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有多危险?_创业板上市公司论文

宝石有多危险?_创业板上市公司论文

创业板市场风险有多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多大论文,创业板论文,风险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结构完整、体系健全的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其中创业板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是支持一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金融体系。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引进创业板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时机的选择。目前,市场对创业板的态度可谓是褒贬不一。其中,对现阶段推出创业板持反对意见的主要理由是基于对创业板市场带来的各种风险的担忧。因此,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对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进行一番认真的探析,以确立和完善创业板风险控制机制。这对于创业板在我国的最终引进,继而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无疑都是颇有裨益的。

创业板市场风险分析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风险、制度性风险以及非市场化风险。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风险

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持续、实质的成长性是股票市场的根本性风险。证券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两翼:一是良好的宏观环境——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因为只有宏观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才会有稳定的增长,从而才能为证券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这是支持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一翼。二是优质的微观主体——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收益预期的上市公司。一方面,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只有上市公司保持持续的成长性,才有扩大经营规模、进行再融资的真正需要;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也是对投资者给以高额回报、稳定投资者信心的基础。这是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另一翼。因此,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问题是股票市场的根本性风险,这种风险始终伴随着股票市场而存在。即使是业已成熟的股票市场,也同样会时刻受到这种风险的威胁。

——创业板市场的制度性风险

创业板市场的制度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创业板市场这种异于主板市场的金融制度安排而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的风险源归根到底就在于创业板市场不同于主板市场的市场定位:“三高一小”,即高成长、高风险、高新技术和小规模。

第一,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对象是处在创业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较高,因此,较之于主板市场上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而言,创业阶段的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过程中的投入和遭遇失败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第二,为了适应创业期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创业板市场设置的上市门槛比主板市场低,从而保证了那些在创业期无法达到传统主板市场上市要求,尤其是财务标准,而被拒之门外的高新技术企业,能获得其发展所需的资金。然而,创业板市场较低的上市要求也可能被一些质量较次、企图鱼目混珠的公司利用,为其圈钱大开方便之门。

第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多处在创业期,经营历史不长,普遍缺乏盈利记录,因此,投资者对股票的估价都建立在对企业未来成长的预期上。但是,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往往较特殊或技术含量较高,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解上有相当的难度。而且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在符合创业板条件的高新技术认定方面,尚需有关权威专家进行论证,对社会公众而言就更为陌生了。所以,在如何认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

第四,处在创业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绝大部分是高新技术的技术开发者,管理层往往存在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问题。同时,由于新兴公司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管理、技术和市场上的种种不确定性。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驾驭市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创业企业的管理风险就更加突出了。

第五,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企业规模偏小,股权全部流通,市场上将出现许多所谓的“袖珍型”股票,因而发生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投机性也加大了,有问题出现过度投机的现象。此外,与过度投机相伴的是在市场流动性方面可能出现另一个极端:由于股权较易集中,会造成市场出现交投清淡、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非市场化风险

对于我国尚未推出的创业板市场而言,非市场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非市场化的理念。

第一,投资理念。目前我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尚不成熟,在中短期内还难以摆脱“题材”和“庄家”思维的束缚。只有当投资者将上市公司的实质性成长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时,投资理念才会趋于成熟。我国主板市场已经是庄家盛行、炒作成风,这样一种崇尚投机的投资理念,如果不加以纠正,显而易见,对于天生就存在过度投机风险的创业板市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二,上市理念。我国上市公司的上市理念与市场化要求严重相悖。“只上市、不改制”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意识到上市前后不同的法律约束和财务约束,一味将股票市场当成提款机,更恶劣的是有些上市公司急于上市圈钱而进行恶意包装,对业务记录、市场发展前景等事关投资者利益的相关内容进行不实陈述诱导投资者。在这种非市场化的上市理念下,创业板市场的低门槛可能会使创业板成为一个更容易圈钱的地方。而且,由于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无形资产在高科技企业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政策法规对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时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规定有较宽的上限,这是符合高科技企业发展特点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对无形资产的评估难度较大,因而一些不值一文的资产,经过包装打着“无形资产”的牌子,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用来圈钱的幌子。

