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命运悬在谁的手中?_企业信用论文

企业的命运悬在谁的手中?_企业信用论文

企业命运悬于谁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运论文,悬于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府行政信用缺失与企业失信、民间个人失信所产生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政府拥有很大的公共权力,政府一旦失信,人们对政府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将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这种信用坍塌后的修复成本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届领导一套思路,企业也随之兴一批衰一批——这是近来记者在西部一些地方采访感受最深的问题。

在西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县,90年代初中期先后办起了一批工业企业,也曾有过昙花一现的红火。但由于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过于密切,政府的政策缺乏连续性,致使企业经营成本和政策风险极大,企业办一个垮一个,投资商更是来一个栽一个。

政府失信、国有资产流失、投资人丧失信心,百姓遭殃——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西部绝不仅仅限于这一个县。而这种现象,值得正处于大开发热潮之中的西部各地重视。

政府“前恭后倨”企业由盛及衰

1998年,一家外资企业与西部某县签订协议,合作成立魔芋食品加工厂。这个项目作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招商引资的样板工程,处处享受着“特殊关照”,也正是这种特殊照顾,成为政府换届后企业垮台的伏笔。

该县魔芋品质好,产量高,过去缺少深加工环节,市场波动很大。这个食品项目作为该县重点招商引资和带动农民脱贫项目获得了“特殊”关照。据了解,这家食品加工厂从购买厂房、通水通电、出具验资证明、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协调银行贷款,都由县主要领导出面引荐,由主管工业副县长跟踪协调,由工业局干部全程陪同办理,能优惠就优惠,能简化就简化,一路绿灯,畅行无阻。

很快企业建成投产,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并与日本一家企业达成代理协议。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一度十分畅销。在短短8个月生产时间内,给县里上交税款40多万元。

但从2001年开始,这家企业就陷入各种磨难之中。先是遭遇停水停电,不能正常生产。记者翻阅企业工作记录发现,2001年一年时间内停水或者水浑不能使用时间就达到220天。对一个依靠水生存的食品加工企业来说,无疑是断了生路。该企业一再与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交涉,都没有结果。截至2002年7月31日,累计亏损已达到129万元。

这家企业由盛转衰恰恰发生在2001年县领导换届前后。这一年前任县委书记因受贿免职,一直“跟踪协调”的主管工业副县长也被调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前后两届政府领导对普天食品的态度、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以前为促成企业合作,县领导向企业承诺根本不可能提供的优惠条件和配套设施。政府主要领导授意不具备验资资格的某会计师事务所驻该县业务部违规给这家企业出具验资报告,要求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这些前任政府领导授意之下的违规程序,在新一届政府中成了违法事实,最后由企业吞食苦果。

记者在西部地区采访,导致政府信用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届政府一个发展思路,所谓“换届”即“变脸”,无谓地增加了企业投资风险,甚至使好项目变得根本不可行。某县一位中层干部私下对记者说,不到十年时间,该县换了四任领导,每任领导都提出新的治县方略,一会儿是这个兴县,一会是那个兴县,发展思路不同,工作重点也不同。另一位中层干部说,新领导上任都要整顿一批企业,扶持一批企业,因为企业是发现前任领导经济问题的最好突破口,也是领导个人使用最顺手的钱罐。

记者在该县采访期间,正碰上县政府召开破产企业协调会。虽然当地领导以工作会议为由拒绝了记者采访,我们还是了解到,该县此次共破产6家企业,账面总资产2196万元,总负债却达到7000万元。其中一家企业账面总资产1669万元,总负债达到5300万元(其中5000万元属于银行贷款)。实际上该企业的拍卖底价只有380万元,至今无人问津。而在此前就破产的该县某厂共计贷款3400万元,账面资产1200万元,固定资产790万元,实际售价只有171万元。

换句话说,这两家企业的债主几乎是血本无归。

记者调查后发现,该县电话号码簿上登记的外来投资企业大多关门停产,或者易主。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这个县有个别名是‘山高风大白折本’,来这投资是只能亏本。”一个求商、求富心切的贫困地区,又享受了国家、东部和各方面的支持,为何会背上这样的“恶名”?有关专家认为,从表面看是企业和政府关系过于密切,企业疲于应付,远离市场,根源却是政府信用缺失导致信用体系崩溃,最终酿成恶果。

医治政府失信需革除体制痼疾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该县另一家企业。1990年前后,该县与东部某县结成扶贫对子。东部某县的一家企业集团按照输血不如造血的扶贫思路,帮助该县建起一个分厂,集团无偿提供设备和技术,无偿提供原料和辅料,产品不仅可以按照增加20%利润的标准返销给集团,还可以免费使用该集团的一个成名品牌自行销售。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这家分厂一度发展得红红火火,在上海、河北、辽宁和西北五省都设了销售基地,并通过转贷形式搬进了新厂房,当时企业信誉非常好,银行抢着贷款。

