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路径
□文/张莎莎 冯垠都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甘肃·兰州)
[提要] 农村社区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现的助力器,政府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路径是因地制宜建设,分步实施管理;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居民参与;整合各方力量,强化资金保障;改善社区民生,提供多元服务;善用人力资源,提升建设质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一、农村社区助推乡村振兴内在逻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任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得农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文明程度得到全方位提高,具体讲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得到保证。
“信息获取的过程”是教材中“信息获取”单元的一个模块,它便运用了抽象与分解的思维。所谓抽象便是从一个个例当中抽象出一般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是实现过程、处理办法等等;所谓分解便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步骤,逐一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在计算机编程和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块中,一般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需要能够被简单解决的小问题,并且通过简单问题的解决办法类推出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实现的算法,这便是计算思维中的转化思维。
农村社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地区得以实现,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更为科学,政府的行政行为与农村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更好地衔接。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呈叠加的正效应。
二、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建设过程。在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需要政府因势利导、合理规划,政府要组织和带领作为主人翁的当地社区居民进行建设。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主要发挥服务和引导的作用,积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整体规划、社会保障、规范乡村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改变地方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农村社区建设的行为方式。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加大宣传等方式逐步引导,也可以在与村集体协商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但是政府从始至终都应该扮演一个协调、组织和服务的角色。
三、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路径
(一)因地制宜建设,分步实施管理。全国各地因政治、经济、人文、气候的不同,发展状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皆不同,居民的综合素质也良莠不齐。因此农村社区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因地制宜。
应按需确定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和建设规模,体现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目前,全国已经有许多省市探索出了一些农村社区建设的有益经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应在确定发展模式和规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扎实调研,夯实建设基础。要明确居民的意愿,建立认同,从他们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入手,不能生搬硬套发展模式,充分尊重发展现状和规律。
应分解目标,有步骤地实施建设。要按轻、重、缓、急做好分类,不能强制性地让所有社区建设进展同步。在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和农村的其他工作深入融合,把农村社区工作放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谋划,各个地方每一阶段的侧重应有所不同,各个阶段的重点要突出。先在一定的区域内将那些原有发展基础较好或者是有“撤村并居”先决条件的地方选为试点,再将发展前景尚好,可进行功能性开发的地方选为试点中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进行科学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期进行推广做好铺垫,成为有效的参考。
应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化,采用多元化的供给方式。聚焦农村居民最为关切的生存和生活改善问题,如儿童受教育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生计问题等,将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寓于社区管理之中,在提升社区管理的过程中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加入市场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社区服务的供给行列。农村社区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都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加入,用成熟的制度予以保障,消除社会资本的后顾之忧。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能使得农村的条件得到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富裕劳动力。
当浙江国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孝国,谦虚而不失自豪地谈起公司的发展、产品的特点之时,过往25年,国威在激荡的市场经济、翻天覆地的印刷业中,以裁切设备为本寻突破、求发展的故事,徐徐展开。
(三)整合各方力量,强化资金保障。充实的资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保证。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将公共财政、社会资本以及居民筹资整合,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地支持。
(四)改善社区民生,提供多元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延伸主要依靠农村社区的建设来实现。改善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给其提供与城市相媲美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价值追求。以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基准,以村综合服务站为枢纽中端,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相应的措施,制定管理制度,使服务更加完善,以达到便利于民、有助于民、让利于民、施惠于民的效果,实现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应通过对农村社区居民社区意识的培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热爱以及投身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对农村社区的认同,而对社区的认同的基础是对社区建设的了解,并愿意就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发声。应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农村社区居民对农村社区的认知,化被动融入为主动参与,通过动员会、走访居民、开展集体活动等措施让所有社区居民都了解并参与进来。农村社区居民有持观望态度的情况,可以多以社区的名义组织畅谈会、组织集体性的文体活动,让居民之间互相融入,互相影响,适时宣传农村社区建设,逐渐引导居民剥离对政府长久以来的依赖,提高其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同时畅通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广泛听取意见。