第三,监管理念。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重心应该是如何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立透明、有序、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惟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面临很高的创业失败的可能性、质地两极分化严重,再加上创业板上市门槛较低,因此,创业板市场的监管理念更应以“加强信息披露为本”,有别于主板市场“以公司本身条件为本”的监管取向。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中,一直将股票价格指数以及资金流向作为监管重心。这是监管目标上的一大错位,而且我国一线监管与二线监管主体及相应职能存在着错位。这种监管理念和监管体系无疑难以适应创业板市场,难以对创业板市场实施有效的监管,从而也加大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

第四,中介理念。保荐人制度是创业板市场上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保荐人通过遴选优质企业、督促上市企业履行有关义务、监督其信息披露行为,成为防范和规避创业板市场运行风险的防火墙。另外,创业板能否真正发挥其独特的功能,还在于保荐人是否把好第一道关。相对于主板市场的推荐人而言,创业板的保荐人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求保荐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诚信、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并具有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而我国中介机构社会信誉较差,缺乏公正性,观念陈旧,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利益导向过度,缺乏必要的职业精神,尚不能做到“客观、公正、独立、尽责”,更无法胜任保荐人这一重要角色。这也是我国创业板市场潜在的风险。

树立正确风险观

创业板有风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些风险的存在,就不推出创业板或等完全消除了风险再推出创业板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风险即风险观的问题。

任何市场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市场在按其自身规律运行时,必然会积累一定的风险,这是市场规律作用的客观结果。只要是在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环境下由市场规律作用形成的风险,都是正常的,而且这种风险也是永远存在且不可避免的。显而易见,这种市场风险本应该由市场来承担,这种在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环境中,由市场的自然波动所引起的损失也是投资者自己应该承担的。

因此,任何市场都是有风险的,最重要的是风险的性质。市场化的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为的非市场化的风险,这也是我们在设计创业板市场的制度框架以及运作主板市场时应防范的重点。这种由人为的打压、虚假的信息披露等破坏市场透明度的行为所造成的风险,反过来会进一步破坏市场的透明度,进而摧毁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信心。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一旦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了信心,证券市场也就丧失了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如何应对创业板市场风险

基于以上对风险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在应对创业板市场风险时,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风险加以区别对待。

——对于第一类风险,即上市公司成长性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属于微观层面上应由微观主体自己,即上市公司解决的事情,这也是目前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对此类风险的基本态度。监管者也好,投资者也好,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建设良好的信用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法则,创造出良好的信用氛围,对这些微观主体施加压力,利用信用的力量督促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的运行机制,从而最小程度地减小此类风险。

——由创业板这种独特的金融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制度性风险,是政策制定者所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能够解决的只是也只能是制度性风险,即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和创业板的特点设计各种制度,从制度框架上减少这种制度性风险。如上市、退市制度中的上市、退市标准的设计、保荐人制度、交易制度的安排、适合“三高一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发起人股份流通的预告制度等,都是防范创业板市场制度风险有益的制度安排。这也是目前各界对于创业板应花大力气研究和建设的内容。

——至于非市场化的风险,我们必须端正对它的态度。没有哪个股票市场在成立伊始,其市场化程度就很高,都是不断地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都要经历一个市场化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非市场化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来消除这种非市场化的风险。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就是创新,通过创新来清除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理念、规则和体制。其中最关键的是理念创新,体制、规则和其他方面的非市场化障碍,归根到底来自于理念上的束缚。

任何市场都有风险,我们不能因为惧怕风险就不推出市场,或坐等风险消除了再推出,这都是对待风险的不正确态度。对于风险,一方面我们要给予充分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有风险亦有对策,风险本身必须在市场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解决,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工具层面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来找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途径。

标签:;  ;  ;  ;  ;  ;  ;  

宝石有多危险?_创业板上市公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