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闭合复位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研究论文_唐萍

唐萍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

421500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股骨颈骨折新的治疗技术。方法:通过我院纳入治疗的84例患者的诊断,确认为股骨颈骨折病症,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组别分组,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行闭合复位技术,后者行前者的改良版,各个过程的关联数据得到及时的记录,最后整合数据,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VAS评分上术前术后有了一定幅度的差异,评分显示状况好转,患者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同样有了好转,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较观察组要严重,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也没有观察组的效果好。结论:使用必和复位技术或者改良版治疗,总体的有效率还比较不错,但是通过改良后的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更显优势,将其推广在临床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闭合复位技术;改良;股骨颈骨折

为适应科学的发展以及提升病症的治疗率等,医学研究着不断进行着研究和实证分析,医学技术也在这种状况下逐步的得到了提升,有些医学技术甚至是具有跨时代性的重要意义,比如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临床上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为了能够寻找更好的治疗效果,寻求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上追求的一个目的,对此,本研究以闭合复位手术为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改良,来治疗股骨颈骨折,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6年2月到2019年2月之间收治了一批患者,这些患者通过关联的诊测标准均确定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例数总共有113例,但是基于本次研究的需要,经过探讨,决定了排除在外的患者,比如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者,比如有肿瘤且呈现恶性的患者等,这些均不考虑放入研究组,最后排除剩余84例可研究者,我院将这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为便于研究,研究以分组别的形式进行,其一为对照组,男女各占28例、14例,年龄有在30岁以下的,也有超过60岁,接近70岁的,平均下来在61岁左右,偏差3.9岁;另一组为观察组,男女各占27例、15例,年龄28至67岁,平均下来61岁左右,偏差2.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但可以来做一个基础比较。

1.2治疗方法

第一组应用闭合复位技术,即对照组采用这种技术来治疗,具体如下:正式开始手术前,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安排,让患者面朝上,仰着躺在手术台上,随后安排助手给患者的腰部打麻药,用以缓解手术疼痛,其后将牵引架安装在患者受伤的肢体上,患肢稍内旋。使用X线作透视,并在透视情况下将患者骨折部位恢复到原本位置,并作出投影线、置入克氏针到股骨头处,将另两枚克氏针打入患侧大转子下1到2公分处,与患者髋关节侧位表现出三角形状态,随后手术切口,将骨皮质显露。

两组患者中的观察组使用改良闭合复位技术展开治疗,骨折复位前同对照组,复位后,为将前倾角抵消调整患肢的角度,使其内旋15°,同对照组操作投影、置入克氏针,此时针的穿刺点与对照组稍有不同,选取的第一个穿刺点为股骨矩投影线垂线与股骨投影线的交点处,随后开2公分切口,显露出骨膜,其后使用1到2公分间距定位器从已经置入的克氏针的股骨附近端处将另两枚克氏针置入,形态同对照组,最后用空心钉一一定位。

1.3临床评价

使用相关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

(1)通过VAS评分来测定:假设患者感觉到疼痛得非常厉害甚至到了抓狂的地步,那给予最高等级的疼痛分值,即给评定十分,按照这样的疼痛感觉的程度一层层的分,直到几乎感觉不到应病症处所带来的疼痛感觉,则定为零分,也表明患处因患病症所带来的疼痛感消失,治疗起到了效果。

(2)通过Harris评分来测定: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可以正常的进行活动,,则表明患者股骨颈骨折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并恢复状况较佳;如果患者的病症只还存在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开展正常的活动也没什么大的问题,不过酸痛感不时还会刺激一下患者时,表明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还不错;如果患者临床症状有很大程度的缓解,股骨颈骨折状况较手术之前有很大的改观,但是过激的行为还不能进行,表明手术有效果,整体恢复还有待提升;如果患者手术后和手术前的病症没有任何变化,病患的病症没有得到改变,说明手术在疗效方面没有起到作用。

