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教育论文,小学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是长春市朝阳区一所普通小学。多年来,我校认真改革和加强劳动教育,根据劳动课大纲要求,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领导与管理机制,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编写劳动课教材,加强劳动课教师的培训,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健全劳动教育考核管理办法,并不断探索劳动教育规律。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劳促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和谐施教、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的办学格局,学校劳动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系列化的轨道。
根据小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结合劳动教育目标和小学劳动课自身特点,我校制定了劳动教育的四条原则:
1.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让学生真接参加劳动实践。
2.综合性原则。根据劳动课的综合性特点,劳动课必须按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三要素对学生进行劳动素质教育与训练。
3.迁移性原则。劳动教育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育人过程,进行劳动教育必须注意把劳动意识转化为劳动态度,把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用劳动体力的付出激发创造意识,并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和技能,形成能力的迁移。
4.分层次性原则。根据大纲要求,我们把学校劳动教育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目标,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进行教育。达到全体参与、层次互相衔接的系统培养与训练的目的。
实施劳动教育,探索劳动教育途径,优化教育环节,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向前发展,是我校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坚持教育的“五结合”、“五建设”、“五评定”的劳动教育模式:
一、五结合
1.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结合,以劳促德。
劳动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一个人的劳动态度、习惯、能力,以及对劳动的认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对劳动产品的珍惜意识,对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一切的理解,对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认识程度,往往是检验这个人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试金石。通过劳动教育和参加劳动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是劳动教育中思想教育的主要方面。因而我们在劳动教育中不重成果重育人。学生在“清扫厕所小队”中打扫卫生时,发现有的同学将吃不了的饭、馍扔到厕所里,便在少先队队报上发表评论。通过在联谊校学农,培养了学生们的劳动观点,激发了劳动热情。平时连值日也不愿做的学生,也居然不怕农药的气味,背起喷雾器喷洒农药。事实证明,经过组织和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当被沸腾的劳动热情包围时,都会在忘我的集体劳动的洪流中变成勇于动手、不怕脏与累的好学生。学生在劳动中,思想道德、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得到净化、内化和升华,达到以劳促德的目的。
2.坚持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以劳增智。
在学科教学中,找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是以劳增智的关键。在劳动实践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植树问题的加一或减一的运算道理等等。学科教学中有些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在实践中操作一番,就很容易解决。这样不但化难为易,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坚持劳动教育与体育、美育相结合,以劳健体,以劳益美。
学生强健的体魄不仅仅靠体育锻炼,还应在劳动中健身。让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可增强体质。适当的体力劳动对于脑力劳动来说,是最好的休息。同时,劳动教育亦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当然,劳动不能代替体育的全部。
小学的劳动课有一部分是手工制作,可以此培养学生的心灵手巧,组织学生进行美的创造。我校劳动教师在手工制作方面都有一手绝活,为在劳动教育中渗透美育创造了前提条件。如折纸、布贴、编织、刺绣、冰雕、泥塑等手工劳动教学,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因此,学生的作品,如“香皂花篮”、“小布驴”、“布老虎”、冰雕“企鹅”等,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有些作品参加长春市工艺品展览会,被选送到北京、广州、深圳展出,有的在电视台或刊物上与大家见面。
劳动课中的科技制作,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天地。我们利用这块天地,调动学生和教师两个积极性,动脑、动手进行创造发明。学生创造制作的“捕蝇器”、“节电闸”、“楼梯运货车”、“容器满水自动报警器”等,都显示了其创造才能,有些作品在省、市参赛中获奖,得到领导和科学家们的赞誉。学校被市科协、市教委命名为科普先进集体。
4.坚持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以劳铸情。
社会劳动以服务为主。我校开辟社会服务劳动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有意识地让学生承担社会义务,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熔铸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在孟家屯火车站这块劳动基地上,组织学生参加爱路、护路劳动。这条铁路线每周都有国际列车通行,我校“护路队”定期清扫铁路卫生,并维护铁路运输的安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过去有的学生向铁路客车掷石块的现象杜绝了,还有学生帮助铁路公安部门破获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被铁路公安部门命名为“铁道小卫士”。“楼道小队”在居民楼服务劳动中,用自己的小手和汗水,换来了居民清洁整齐的居住环境。同时,孩子们的劳动行为,感化了那些只顾自己方便、随处扔垃圾的人。在定期为王守兰福利院服务的劳动中,学生为老人送去自编自演的文娱节目,为孤儿送去礼物和学习用品。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发展的感情增强了。
