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与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_银行论文

次贷危机与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_银行论文

次贷危机与国际银行业未来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业论文,走向论文,危机论文,未来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至今已历时1年多。到今年9月次贷危机突然恶化,“两房”被美国政府强行“国有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史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收购。次贷危机更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动荡,欧洲银行业也陷入恐慌和动荡之中,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被迫采取提高存款保险、动用巨资向银行注资等办法出手施救。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面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断言金融危机何时平息为时尚早,但危机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方方面面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不可避免地引致国际金融业的整合,对国际银行业未来的走向将产生持久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中,独立的投资银行所受打击最为深重,美国的投资银行最先倒下,或者破产,或者被收购,或者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几乎全军覆没。相反,一些综合化的大型机构,如花旗集团、瑞银集团和汇丰集团等虽然也损失惨重,但是目前都还没有陷入生存危机。可以判定,更多的全能型银行巨头将有惊无险地渡过危机。全能型银行的混业和综合化经营模式在危机中证明了其具有更强的生存力,在危机后将主导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这必将对国际银行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对危机下国际银行业的走向及其影响,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有何启示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特点

在危机发生之前,近年来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银行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所主导。直至危机恶化之前,仍有大量的观点认为,相对于庞大而笨重的综合化全能型银行,美国的独立投资银行如高盛、摩根史丹利等,具有难以动摇的竞争优势。传统的商业银行自20世纪以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型争夺投资银行业务的努力从未停止,引致金融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虽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尚未能完全取代投资银行的地位。具体而言,近年国际银行业发展呈以下突出特点。

(一)美国的投资银行长期以来都是国际金融业的领导者,通过主导金融创新主导着国际金融业发展,而美国银行业也一直占据着国际银行业的霸主地位

美国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开始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独立的投资银行正是借此机会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优势,通过主导资本市场的发展主导着金融业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巨大作用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竞争力长期得以维持的重要原因之一,投资银行在其中功不可没。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期货、期权、互换、资产证券化、抵押债券、杠杆收购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投资银行的主导下,在全球快速扩张,给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独立投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里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国金融业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在全球金融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竞争的加剧和监管的自由放任,投资银行纷纷从赚取佣金的盈利模式转向以资金交易为主的模式,大量涉足金融衍生品交易领域,不断提高财务杠杆率。由于金融创新以及大胆冒进的经营策略,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十几年里,投资银行的收益率在大部分时间都远远高于商业银行,当然同时也使风险不断积累。以经营效益最好的2006年为例,摩根士丹利的年度利润达11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9%;高盛的年度利润达到95.4亿美元,增长70%。同年,美国的全能型银行如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的利润虽然达200亿美元以上,但其资产规模要远远大于这些投资银行。

得益于金融业的竞争优势和美国经济的繁荣,美国的商业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雄踞世界银行业霸主地位。美国商业银行1991~2005年的平均资产回报率达到1.17%,不仅高于历史水平(1950~1985年期间平均为0.72%),在全球银行业中也是最高的。例如,欧盟15个发达国家银行业的资产回报率即使在经营形势最好的1999~2001年期间,也仅为0.76%。再如,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行榜中,美国有197家银行上榜,在前25强中占据5席,美国银行业在千家大银行中以13.7%的资产占比提供了高达26.5%的利润份额,平均资本回报率高达29.1%。

(二)国际银行业通过并购向全能型银行发展,其综合化、混业经营发展的努力从未停止,并取得很大进展,虽然尚未完全取得主导地位,但对独立投行已构成严峻挑战

在美国实行分业经营体制期间,欧洲并没有改变,投资银行业务一般由商业银行完成,形成了很多所谓的“全能银行”,如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等,这些银行的业务往往横跨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实际上早已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美国传统的商业银行在20世纪一度面临困境,甚至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是随着管制的逐渐放宽,商业银行的转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迸发出新的活力。1999年,美国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正式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美国银行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并购,通过银行控股公司的方式,抢占投资银行等金融业务,形成了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与欧洲银行业类似的业务综合化的全能型银行巨头,实际上也已经很难将这些银行视作传统的商业银行。

全能型银行的努力已经对独立投行的地位构成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危机前,独立投行在多年分业经营期间所形成的优势似乎仍是难以动摇的,仍然把持着美国和全球资本市场的领导地位。例如,在2007年全球投资银行排名中,美国5大投行均位列前15位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更是位居前2位。但值得注意的是,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全能型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均已占据排名的前列。而这时,反过来迫使独立的投行不得不采取一些转型的措施,例如更加关注零售业务,甚至发行信用卡等等。

三、金融危机下国际银行业的走向和影响

可以说在危机之前,全能型银行已经对独立投行发起了冲击,而金融危机则给予了它们一个等待已久的机会。金融危机暴露出投资银行在危机时流动性短缺和业务单一的弱点,并且很快出现生存危机。而以存款为支撑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业务综合化的巨型银行目前看来基本上都涉险渡过难关。可以预见,随着美国独立投行的倒闭和转型,大型的存款银行将重新主导金融业的发展,混业经营的趋势将被强化,新的国际银行业格局正在形成。未来,国际银行业的走向将呈如下特点。

