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意义;策略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建筑工程管理本身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工程,涉及范围广、环节多,且影响因素比较多,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开展,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建筑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全面综合管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加以应用,有助于通过信息管理工作全面收集更多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而加强资源的统筹调度和利用,全面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益。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加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项目数量日益增多,加上新时期政府和公众对建筑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新时期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了有效调度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类资源,降低错误,减少管理成本,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逐渐引入信息化技术,借助信息化系统等构建完善的综合管理平台,加强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全面地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资源利用情况,提高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同时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依据建筑工程管理规范和相关的标准,及时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掌握更多的前沿理论和政策,促使建筑企业结合实际加强创新探索,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还可以随时采集更多的关联信息,提高信息共享利用水平,提高部门协作水平,还可以在资源开发、市场招投标以及项目综合管控等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应用,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降低成本,提高综合管理效益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特点
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经历项目的投资,到具体施工,最后到交付的过程里都存在着其身影。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落实在建筑工程管理,其有着自身的特点,否则就难以跟建筑工程管理相互结合。
实用性是信息技术的第一特点。信息技术的种类极多,每一种都有着自身的使用范围和特点。在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当中,并不是每一种信息技术都适合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因此,建筑单位需要根据实际的管理体制,引入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从而使其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提高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实用性是建筑工程选择信息技术的第一原则。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多而杂,是一个有着具体系统的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使用信息技术,其必须有着系统性,保证整个体系的运行正常,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交流顺畅。系统性就使各个信息技术能组合在一起,保证信息交流不容易出现错误,使施工确保无误。
预见性是信息技术的又一个特点。预见性就是指人们在信息化的管理程序当中,主要输入相关的数据,其就能预算出未来的投资项目,从而使人们提前知道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避免项目半途而废。
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三方面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包含的内容多而杂,需要人们仔细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建筑工程引用信息技术是一个必然的局面。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主要应用在建筑管理项目的三个方面:
3.1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就是国家利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建筑项目的建设成本和工程承包价格进行管理。在工程项目得到实施之前,其需要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这里就要涉及到造价管理,提出最初的预算。另外,其在项目动工之后,也会作出相应的价格核算,确保项目施工能有资金支撑。随着建筑工程环境的复杂化,其造价管理涉及的单位也越来越多,如项目主办单位、委托方、施工方等等。
信息技术在进入建筑工程管理之后,造价管理首当其冲,开始应用信息技术。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制定定额、编制标底、投标报价、造价控制等方方面面,完全摆脱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工程造价管理变得更加便捷。在互联网上,一些建筑单位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相关的造价管理服务,实现新的发展。
造价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开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管理要点。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没有进入之前,造价的估算有着极大的难度,往往因为信息的不流畅导致造价的估算小于实际的投入,或者是远远超出项目的实际投入,导致项目的破产。在信息化之后,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影响造价的因素,从而清楚知道造价的总体变化,降低了预算的失误。因此,信息化造价管理能主动控制各个因素的变化,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和动态管理,真正实现了零风险的投入,做到决算不超预算,预算不超概算,概算不超估算。
3.2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对建筑项目具体展开建设之后进行的管理,从而保证项目能顺利完工。施工管理对项目的完成有着极大的作用。在施工管理当中,其会对施工的进度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在交期内能完成建设,出现相应的建筑成品。另外,施工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人员的安全。
如今,我国的施工管理也开始使用信息技术,使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率。一般施工的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施工工具。施工设备对于建筑的进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好的设施能加快其工作的效率,进一步缩短施工时间。目前,我国的施工机械类工具绝大多数都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并且配备电子控制面板,从而实现对机械的精确操作,完成相关的施工任务。施工机械的信息化要求施工的管理必须信息化,从而适用于现代施工。
除此之外,施工的管理信息化还体现在施工图纸上。现代的施工平面图纸不再是工程师一笔一划绘制出来,而是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制。使用计算机软件就能提高绘图的正确性,降低了手写的失误。当然,使用绘图工具还能进一步提高绘图效率,比手绘降低了难度。
3.3办公信息化
办公信息化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另一个应用信息技术的领域。在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里,其除了具体的建设之外,还需要对各类文件进行处理,如材料采购、员工工资发放、图纸管理等。这些都需要应用到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否则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驾驭整个办公信息,容易造成错误的出现。
办公信息对于建筑项目而言极为重要,甚至会决定着项目的生死。若是在建设图纸上,其实际的数字有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则导致整个项目停工重建,有些甚至直接造成企业的倒闭。因此,办公信息需要采用更加便捷和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
4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的质量有着监督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保证项目的实际费用跟预算相符,使建设完美实行。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改变极大,能使其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更能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竞争力,使企业在众多同行者当中站住脚跟,实现接单的目的。因此,加快管理信息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卢剑,戴静.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12(8):51-53
[2]叶春亮.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67
[3]宋武,王连成.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向导.2011(2):248
论文作者:张志科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预算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