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 Lab创新理论架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架构论文,理论论文,Living论文,Lab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Living Lab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兴创新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立足于本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以企业、政府和各种科研机构为一体的开放性创新型空间,建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的全新研究开发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Living Lab作为欧盟“知识经济”中最具激发力的创新模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和引进此种创新模式,并进行了早期的尝试。但是,目前关于Living Lab的研究和应用尚不成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Living Lab系统性和全局性地认知,不能形成普遍和稳定的框架;二是很多Living Lab的应用案例存在“贴标签”的现象,有想法和做法,但缺少成体系的理论作为指导。本文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分析概括文献中提到的各种观点,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尝试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Living Lab创新模式的理论框架。本文希望以该理论框架为基础,对Living Lab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日后的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框架,同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2005—2011年国内外关于Living Lab的文献共80篇,素材来源于IEL数据库、 Elsevier(SD)期刊数据库、Wiley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数据库、ACM数据库这五个知名的外文电子文献库。首先检索标题、摘要或关键字中含有Living Lab的文献;逐篇阅读之后,从中筛选与该主题相似度较高的文献;最后获得论文类文献80篇。其中,8篇来自中国,其余72篇为外文文献。以上论文着重从“理论探讨”和“应用案例”两个维度考察Living Lab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关于理论研究的论文有25篇,约占全部文献的三分之一,这些文献对Living Lab的定义、价值、核心观点、要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介绍Living Lab应用案例的论文有42篇,占全部文献半数以上,这些案例涉及教育、医疗保健、节能环保、商业应用、智能城市、智慧生活、服务创新、移动互联网、通讯网络等产业领域。另有13篇论文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归为“其他”类型,多为Living Lab本身的实现技术细节或是组织情况介绍。按年度结合分类考察文献发表的情况,涉及应用案例的文献正在逐年增加,而理论研究文献数量未有大变化。因此,从文献研究的结果可知:目前Living Lab的应用研究是热点,而理论研究仍然非常不成熟,落后于实践,缺乏全局的理论框架,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由于实践缺乏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使得实践带有一定盲目性,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项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头脑风暴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Living Lab的理论框架。首先,由研究小组分工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通读、分类、比较,并对其具体实践的案例进行分类。在通过对Living Lab客观、连续地分析之后积累了很多原始素材,研究小组组织了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头脑风暴,请参会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对Living Lab提出自己的独创性想法,彼此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会后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和归纳,得出了一个根据抽象程度分层的Living Lab创新理论架构。
根据对Living Lab理论研究文献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对于Living Lab实现方法和技术的考察,笔者尝试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Living Lab的三层理论框架。该框架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维度,将目前对应Living Lab的理论研究整合到一个全局图景中。模型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在每个层面根据作用的不同又细分了多个集合,如在微观层面上包括目标、影响和收益、特征、案例和工具。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越向上抽象程度越高,偏向哲学和世界观层面;越向下则越具体,偏向实践和工程层面。下面将逐层详细讨论各层的划分原则和组成要素。
图1 Living Lab理论框架
二、Living Lab的宏观层面