(一)国际银行业遭受重击之后,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同时美国银行业的霸主地位将动摇,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将呈现更为多元化的格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金融稳定报告》,截至2008年9月末,全球金融机构的资产减值损失已达7470亿美元,其中银行业损失达5870亿美元,而其中又以美国银行业损失最大,达3340亿美元,占全球银行业损失的5618%。[5]目前,危机尚未平息,损失仍将扩大,国际银行业估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可以认为,美国银行业所受打击最为深重,其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危机之前美国银行业神话般的声誉。未来,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1)美国经济受危机重创的可能性相当大,其相对地位下降估计已成定局。(2)危机后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有望改变,从而使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被削弱。(3)美国银行业资金来源短缺的问题将加剧。储蓄率非常低,美国的银行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美国银行业声誉的丧失,将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加剧。(4)美国银行业必将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其过度的创新和扩张的势头将受到一定的抑制。因此,美国银行业的霸主地位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未来国际银行业将呈现更为多元化的格局。

但是,就此断言美国银行业将一蹶不振还为时尚早。危机过后,美国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不会受到太大损害,技术霸权地位、金融业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仍能维持,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经济体,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在本次危机中,欧洲银行业也深受其害,难以取代美国银行业的地位;日本银行业恢复时间不久;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银行业尚处于稚嫩阶段,都无法取代美国银行业的地位。而且,美国的全能型银行如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乃至于富国银行等,都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大举收购陷入困境的投资银行和中小银行,如果能够很好地进行整合,实力也完全有可能因而得到增强。但不管如何,未来国际银行业更为多元化的趋势已是不可改变。

(二)独立的投资银行模式将终结,存款型银行重夺金融业的主导地位,全能型、综合化的银行发展模式将得到加强,混业经营模式成为主流已是不可逆转

在次贷危机恶化之前,全能型银行的经营模式仍广受质疑,而现在这种观点看来已被完全颠覆。从全球范围看,独立投行模式未来很有可能会消失,大多数纯粹的投资银行将被商业银行合并,全能型银行模式将更受欢迎,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混业经营模式将成为金融业的主流模式。相对于美国银行业,传统的欧洲银行业特别是德国银行业在危机中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包括德意志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在内的德国主要银行在危机中都没有遭到重创,虽然不能说德国的混业模式一定优于美国,但其风险相对较低、更为稳健却是确信无疑的。因此,德国的混业经营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更受重视。

在危机中,除了投资银行,实际上商业银行也纷纷倒闭。美国今年已经关闭15家银行,是近15年来数量最多的年份,其中除了中小银行,还包括拥有大约9000亿美元存款的华盛顿互惠银行。这些倒闭的机构,要不是规模较小,要不就是业务单一。而那些巨型化的、综合化的全能型银行即使损失金额大于投资银行,也有足够的能力抵消掉损失,例如花旗集团和瑞士银行等,在危机中均遭到巨额的损失,但至少目前均未陷入生存危机。而且,巨型金融机构即使陷入困境,但由于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政府往往也不能坐视不理,可以说政府也一定程度被这些巨型机构所“挟持”。由此可见,由于没有足够的规模和多样化的业务来抵消损失,规模小和单一经营模式应对危机的能力要比综合化、全能化的混业经营模式为低。

相对于投资银行而言,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更为充裕,运作更为透明,对风险控制更为严密,受到中央银行的密切监管和受到存款保险机制的保护,并且综合化的经营还有利于削平收益的波动。当然,如果监管不力,混业模式更加易于使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传递,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混业经营是次贷危机迟迟不能平息的原因之一。但不管如何,在全球混业趋势下,美国重新采取分业经营模式的可能性近乎为零,混业模式目前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实际上,高盛和美林等投资银行在次贷危机前已经开始转型,次贷危机则刚好提供了一个契机,迫使它们加速转型。鉴于美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以美国大型银行为主导的混业经营模式确立以后,将有可能进一步与欧洲原有的混业模式相融合,成为引导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模式。

(三)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加剧,银行业更加趋向于寡头化,集中和垄断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并购浪潮,世界排名前列的银行无一例外都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如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后再与JP摩根合并;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合并;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公司合并,等等。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这些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都使其拥有巨大的优势,市场和业务系统的融合则有助于它们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行业整合还促进了新业务模式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全球银行并购不断加剧,并使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不断上升。例如,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数据,全球25家最大银行的资产占全球银行1000强总资产的比重,1997年只有27.92%,2004年达到37.06%,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42.8%。

金融危机将使并购趋势加剧,从而使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进一步上升。银行业自身为摆脱危机而加速并购,同时政府也力促银行的并购,在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银行业将经历一轮整合。目前重要的并购包括:在美国,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后,还收购了华盛顿互惠银行的部分资产;美国银行与美林合并;雷曼兄弟的业务部门被巴克莱等收购;富国银行收购了全美规模一度排名第四的美联银行;在欧洲,法国巴黎银行收购富通集团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银行和保险业务后,成为欧洲存款第一的银行,同时还促使法国储蓄银行和人民银行加速合并。此外,在危机中不少银行被政府注资接管,但这只是权宜之计,随着危机消退,政府必然将这些银行重新私有化,因此危机过后并购仍会持续。可以预见,未来金融巨头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银行业的集中度将继续上升,寡头化趋势将加剧。

