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骨科医院供应室;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措施及其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重视物品清洗质量、严格控制包装质量、合理装放灭菌物品、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增强无菌物品储存管理和优化下收下送流程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并对管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对比质量控制前、后医院感染率、患者投诉率和医师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记录和对比质量控制前、后工作合格率。结果 质量控制后,医院感染率和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质量控制前(P<0.01),医师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质量控制前(P<0.01)。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管腔器械、小手术包器械、棉布包装外观和监测登记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 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值得在医院中广泛推广。
关键字:供应室;质量管理;医院感染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各科室医疗器械及用具的集中点,对医院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但也是医院感染的源头[1],其工作人员稍有不慎,则可致大范围感染发生,因此提高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2],是确保医院无菌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供应室工作核心之一。本文针对本院供应室工作各环节进行严格的治疗控制,旨在有效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现报告如下。
1 供应室质量管理
1.1 质量管理措施
①重视物品清洗质量。中心室洗涤必须清除污渍、热原及洗涤剂后再精洗,洗涤要科学、规范。标准为:玻璃类物品光明透亮、无水珠;金属物品光亮、干净和无锈迹、污渍、血迹;剪、钳、镊等无锈迹、电镀完整、卡口完整、轴节活动自如;手术锐器刃面锋利、无弯曲;盘、碗、盆等内外光洁、无锈、无污,不漏无变形;胶管及置管等表面光滑,无粘附物、胶布污迹及破漏,管腔通畅、有弹性;敷料清洁,不粘附血污、毛发毛边,内外干燥无破损;②严格控制包装质量。包装间内安装并使用正压空调设备,物品打包前在紫外线照射下消毒30~40 min,台面擦拭2遍/d。各类物品包装前需仔细检查,根据物品种类及临床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包装。金属器械应烘干后上油再逐个认真检查;胶管内注入95 %酒精以保证其管腔通畅无水;刀剪尖锐处、针尖处、玻璃针筒应用纱布包裹进行保护,若有损坏或失去使用功能则立刻更换,包装后物品应规格齐全、计数准确、尺寸规范;盘碗重叠间需用吸水布巾隔开,含筛孔容器需打开筛孔,乳胶手套应包装在布袋内。全部物品包装完成后,包外标志应详细标明灭菌有效期、灭菌标志和物品名,并由责任人签名;③合理装放灭菌物品。消毒员须严格接受岗前培训,并持证上岗。消毒锅内物品应严格按照规范放置,下层放置金属、玻璃器皿,上层放置敷料。全部物品均用金属筐垂直竖放,各包间隔≥2.5 cm;金属或玻璃容器应横放;锅内全部物品装量应<90%;④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灭菌器应严格根据本院制订的《消毒技术规范》操作,每日灭菌前常规检查和彻底清洗灭菌器。待管道内冷凝水彻底排除后,再做灭菌处理。针对不同灭菌物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灭菌方式,灭菌合格率必须为100 %,灭菌后物品应手感干燥,水分≤3%。若物品包装潮湿破损、字迹模糊或掉落地面,则需进行重新消毒灭菌。室内选择1万级垂直层流净化+空气正压供给,室温为18~22℃,相对湿度为35~50 %,湿式清扫2次/d,储物架、运送车、传递窗擦拭2遍/d,全部储存物品的地间距≥20cm,天花板间距≥50 cm,墙间距≥5 cm,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为7 d;⑥优化下收下送流程。下收下送时,无菌车应全封闭,污染车应半封闭。 回收和发放工作人员应严格分开,工作态度应热情、送物准时及语言文明。回收时,仔细清点数目。发放时,应三查四对。
1.2 灭菌效果监测
①工艺监测。定期校检灭菌器蒸汽压力表,通常6个月一次,认真检查温度仪的温度指示是否和压力相符。检查电源、水源和汽源, 确保安全、压力足及达到标准。认真和详细记录灭菌过程中温度、压力及持续时间, 并严格保管相关记录资料;②化学监测。使用3M指示胶带监测物品是否进行灭菌,指示卡监测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将化学指示胶带贴于待灭菌包外,指示带灭菌前呈米色,灭菌后则显示黑色斜条纹。指示卡安置在每个待灭菌包中心位, 待过1个灭菌周期后,则将其取出和标准色作对比判断, 若指示剂颜色比标准色深,则灭菌合格,若无则灭菌温度和时间未达标。物品达标后,详细记录灭菌日期、灭菌时长和操作者姓名;③B-D试验。每日第一锅操作前,先用B-D试验检测高压蒸汽灭菌器安全性,合格后方可进行灭菌操作。
1.3 观察项目
评估和对比质量控制前、后医院感染率、患者投诉率和医师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记录和对比质量控制前、后工作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选择SPSS 16.0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分析选择χ2检验。P<0.05 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质量控制前、后医院感染率、患者投诉率和医师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比较
质量控制后,医院感染率和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质量控制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师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质量控制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研究显示[3],医院供应室可通过加强各项制度管理和严格规范各项工作操作规程,能促进各环节质量控制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严把质量检测关,可显著提高了供应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果可见。质量控制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管腔器械、小手术包器械、棉布包装外观和监测登记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他人研究一致[4]。
在研究中,本院基于实际情况,在供应室内建立健全切符合本院感染预防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将制度严格落实至实际工作中,做到违者必究、必惩,将供应室质量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结果显示,质量控制后,医院感染率和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质量控制前(P<0.01),医师对供应室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质量控制前(P<0.01)。这表明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可显著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对于医院工作不满,并提升医院工作人员间信任度。
综上所述,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促进医患和谐。
参考文献:
[1]罗月,张应先.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新进展[J].医药前沿,2016,6(01):320-321
[2]白京红.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J]. 饮食保健,2016,3(01):228-229.
[3]王文静. 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方案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57-158.
[4]李玉洁,杨林,单文博,等. 浅析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2(16):25-25.
论文作者:胡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物品论文; 医院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感染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