模型的宏观层面用于表述Living Lab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特征。根据抽象层次的不同和在这个框架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价值观和原则两个部分。宏观层面对框架中的中观、微观起着统领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观,才有相应的中观、微观来具体实现。价值观是指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理论框架中的“价值观”阐述了 Living Lab这种创新环境的理念,该价值观体系决定了其原则和基本特征,并且可从中解读出与其他创新模式的区别。理论框架中的“原则”是较具体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这两个子层面的关系为:价值观是原则的抽象;原则是在此价值观的指导下,应用于Living Lab的较具体的规则。如图2所示。
图2 价值观和原则的对应关系
1.价值观
“价值观”是整个架构的核心,经过对文献的整理,共总结出以人为本、多元化、持续发展、改善生活四条价值观,每篇文献都至少提到了其中的两三条。
(1)以人为本。Living Lab是欧盟“知识经济”中最具激发性的模式之一,它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1]。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尊重,从人的需要出发思考如何创新、发展科技,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人类。
(2)多元化。近些年来,多元化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战略、多元化产品等。Living Lab中的多元化指的是创新人员组成的多元化,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创新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多元化可激发灵感、降低风险,Living Lab推崇组织或企业广泛吸收内部和外部的灵感,而不仅仅是科研人员闭门造车。
(3)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技也是不断发展的。任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以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4)改善生活。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从方方面面带来了各种便利。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科技进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人们过去、现在、将来都在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科技进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2.原则
“原则”是在价值观指导下较为具体的准则,解释了在Living Lab创新环境中如何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归纳,Living Lab共有六条原则,即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多方参与、持续改进、(半)真实环境和自发性,这些原则和上面的四条价值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见图2)。
(1)以用户为中心。与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对应。Living Lab的创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生产者为中心的范式,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提倡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应成为一项民主参与的活动[2]。在这种创新环境中,用户亲自体验、提出需求;而生产者从用户那里得到灵感和反馈,再投入到研制中,创新的过程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2)以服务为导向。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应。以前的创新模式中,服务往往被技术创新者所忽略。而在Living Lab模式认为,一切技术的创新都应该以更好地服务用户和消费者为前提,研究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多方参与。与价值观中的“多元化”对应。Living Lab组织了和产品相关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包括生产者、研究者、管理者、最终用户等,引导这个群体共同进行创新、体验、测试、市场开发和技术研发等活动。多方参与有利于灵感的激发,当然这种方式也使得项目的协调工作更为重要。
(4)持续改进。与“持续发展”相对应。Living Lab强调项目的持续性,因为跨边界的创新和改革的合作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而信任需要时间去建立[3]。并且,项目需要长期跟踪和记录用户体验,用以不断地改进产品。
(5)(半)真实环境。在此呼应价值观中的“改善生活”。Living Lab通常会创设一个接近日常生活的环境,例如一个带有所需设备的普通居所,或是典型的办公室布置。体验者在Living Lab中活动时,可体验到一系列的新颖科技,并且让研究者深入调查用户在真实环境中使用新科技的情况。当然,这种拟真并不是百分百的真实,因为还有摄像头等设备来帮助研究者观察体验者的行为,因此是半真实环境。
(6)自发性。与“改善生活”对应。成功创新的关键之一是鼓励用户使用、发现用户的个人需求,进而得到社会需求[3]。与此同时,设计人员也需要长时间地观察、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反馈和想法,并以此优化设计。
三、Living Lab的中观层面
理论框架的宏观部分系统地阐述了Living Lab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但这些思想和指导原则需要更加具体化才能用于指导实践。由此,中观层面是理论框架不可缺少的一环,它阐明了Living Lab的实质,即使理论能得到落实,实践能拔高到一定的高度,整体框架更加饱满,也为Living Lab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做法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从中观层面看,Living Lab模式既涉及新的创新组织方式,又被当做一种技术为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和空间。这些都更具体地体现出它的本质。经过对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整理,本研究将中观层面的内容分为组织管理方式、模式和技术/方法集合。