(四)随着国际银行业不断地向混业经营和垄断寡头方向发展,分业监管模式将有可能被取代,同时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国际银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厉的监管

在危机前,为了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已纷纷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整合,通过向混业统一监管模式转变以提高监管能力。例如,早在1997年英国就设立金融服务监管局并取代了若干个独立的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目前,日本和欧洲国家大都对金融实行了统一监管。相反的,出于对分权和制约的崇尚,美国目前仍坚持分散的分业监管模式,监管机构包括美联储、存款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近10个,现有监管架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监管标准不一致,监管领域的重叠和真空同时存在,对于市场的反应迟钝和滞后,没有一个监管机构来负责监管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状况。在次贷危机恶化之前,今年4月份,美国已提出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次贷危机的恶化使改革显得更为必要。

未来,金融监管改革必然朝着混业统一监管的方向发展,同时监管也必然更为严格。首先,各国政府在危机中被迫对一些金融业巨头施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国监管机构必然要吸取教训,改善金融监管,避免道德风险。其次,这也是混业经营趋势增强的需要。不少观点认为混业经营一定程度加剧了危机,并非只是有利无弊。未来混业经营趋势将更为突出,也增大了向混业统一监管转变和采取更加严格监管的必要性。再其次,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趋势目前看来已难以逆转,风险将更为集中,监管机构不得不采取更为有效的监管模式和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最后,不少银行接受了政府的注资,它们也惟有心甘情愿地接受政府更为严厉的监管。

(五)在面临更为严厉监管的同时,国际银行业自身也将吸取教训,采取更为稳健的经营策略,过度的金融创新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创新的动力不会消失

金融创新和不断膨胀的衍生工具交易,是加深本次危机的直接原因。金融创新有助于提高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也是美国金融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危机前,金融创新很大程度由投资银行所主导,并一定程度上被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所默许。但是,金融创新一旦成为贪婪的工具,那么就必然会带来风险。可以说,过度的、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不受监管和控制的金融创新,不仅没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反的给国际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将发挥应有的作用,金融创新的动力依然存在,但是随着投行等激进的创新主体的衰落以及全能型银行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过度的金融创新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将有可能变得更加谨慎和稳健。

可以预见,金融创新除了受到监管加强的制约之外,还会受到银行自身审慎经营因素的制约,随着投资银行的倒闭和转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金融创新的主体将转为全能型银行。鉴于自身兼具传统商业银行的性质,全能型银行在创新和衍生工具交易方面必然更为谨慎。但是,不管谁主导金融业的发展,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源泉,是竞争力的体现。为了维持和提高竞争力,不管是金融监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自身,都有强烈的创新动力,因此金融创新不会在未来停止,与此相反,未来这些创新将更加稳健,可能更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更有利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四、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

未来,一方面,国际银行业恢复元气需要时日,监管的加强以及国际银行业回归稳健的经营,都将给我国银行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国际生存环境、更大的国际生存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建立自己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和集中垄断加剧的趋势,则将进一步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生存空间,使我国银行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是,如何在保持竞争力和稳健经营之间取得平衡,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对我国银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当前我国银行业在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风险防范、更加稳健经营的同时,还应及时抓住机遇,加快提高竞争力,力争在动荡环境中实现自我保护乃至于跨越式发展。

(一)我国银行业必须加快混业经营步伐,提高综合化和全能化的水平,加强服务和产品创新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加强金融制度和产品的创新,主动向混业经营转型,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上,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水平仍比较低,产品创新能力有限,仍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例如,2007年工行、中行和建行的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收入的比重分别是87.67%、83.60%和87.34%,远高于国际水平。全球银行业混业经营现已无可逆转,我国银行业也必须继续推进混业经营。同时,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源泉,因此我国银行业加强金融创新也是必然选择。

(二)我国应加快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以适应银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应对金融创新

如果说在国外本次危机是产生于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监管不足的话,那国内的问题恰恰相反,创新不足和监管过度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分业监管的模式抑制竞争的效果大于促进竞争,例如,为了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我国监管机构往往倾向于对金融创新加以限制和禁止;再如,出于监管利益考虑,各监管机构往往执意对混业经营进行排斥,这些都导致我国金融制度和产品创新的不足。因此,我国亟待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改革监管模式,逐步建立起适应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和创新的监管体系。

(三)我国银行业应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有利时机参与国际银行业的并购重组,获取国际金融业的核心技术资源,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际银行业并购加剧,使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有必要借此机会加快国际化进程。虽然我国银行业国际化仍受制于人才和体制等多方因素,暂时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国际收购,但是还是可以通过与国外先进银行合作的方式参与收购,或者通过参股方式参与国际银行业的合作,积累宝贵经验,以提高国际化的能力。

标签:;  ;  ;  ;  ;  ;  ;  ;  ;  ;  ;  

次贷危机与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