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政府介入了。1996年初,该县乡镇企业局一位副局长上任不久,就兼职担任了该分厂的法人代表。副局长一上任就放了“三把火”。一是请县审计局、乡镇企业局两拨人马对企业进行全面审计。二是换人。从他原来工作的厂子里调进一批人,把企业原会计、出纳、车间主任和销售经理全部换掉。三是改变投资方向,把县城一家个体缝纫铺的设备拉到厂里建服装厂,结果办了几天就倒闭了。

仅一年时间,该分厂的销售额便从130万元掉到80万元,当年亏损93万元,其中吃喝费用一项就达到32万元。1998年,副局长荣升县乡镇企业局局长,该分厂却陷入半停产状态。职工放假回家,几名管理人员靠卖设备发工资。从账面上看,原价35万元的设备(包括一台没有使用的新设备),2万元就卖掉了。破产清算组组长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只剩下价值70万元左右的破旧厂房和480万元银行债务。

据了解,在该县,企业、个人失信现象时常发生。某有限责任公司与该县电力局签订供电合作合同,投资326万元在电站旁建炭化硅厂。就在炭化硅厂要投产时,电力局又私下把电站产权卖给了一家电力公司,无法保证供电,致使炭化硅厂建厂七八年时间,刚生产28天,损失200多万元。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企业和银行之间。过去,在该县许多企业建厂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县农行行长说,前几年贷款放得很宽,带有扶贫性质。许多企业根本没有自有资金,也不符合贷款条件,却靠贷款建了起来。贷款资金大多用在养活管理人员和职工、纳税、添补经营亏损和大量浪费上。贷款无法收回使银行失去信心,也影响了后来企业的融资。据了解,目前几家商业银行都收回了该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力,甚至撤消了部分机构。

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聂华林教授认为,这种现象从表面看只是个别领导干部违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个人好恶决定工作方向,导致党在某一区域的政策执行缺乏延续性和统一性;从本质上看,这种现象则透视出部分基层政府和政府公务人员较普遍的信用缺失问题。政府是管理社会的主体,一个缺乏诚信的政府必然会形成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再往深处说,则归结于我们现行体制中一人独断、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

聂华林教授认为,导致政府信用缺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缺乏明确的法律限定,使政府行政行为出现越权、错位现象。政府管了很多他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而该管的却没有管或者没管好。诸如政企不分,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竞争等等,该给企业的权力没有下放给企业,该由市场配置的没有交给市场,该由社会来管理的没有还给社会,于是就有了越权、越位的现象,腐败也在没有制约的权力中滋生,政府的行政信用也就随之下降了。

二是政府行政过程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使行政行为出现违法、违规现象。由于行政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管理体制的僵化,管理方式的落后,导致政府行政过程的随意性很大。

一位外商对记者说:“同样一件事情,不同领导的做法大相径庭,让我们无所适从。在中国最难处理的就是这种关系,付出的隐性成本也是惊人的。”

三是政府公务人员对手中权力的滥用,使行政行为出现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政府的信誉,还将直接危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

记者在该县调查时发现,县里许多企业的生死大权不是掌握在市场手里,而是握在个别领导干部手里。企业为了迎合领导口味,不惜作假账。其中某厂从1991年建厂生产到2002年破产,企业出现盈余只有3年,都是前三任厂长上任的第一年,秘诀就是做账面文章。新厂长上任先报巨额亏损,既显示前任领导无能,也为以后做账埋下伏笔。上任第一年都极力掩盖企业的矛盾和亏损,在如何做好账目、报表上“下功夫”。把一部分亏损推到上一年,把另一部分亏损留到下一年,两头一切,企业账面上就有了利润。这就是新领导上任的新作为,也是他们谋求今后提拔的“功劳簿”。上任第二年,厂长位置坐稳了,便将主要精力放在托关系、找门路上面。第三年从“烂摊子”里跳出来升迁走了,企业遭殃。

政府行政信用缺失与企业失信、民间个人失信所产生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政府信用缺失时,作为受损方的企业和个人在追索利益时则往往与政府处在不对等、不平等的地位,处于弱势,因为政府拥有很大的公共权力,政府一旦失信,人们对政府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信用是起表率作用的,假如政府失信,将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政府信用缺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长久的破坏性,这种信用坍塌后的修复成本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聂华林教授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尽快建立政府信用体系。一是加强行政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政府系统的信用意识树立诚信为本的良好风尚。二是积极推进政府行政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为政府行政信用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如果管得过多过宽,就会拥有过多的管制权,以及制定政策和修改政策的权力,就极易产生腐败,严重危害政府行政信用。三是积极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在的行政审批项目太多,手续太繁杂,不但是造成腐败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政府行政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四是健全行政信用监督,加大行政失信成本。失信成本太低是社会信用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失信者存在侥幸心理,十次行骗被查到一次,还有九次的收益,成本很低。只有加大失信成本才能制约失信行为。五是加快行政信息化建设,解决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标签:;  ;  

企业的命运悬在谁的手中?_企业信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