5.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劳教孝。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密切。为了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劳动本领,为学生未来生活打基础,学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大型家长会,与家长共商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建立“劳动教育联系卡”,用联系卡了解学生家务劳动情况,请家长评定孩子的自我服务、自理生活能力。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孝敬父母、尊长爱幼的良好品质。学生们主动参加家务劳动,懂得关心父母,减轻了父母的负担,给家庭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二、五建设
1.队伍建设
选配既学识广博,又心灵手巧、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课教师和劳动教育辅导员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一改过去“语文、数学教师先选好,劳动教师最后找”的校内聘任教师办法,从全校教师中选聘年富力强、有较深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并兼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教师任劳动专职教师。为落实寓劳动教育于活动之中,选派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班主任,兼做劳动教育辅导员。
我们像抓语文、数学等科教学那样加强劳动教学研究,探讨劳动课教学结构,优化劳动教育环节,总结出“明理导入——示范讲解——动手实践——展示评比——再次实践”的劳动教学结构。初步形成一支既会教又善教,既会组织又会管理,既注意教研又重视科研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2.基地建设
近几年来,我校十分注重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
首先,利用好学科课堂这块基地,发挥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其次,结合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寓劳动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建立活动基地。我们采取学校花钱买点、师生自己制点、求助社会帮点、发动家长献点的办法,建起了劳动实践室。结合学校管理,建立固定的校内“净、美、绿”担当区。结合社会实践,建立定点、定时、定人数的“楼道小队”、“卫生一条街”、“铁路护路小队”、“福利院尊老助孤残小组”。结合学生年龄层次,建立“家庭实践岗”。今年我们又建立了“联谊学农点”和参观工厂生产线等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实践机会,保证了劳动教育的完全性。
3.教材建设
为了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用好省市编写的劳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劳动教育大纲》要求,克服经验少、人力不足的困难,采取谁教谁写、谁辅导谁写、谁主管谁编的办法,编写了部分年级的《工艺美术制作》、《家务劳动实用操作方法》、《公益劳动组织操作范例》、《废旧物再利用》等具有很强针对性、实践操作性和渗透性的教材。
为了使教材编写更适用、更科学,我们在每学期都开展一次劳动教育教材编写和实物制作成果展示评比活动。大大调动了教师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对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制度建设
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原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完善劳动教育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使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法规”的约束之中。如制订了《班子成员加强劳动教育的五做到》,即①制定工作计划想到劳动教育;②落实、检查工作不忘劳动教育;③学习教育理论研究劳动教育;④参加集体劳动示范劳动教育;⑤总结工作突出劳动教育实绩。制定了《教师劳动教育质量评估办法》、《学生劳动实践评定卡》、《劳动课教学十条规定》、《关于在评优中实行劳动表现一票否决权的规定》等规章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5.展室建设
为了使劳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下去,我们把劳动实践室综合利用,既是劳动实践基地,也是展示劳动教育成果的展览基地,激励学生自觉参加劳动。
三、五评定
劳动教育评定,是巩固劳动教育效果的主要措施,准确的评定可以达到升华、内化的教育目标。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劳动成绩,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其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虚心学习的良好心理品质。2.学生互评。学生互评,能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分辨是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3.家长评。家长参与评定能促使家长注意对孩子的全面教育,沟通家校信息,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教育措施。达到家教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避免抵消作用。4.教师评。教师评定是延续教育动机并内化为教育行为,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评定是否准确,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5.社会评。目前我们还很难得到社会为我们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评定。但是我们想尝试建立社会服务协作关系,来实现社会对学校劳动教育的评定。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定点参加义务劳动或服务性劳动,协作单位对参加劳动的班、组、个人进行整体评定。
由于我们抓住、抓实劳动教育,学生精神面貌、学习、生活能力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队伍也由靠经验去管理教育学生变为靠教研科研活动去教育管理学生,形成了“团结、守纪、勤奋、求实”的校风,“严谨、务实、和谐、创优”的教风,“主动、多思、勤学、向上”的学风。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特色学校”,“市科普教育先进集体”;有18名教师获得区、市、省、国家级劳动教育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