1.组织管理方式
“组织管理方式”讨论Living Lab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组织管理,推动用户成员参与创新、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它是Living Lab运营的关键,直接关系该模式能否成功。Living Lab的组织管理方式与之前的任何一种创新模式都不一样,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吸收用户参加设计小组。这一组织管理方式要求用户在早期构思、发明、设计和原型制作的每个阶段都是共同设计参与者。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紧密结合用户,在各个环节都渗透用户的思想和创新,发挥草根思想在创新中的作用。
(2)协同创新。任何一种创新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Living Lab以用户为中心,整合企业、研究机构、公共管理部门等多方参与,协同创新。它对企业、研究机构和公共管理部门的精神文化进行融合,整合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一种文化范围。
(3)构建服务体系。Living Lab整合用户、应用环境、技术与基础设施、组织和方法、专家体系,将这些元素构建为一个综合服务体系。这样不仅仅能发动大量的用户参与实验与创新,还将研究机构、企业和公共管理机构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高效地发挥创新环境的作用[2]。
(4)团队优势互补。该模式立足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建立以政府、企业网络、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创新生态圈,将商品和服务的设计者与使用者有机联系起来,弥合社会需求与企业产品开发间的错位[4]。
(5)区域合作。目前Living Lab已经建立起涉及多个城市、多级政府,直至跨国的网络(如欧洲 Living Lab协会),建立起一个知识分享、共同创新的大平台[2]。所以,该创新模式更注重的是集各区域之所长,促进国际间的创新合作。
2.模式
“模式”是一类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间层模型,它是理论具体化和实践抽象化的产物。各种 Living Lab的模式均是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具体体现,直接可用于指导实践。实际上,模式是已有经验的总结,可供组织者和用户作为决策参考,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在某种条件下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会产生某种可预期的结果。正确经验的总结为模式,错误的教训总结为“反模式”。从广义上来说,组织方式也是Living Lab的一类模式,例如,“构建有用户参与的设计小组”就是一种模式,它是解决“如何组织设计团队?”这个问题的成熟解决方案,可以直接用于设计团队的组织。目前,关于Living Lab模式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模式研究将是下一个理论研究的重点区域。
3.技术/方法集合
“技术/方法”集合是Living Lab项目中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的归纳,该类研究为Living Lab模式的发展和实践的展开提供了技术手段[5]。Living Lab在面对许多复杂的设计与评价以及面对挑战时,具有独特的实用性。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实际问题,诸如如何确定项目目标、如何观察目标对象、如何评估设计结果等。本课题参考欧洲Living Lab实验室联盟知识库,AMI编制的Living Lab手册以及维基百科的Living Lab词条中关于工具和方法的说明,将Living Lab中所用技术和方法作如下分类和归纳:
(1)“技术”是收集研究数据的特定流程。根据收集数据的不同,具体分为测量身体反应的技术、测量用户和产品/服务交互的技术、测量用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技术、测量用户与环境之间交互的技术、测量环境因素的技术,以及测量用户意见/主观经验的技术六大类(见表1)。
除了上述这些方法之外,讨论和访谈也是Living Lab研究中最简单、最实用的两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和用户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做既方便又有很高的真实性。
(2)“方法”是用来解决某些特定研究专题的高阶技术和策略。本文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的不同,把Living Lab中常用的方法分为四类,即用于随时观察用户行为的变化的方法、用于比较选择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的方法、用于发掘和理解用户以往经历的方法和用于了解真实生活中用户当前实践的方法(见表2)。
四、Living Lab的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是理论框架模型中的最低层。作为一个实践层面,它在宏观、中观的理论指导下关注Living Lab的具体实施过程。该层面又包含目标、影响和收益、特征、案例、工具五大部分,这是进行具体操作时必须要考虑的五个因素。
1.目标
Living Lab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有一些通用的目标,包括:探索和评估新想法、概念;进行重复的实验来获得更好更值得信赖的产品;加速新理念对市场的影响;把科技和创新更早地带给用户。明确了这些目标之后,才能随时检验具体实施过程是否吻合最初的目标,随时对创新操作步骤进行调整。
2.影响和收益
Living Lab使用户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可保证市场评估的较高可信度;减低技术和商业风险;由于它可以共享资源,减少风险投资,对中小型企业、组织、新成立的公司尤其有利;大公司则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获得更广泛的灵感来源。让Living Lab的利益相关者明确了影响和收益,可方便达成利益一致,共同进行产品的创新,并引起其他未接触过Living Lab的机构对此创新环境的兴趣,更有利于Living Lab理念的传播。
3.特征
