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设计师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探究,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以创新来注入新活力。既要保持传统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完善与开拓,使我国的建筑设计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笔者对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引言:建筑学不仅仅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它覆盖了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被西方的诸多学者称为艺术之母。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么它也就具备关于艺术的诸多特点,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建设的进度和步伐也在加快,但是发展的速度增加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建设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很多建设都设计相似。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些设计思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现代建筑的设计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一、建筑设计的特点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方案的设计,然后再制作出施工图,但是,现代建筑的设计要贯穿在整个过程当中,一些基础的设计工作要做,但也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还要对设计进行评价。传统的建筑设计的重点往往在技术上,现代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另外,其设计的重点是建筑的功能,这样设计就更加专业。传统的建筑设计的进程或者步骤之间并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现代建筑的设计就讲究设计的逻辑,强调设计的进程,要有依据,这样就能避免设计中的一些错误,传统的设计一般是个体来完成的,利用图板、计算器等工具来工作。现代设计中,是部门之间的配合,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绘画,从而使设计更加完善。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2.1建筑设计创新的概念
建筑设计的创新,就是要按照科学的的手段来使得建筑的技术表达出来,利用高科技手段,使得设计效果更加完美,体现建筑的风格,有其独特的创意。设计师在设计自己的建筑时,要把自己的创作思维通过建筑的设计体现出来,要有自身独特的设计风格,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创新性的思维有利于建筑整体水平的提升。
2.2建筑设计的特征
建筑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其功能性的需求,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其次还要有美感,让人们能够欣赏到这种美感。在施工之前,设计师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利用图纸、方案来表达出来。这样能够使建筑在预算范围之内,按照计划来进行施工,能够使工程顺利的进行下去。
三、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中的问题
3.1缺乏时代特征
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都因为各自文化的原因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由于各地的民俗和环境的差异,在设计的时候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说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对区域内的民俗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建筑作品。
3.2缺乏生态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更加突出,但是我国的建筑却对环境的要求较少,缺乏相应的生态理念,只认为种点树、植点草就是生态,所以他们存在很大的误区,真正的生态不仅仅是环境的生态,更多的是生活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所以在建筑设计创新的时候应该加入生态理念。
四、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要点分析
4.1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它与机械思维都是构成建筑设计思维的要素,设计人员除了要以基础理论作为建筑设计依据之外,还必须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建筑物。
4.2创造性思维与格式塔结构维度之间的关系
格式塔结构维度是创造性思维表现的本质。基于格式塔结构维度的相似性相结合,从而能赋予新的思维。设计人员将两者相结合,不仅能够确定准确的概念和法则,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因此,任何建筑上的设计创新都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和匹配。
4.3创造性思维必须要结合人的特性进行艺术创造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形态和概念相结合,从而形成隐喻关系。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这种隐喻关系,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特性,继而完成创新思维成果,如:在原型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同的建筑结构形态。
4.4设计可以根据原型设计出不同的组合方式
某一些建筑设计看上去外貌独特,但其主要是以原型为主要参考对象,从而引发出各种不同形式、外貌独特的建筑。
五、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创新
5.1思维理念的创新
在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对于建筑设计思维理念的创新。所谓的思维理念主要包括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和绿色生态理念的体现。
5.1.1人文精神的体现。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并不是小家碧玉的性质,而是大气磅礴。要充体现所在区域的人文精神,在设计的时候要表现出强烈的认的同感,表现家乡之美和深刻的文化底蕴。
5.1.2绿色生态理念的体现。绿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对于建筑来说也应该充分运用这个主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融入绿色观念,将施工的材料由传统的砖、沙、石等材料转变为空心砖,聚氨酯等新型环保节能材料。
5.2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创新除了要观念上的创新外,对于设计的方法也需要创新。第一点就是改变千篇一律的风格,开创自己独有的风格创新之路,在创新的时候要杜绝重复,防止人们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要引入多元素,借鉴多种国内外的建筑风格作为创新的源泉。其次是对于结构的创新,可以学习世界先进的结构,这样才能让建筑更具美观性和实用性。
六、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核心
6.1领悟和感知能力
对某个建筑方案进行构思,就是一个智力同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形象思维进行突出。设计过程中灵感的迸发是与直觉思维有一定的联系的设计灵感的产生一般是通过人的感性思维获得的,这与设计师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设计师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设计的时候,才能把某些方面的知识融合到一起,产生灵感。
6.2创新心理的驱使
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性,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把自身真实的情感投入进去,并且要充满激情,设计师要充满求知欲,并且有用于超越的精神,这样才能为其创作的创新提供动力。
实际上,在建筑设计中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设计任务,擅长的或不擅长的、有经验的或没经验的、有能力完成或没有能力完成的等等;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设计条件,有利的或不利的、潜在的或显在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等等.这就需要建筑师通过共扼分析,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或特定环境内的地段,必然会对建筑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正是由于它对建筑设计所产生的限制和条件,有可能使建筑师设计出适应地段形状条件的、具有特色的优秀建筑作品.这样就使不利转化成了有利。
七、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工作步骤
7.1初步设计阶段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整体的规划布局和需求,其次要对所要设计的建筑给出初步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个想法对建筑的位置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工作。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以交通便捷为基础,尽可能短的设计交通距离,让人们的生活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7.2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是整个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设计师不仅仅要对整体的外表进行设计,还需要对内部的细部构造进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还需要使用绿色建材等。在上文提到的软硬性设计也应该进行讨论修正。还应该注意细部的实用性和整体的连接性,只有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建筑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结束语
建筑设计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模型和模式,想要寻找和创造出属于自己国家和城市的建筑代表,从而不断的提高我国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加强我们的建筑设计的创造性。文章从建筑设计的抽象性新思维以及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从而不断的加强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了解和认知,激励建筑设计师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建筑功能性完备以及人们心理可接受的前提下,不断的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山.建筑艺术的隐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10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
[3]李铁.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6
[4]于鹏.浅谈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与应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论文作者:翟甫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思维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过程中论文; 理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