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力量。通过吸引有“回报乡里”愿望的的社区精英回来投资,以资金投入的方式加入到农村社区建设的行列里。发动居民主动筹措资金用于社区建设,作为公共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的补充。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要从农村居民自治的角度,发动居民出资,承担一部分社区建设的花费。可以以个人的名义,也可以以专业合作社或者是社区组织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多元,投资渠道多元,投资方式多元的新局面。
私播课教学模式之一就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这种线下课堂教学既主要是指翻转课堂模式,即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线开放课程中的教学视频,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讨论、答疑互动等活动。教师也可以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教学,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互动中出现的疑难知识点进行强化教学,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入新的拓展知识进行补充教学,这种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在校内私播课教学中应用。
应完善公共财政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与城市社区已经有成熟的财政投入和多渠道资金保障建设的情况不同,农村社区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育欠发达,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并以制度保障落实财政支出用于农村社区建设的部分。抢抓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机遇,将社区建设与土地增减挂钩相结合,确保村庄建设符合有关规定;整合涉农支农资金,集中进行投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好政策性贷款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应建立农村社区共同利益体,共同利益会让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更强。共同的诉求、共同的需要能够将社区居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农村社区建设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实利益。当社区居民的利益与社区的利益挂钩,并且通过参与建设活动可以提升获得的利益时,他们就会有参与建设的意愿,从而成为建设主体。只有社区居民把自己当成社区的主人,树立主人翁意识,才能发自内心地支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关心社区发展,才能真正融入其中,形成具有共同发展愿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居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程,必须激发广大农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农村社区建设大潮之中。
六是法治宣传教育标准化。制定《财政法治宣传教育标准化管理办法》,利用户外大屏、公交站台、开机画面,以及市财政局网站、微信公众号、《预算法》动漫、《阳光下》微电影等开展财政法规、政策宣传。组织专家讲座、课堂培训、网上学法、知识竞赛,以及旁听市中院行政庭庭审、参观监狱和市“清风苑”等活动,加强财政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遵法教育。
发现没产卵但已排卵的亲鱼时,看生殖孔是否堵塞,通常是卵巢组织堵在生殖孔。遇到这种情况,用剪刀剪去生殖孔外的卵巢组织,并用玻璃棒疏通生殖孔,卵粒立刻流出来。可将亲鱼卵粒全部挤空,生殖孔用碘酒消毒,再放入护理池。
应发动邻里互助,建立农村社区自助互帮体系。大批农村居民进城务工,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数量大幅度攀升,使得农村社区原始的以青壮年为主要组成人员的互助关系遭到破坏,这就需要大力号召农民工返城务工,下大功夫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和号召各类社区组织以及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协会参与互帮互助,提升自我服务和互助服务的主动性。
(五)善用人力资源,提升建设质量。人力资源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在这里,人力资源主要指除农村社区居民之外的人员。农村社区建设中可有效利用的人力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社区建设的规划和关注农村社区建设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另一类是农村社区工作者。
应充分发挥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智囊团”的作用,专家通常利用其深厚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有着非常丰富的指导实践的经验。他们比政府工作人员更容易且参与到对社区居民的调研活动中,收集到有效信息。通过比较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建设过程中收集到的居民意见和建议加以分析和评判,为建设献计献策,从总体上寻找出区域范围内建设农村社区的思路。同时他们也可以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广泛地吸纳专业资源加以整合为农村社区建设所用。
应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的作用。农村社区建设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以及社区建设的层次高低取决于社区建设者的素质。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激发农村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外出培训、挂职、交叉轮换任职等方式拓宽农村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在一些基础较好的社区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从而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韩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田毅鹏.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取向[J].政治学研究,2018(1).
[3]王国勇,赵丽萍.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治理问题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7(2).
[4]李诗悦.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 23个实验区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7(10).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6日
标签:乡村振兴论文; 农村社区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