(3)疗效评定:综合(1)、(2)的评定,分优、良、可、差来评定,总体优良率为优和良的合计数同总例数的比,再乘以百分之一百。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即使用SPSS来做分析,版本号20.0,治疗过程中所统计的资料,在计量、计数方面用(x±s)表示,用t做检测,将数据检测对比中P值在0.05之上(不含),或P值在0.05以下(不含),来检验数据差异,以表明关联意义。

2结果

2.1两组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通过VAS评分的分值均在七到八分之间,差异不大,数据检测对比中P值在0.05之上,没有统计学的关联意义;而通过治疗,分值分别下降到五分和三分左右,这时的差异就体现的较大,数据检测对比,P值也在0.05以下,具有统计学关联意义,也说明了手术治疗效果都还不错,但是观察组更优。另外,两组髋关节关联数据对比,在没有进行手术之前的分值也均在半百左右,差异不大,数据检测对比中P值在0.05之上,没有统计学的关联意义;其后手术治疗的效果数据显示,一个得分80.7分,一个得分接近90分,差值将近十分的差距,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数据检测对比,P值也在0.05以下,具有统计学关联意义,同时说明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髋功能的恢复,不过由于手术方式的不一样,观察组在效果方面还是有着较大的优势。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总病例数84例,两组患者通过治疗之后综合起来的总优良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总体效果还不错。不过细分并对比两组的效果,观察组的优良率还在总优良率之上,离满优率不到三个百分点,超出另一组十四个点之多,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数据检测对比,P值也在0.05以下,具有统计学关联意义,如表2所示。

3讨论

股骨颈骨折一旦发生,假使患者未能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或者通过一些不妥当的方法去治疗,诸如骨折区域难以愈合,骨折部分坏死等并发症则会有很高的发生率,将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在身体上带来损伤,经济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对于此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采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较之传统的保守治疗,新型手术治疗方式的出现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如何进行治疗,选择何种方式治疗也是医患之间需要沟通的环节之一。临床上通常会推荐使用更为先进、有效的技术,伴随着会有相对较高的费用,所以一个更有效、更安全、更适用的治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探究。

本研究以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给予其不同的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通过VAS评分的分值均在七到八分之间,差异不大,数据检测对比中P值在0.05之上,没有统计学的关联意义;而通过治疗,分值分别下降到五分和三分左右,这时的差异就体现的较大,数据检测对比,P值也在0.05以下,具有统计学关联意义,也说明了手术治疗效果都还不错,但是观察组更优。另外,两组髋关节关联数据对比,在没有进行手术之前的分值也均在半百左右,差异不大,数据检测对比中P值在0.05之上,没有统计学的关联意义;其后手术治疗的效果数据显示,一个得分80.7分,一个得分接近90分,差值将近十分的差距,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数据检测对比,P值也在0.05以下,具有统计学关联意义,同时说明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髋功能的恢复,不过由于手术方式的不一样,观察组在效果方面还是有着较大的优势。总病例数84例,两组患者通过治疗之后综合起来的总优良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总体效果还不错。不过细分并对比两组的效果,观察组的优良率还在总优良率之上,离满优率不到三个百分点,超出另一组十四个点之多,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数据检测对比,P值也在0.05以下,具有统计学关联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必和复位技术或者改良版治疗,总体的有效率还比较不错,但是通过改良后的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更显优势,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在术后的疗效也有着很大的提升,将其推广在临床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军,邓宁,杨启灿,戴浩华,莫丕禄,朱崇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股直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02):130-133.

[2]李智,谭显春,徐利军,王玉川,杜美廷.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壮筋续骨方联合改良内固定术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1):196-199.

[3]黄日清. 接骨方促进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4]胡翔. 空心加压螺钉不同置钉方式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愈合质量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

[5]蒋海涛,卢海源,左文山,徐勇,蔡伟.复位质量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06):76-78.

[6]石维祥,罗晓中,童祎,吴刚,周欣.撬拨复位结合机器人导航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02):114-117.

[7]张宝飞. 改良S-P入路联合拉力螺钉治疗中青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论文作者:唐萍

论文发表刊物:《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改良闭合复位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研究论文_唐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