Living Lab的典型特征为:多用于与ICT相关的领域,设计师和用户一起评估和产生新解决方案;获得未曾想到的使用方式和服务机会;在用户非常熟悉的环境中完成实验;对用户进行中长期的研究[4]。Living Lab的这四种特征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范式,是创新2.0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特征还界定了Living Lab和其他创新模式的差异,明确特征之后,可配合使用相应的方式和工具,服务于创新过程。
4.案例
Living Lab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创新热潮,各国基于真实环境,以用户为中心,将这种创新模式应用于各产业。这些案例不仅进一步探究了Living Lab的本质属性,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事实依据;同时完善了整个系统架构,有助于Living Lab的快速推广。
从文献整理的结果来看,Living Lab的应用案例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创新、智能城市、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产学研用结合的促进移动应用创新、老年人生活服务、节能环保、大学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等多个领域。例如,波特尼亚的Living Lab是EnoLL的核心成员单位,它是瑞士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式Living Lab。该实验室支持以用户为中心,提升信息通信服务性能的创新实践,使最终用户参与到创新的全过程。该实验室的SMART项目是波特尼亚信息通信服务创新的典型成果。又如,由欧盟第六框架计划中的IST专项出资支持的“农村协作——农村地区工作和生活的协作平台”项目于2006年9月11日启动,为期36个月,旨在通过Living Lab的方式推广农村地区的协同工作环境,并将其作为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5.工具
工具是Living Lab用于在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或分析数据的设备或软件。在实际使用中,软件的强大功能使研究人员的工作事半功倍。根据文献资料和各Living Lab专业网站的介绍,Living Lab中使用的工具可分为协作工具、设计工具、测量工具、分析工具四大类[6]。需要注意的是,在Living Lab使用的工具中,往往一个工具兼有测量、分析多重功能。
(1)协作工具是用于帮助人们进行协作交流,推动任务进展的软件或设备。协作工具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如用于协作的即时通讯工具、移动电话、视频会议系统等。凡是促进成员交流沟通,以及促进最终产品生成的都可归于协作工具。
(2)设计工具是用于产品设计的一类工具。最原始的设计工具是笔和纸,目前主要为一些功能强大的设计软件,例如各种平面设计软件和机械制图软件。另外还有一种名为YAMAMOTO的工具也比较常见,这是一种制作地图模型的工具包,可以制作、设计模型,并改进用户帮助系统。
(3)测量工具则被用来测量数据并记录数据,是分析数据的基础。常见的测量工具有Pocket Observer,可在自然的环境中精确地记录人的行为。RECON也是比较常见的测量工具,是用于收集手机应用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以及环境相关数据的工具。
(4)分析工具被用来分析、解读搜集到的数据,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创新。SPSS是最常见的分析工具,该软件提供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功能,集数据整理和分析功能于一身。
五、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对全球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创新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特别是创新2.0模式的出现将创新推向了又一个高潮。Living Lab作为创新2.0的最新代表,其开放性和创新性为今后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验平台和实践空间。Living Lab的理论研究也将在这些研究和实践中逐渐变得明朗和完善。但是Living Lab毕竟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本身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实践也处于起步阶段,既没有深入也不完善。特别是在国内,对于Living Lab创新模式的研究刚刚起步,需要人们继续去研究和探索。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对Living Lab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初步提出了Living Lab的理论框架,并将此前对Living Lab不同侧面的研究成果整合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全局模型。模型从新的角度对Living Lab模式的框架进行了梳理,使大家对 Living Lab这种新兴创新模式更加了解,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加熟练运用。本理论框架在北京邮电大学利用Living Lab方法改进“移动互联网”课程的教改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课题组从宏观的价值观和指导原则、中观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方法,以及微观的案例和工具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了指导,构建了整个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框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标签:创新理论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创新原则论文; 服务设计论文; 价值观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应用架构论文; 测量理论论文; 文献论文; lab论文; lab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