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详细周密的勘察基础。近些年来,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成为了研究的热门方向,越来越多的研究员开始投身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水文地质在工程勘察之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简述了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勘察的发展,总结了水文地质变动对岩土工程勘察产生的危害,提出了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一、岩土工程简介
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在岩土工程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岩土工程是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的技术体制,目的是解决岩体与土体的相关问题,以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岩土工程开展之前,严格的工程勘察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有效的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目前,岩土工程的勘察问题已经成为了整个工程学之中的热门研究方向,国家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想获得详尽而准确的勘察结果,就要有效地利用水文地质来提升勘察效果,但是目前我国部分从业人员还是把水文地质视作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没有意识到水文地质在勘察方面的巨大潜力。在岩土工程开展之前,工程方要全面地收集资料,做好水文地质方面的勘察工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为工程的推行保驾护航。
二、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产生的危害
2.1地下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上升是一种常见的水文地质现象,可能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降水增加、气候变化、工程施工等情况。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地下水位开始缓慢地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之时,就会对岩土工程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当地下水位上升过多时,就会对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的损害是通过多种途径造成的,一方面水位的上升使得岩石和土层可能发生滑动甚至崩塌等事故,尤其是一些结构特殊或者硬度不高的岩石或土层,另一方面,水位的升会对土壤的质量造成恶劣的影响,使得土层的结构变得不再稳定,同时水位上升还会增加水土流失,使得地基容易塌陷,建筑物受损。
2.2地下水位下降
不仅仅地下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工程的开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地下水位的过度下降也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干扰。与地下水位上升不同,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常见的原因包括了周围的居民过度使用地下水、周围矿产的过度开采、上游水系建立堤坝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地下水的流失。气候因素也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因素,当发生长久的干旱时,地下水位也会发生一定的下降,但是由于地下水系的存在,这种下降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往往是人为的因素对于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地下水位下降程度较轻时,对于岩土工程的开展影响较小,但是当地下水位下降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后,甚至会出现地面开裂、地面坍塌等恶果。到了这种地步,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性都将失去保障,因此常常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有助于掌握地下水位的情况,实现实时监测。
2.3地下水位反复升降
即使是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不大,但是短时间内地下水位的反复升降对于岩土工程来说也是有害的。简单来说,当水位上升时,岩石和土壤会吸水发生膨胀,而水位下降之时,岩石和土壤又会缩小。当短时间内发生地下水位的反复升降之时,岩石和土层的结构就会变得松散,甚至导致岩石形成不可逆的变形。地下水位的升降频率过大时,对地面上的建筑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得不到保证。同时,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还会对土壤中的元素产生影响,会带走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包括铁、铝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金属元素的丢失会使得土层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土壤的间隙变大,在受到大的外力作用的时候就会容易发生土壤的丢失。
三、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3.1自然地理条件的勘察
自然地理条件的勘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工程所在地的地形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气象的水文特征。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包括了许多层面的内容,首先就是这个地区自身的海拔,地形复杂程度,周围的盆地或者山区的分布情况,还有施工区地面的平坦程度以及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等;气象水文特征指的就是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该地区处于哪种气候环境下,每年的降水量是多少,区域内有多少河流,每年的流量是多少,空气湿度如何。这些气候和地形特点都会对岩土工程的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在工程开始之前就有针对性地收集这些相关资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就很有可能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无法保证工程开展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因此,在岩土工程的施工开始前,一定要注意对这些自然地理条件的勘察力度,才能尽可能避免这方面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
3.2地质情况的勘察
与其他的土木类工程不同,岩土工程尤其注意对地质情况的勘察。地质情况主要包括了施工地点的地质构造、地形结构以及相关地形板块的运动情况等。这些因素不仅仅与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紧密相关,还和岩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密不可分。如果施工方想要建设一个可以长期存在的施工场地的话,地质情况的勘察是一定不能忽略的,地质情况中涉及到了很多地块的结构和构造情况,对这些情况缺乏了解,就可能在工程之后的建设工程中遇到大问题。上面介绍的地下水位情况也属于地质情况的一种,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水位的反复升降也会损害岩土结构的稳定性。
3.3含水层以及隔水层分布情况的勘察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是水文地质方面的重要内容,地下水系的走向、水位高低变化情况均和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紧密相关。在岩土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对这方面的内容做好勘察,认真仔细地跟踪地下水系的走形和水位的变动情况,要做到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事故的出现。
四、结语
岩土工程的进展对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虽然是上世纪首先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中提出,但是在传入我国之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包含了各种地形,岩土工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发展。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对岩土工程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它保障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包括了对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情况和含水层等的勘察。
参考文献
[1]林彬,丁波.论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6 (2):40-41.
[2]韦振兴.论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5,44 (18):90-91.
[3]徐志伟.论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6(19): 269-269.
[4]谢建华.论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 (33).
作者简介
池昌芃(1989-10-01),男,汉族,籍贯:福建省三明市,当前职务:项目经理,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专
论文作者:池昌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情况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会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