和定量模型的方法论证了分 工和交换的条件是存在比较利益的原因,比较利益来源于比较生产力的差别,比较生产力又 产生于比较成本的耗费。广义价值有一般、特殊、个别三种形式,分别是比较利益、相对劳 动价值或相对资本价值、绝对劳动价值或绝对资本价值;相应的广义价值规律也有三种形式 :比较利益率相等是决定商品交换价值、调节价格运动的一般规律,相对劳动耗费或相对资 本耗费相等是广义价值规律的特殊形式,绝对劳动耗费或绝对资本耗费相等是广义价值规律 的个别形式。(注:蔡继明:《广义价值论纲(上、下)》,《南开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2期。
11.利益价值论。此观点认为价值是交换的物品、劳务利益,价值的本质是利益,而不是或 不只是抽象劳动;劳动、资本、资源是价值生产、交换、增殖和分配的要素,工人劳动仅是 价值生产、增殖、分配的一个来源,而不是唯一要素、唯一来源;利润是包括资本、资源在 内的全部价值生产、交换要素增殖收益,资本家剥削工人即使存在,也只是利润的一个来源 ,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唯一来源和整体。(注:董明堂:《利益价值与国家经济改革》,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7月版。
12.均衡价格论。此观点把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综合在一起,认为市场价格是使用 价值(或边际效用)与价值共同作用的均衡化货币表现,而价值仍然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注: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8月;胡义成 :《经济学应当完成从“革命”到“建设”的转轨》,《当代经济科学》1994年第1期;唐 思文:《经济学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11月。
13.供求决定论。该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市场价 格。这就是关于价格机制的供求决定论,它符合现代经济学关于价格反映资源和商品的相对 稀缺性的原理。劳动决定论的片面性,一是在供求关系中只重视供给方面,轻视需求方面; 二 是在供给方面又只突出劳动这个要素,忽视资源、资本、气候水土、个人天赋等其它要素, 而这些生产要素中确实存在无法用劳动价值量衡量的内容。(注:王则柯:《经济学学科重建,要从价格机制开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994年第1期。
我们如果把上面13种观点进行分类推敲,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1)试图在 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解释现实。如第1、2种观点。其根本缺陷在于不能客观公正地 说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增殖中的贡献和不同要素所有者在收益分配中的互利合作关系。 而且,第1种观点否认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价值,此与现实相去太远。第2种观点中把党政部 门排除在第三产业之外,这否定了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对这些部门的依赖性,值得研究。(2) 试图扩展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如第3、4、5种观点。这类观点的共同 之处在于都想把劳动的客体纳入到劳动的本义中来,承认劳动客体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其 不同之处在于,第3种观点把物化劳动活化的同时,却忽略了天然的不含物化劳动的生产要 素 对生产商品价值的贡献及其收益分配问题。第4、5种观点的不足在于把生产过程与劳动过 程等同,更看不到有些天然存在的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没经过劳动过程或在生产过程之前 就具有交换价值并给其所有者带来收益。(3)重新界定价值的内涵,扩大价值的适用范围。 如第6、7、8、9、10、11种观点。在这些观点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第6种观点看到了多 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却忽略了需求在价值实现或价值决定中的作用;而第7、8、9种 观点,侧重从需求者角度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却忽略了供给者追求商品销售收益对价值决定 的作用;第10、11种观点对商品价值本质的分析比其它观点都深刻,其中两者分别在定量和 定性分析方面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的弱点是对利益关系中最敏感的剥削范畴缺乏界定和论证 。 (4)重视供求分析,强调价格机制。如第12、13种观点。不过,前者是承认劳动价值论的, 后者是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前者不足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的许多利益关系的难 题,后者的不足是没有建立新的价值理论,把价值与价格等同。
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路径对商品价值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让人信服的商品价值理论在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价值理论是否完善、科学,涉 及到整个政治经济学学科是否完善和科学。现在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非劳动要素是否创造价 值、是否应得到收入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能把非劳动要素收入完全归入剥削收 入,对剥削等范畴就要重新解释。如果对剥削重新解释,那么,对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 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就要做重新的认识,因为,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主要理由之一,就 是为了铲除剥削存在的根源。这些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会制度 发展的方向。因问题的重要性,在创建这一理论过程中,应继往开来,避免重复,有所创新 ;更重要的是应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百家争鸣、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