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五虎追风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振宇

探讨五虎追风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振宇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五虎追风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五虎追风散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五虎追风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五虎追风散;针灸;三叉神经痛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modified Wuhu Xuefeng Powder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Methods 112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uhu Xuefeng Powder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Conclusion Modified Wuhu Xuefeng Powder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has reliable curative effect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Wuhu Xuefengsan;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rigeminal neuralgia

三叉神经痛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面部神经疼痛,主要是指患者三叉神经分区部位出现了反复发作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疼痛的部位一般在面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者几支分布区域内,一般以突发的、剧烈的面部疼痛为主,好发于老年患者,以女性居多[1,2]。目前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有神经阻滞、药物、手术、射频等多种方案,但是容易出现相应并发症,不适合长期应用。江门市人民医院采用针灸联合五虎追风散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短暂、反复剧烈疼痛,以电击、灼烧、刀割样疼痛为主,可持续数秒钟至几分钟[3]。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2.13±5.52)岁,病程3月~18年,平均病程(6.32±1.6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2.73±5.61)岁,病程5个月~19年,平均病程(6.73±1.45)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取穴分为主穴和配穴,主穴选取下关与合谷,配穴选取鱼腰、四白、夹承浆,每次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五虎追风散加减治疗,具体用方如下:蝉蜕、天麻、胆南星、僵蚕各10 g,全蝎6 g,偏寒者可加细辛、桂枝;偏热者可加黄芩、柴胡。上述药物水煎服,1剂/d,分两次温服,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

1.3 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分为痊愈:患者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面部无任何不适感觉,随访3月未复发;显效: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但是随访3月出现复发,但患者发作的频率较治疗前降低1/2;有效:患者治疗后疼痛有所减轻,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1/2~1/4;无效:患者治疗后疼痛与治疗前未见改变或者加重[4,5]。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疑难病,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区内,一般以第二支和第三支发作反复疼痛为主,眼支疼痛的患者较为少见,本病发作时多出现在一侧面部,女性患者为多,疼痛常如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突然发作,突然停止,间歇期患者一般正常,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面肌反射性的抽搐。西医以往的治疗主要采取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治疗,以改善患者症状为主[6]。祖国医学将本病归为“面痛”、“眉棱骨痛”、“齿槽风”等病症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由于三阳经络受邪,多数本虚标实之证,患者肝阴不足,风阳上扰,或是脾胃虚弱,阴火上行,合肝经风火上冲头面,致使阻滞面部经络引发疼痛。

本院采取了针灸结合中药五虎追风散的治疗方案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针灸通过针刺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在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主穴选择下关与合谷两穴,合谷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和清热解表的效果,下关则为足阳明、足少阳交会穴,可以调节气血物质中属阴、属下的重浊水湿;配穴选取鱼腰、四白和夹承浆,上述三穴针刺可以疏通经脉、止痛。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作者给予患者口服五虎追风散加减治疗,该方为史全恩家传方剂,由蝉蜕、全蝎、僵蚕、天麻、南星五味药物组成,具有祛风止痉、镇痛的作用。方中南星可以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蝉蜕能够疏散风热,祛风止痉,其中含有异黄质蝶呤和氨基酸等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具有颈上交感神经传导阻滞效果;全蝎、僵蚕可以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天麻能平肝熄风,研究发现其含有广泛的镇痛效果,且不具有长期使用的成瘾性[8]。因此将针灸和口服中药相结合发挥了传统医学的优势,将两种治疗方法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五虎追风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潘国兵,袁邦清,孙建军.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CT应用研究.医疗卫生装备,2012,7(9):156-157.

[2] 丁辉有,罗苹,曹志德,等.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双侧三叉神经痛14例疗效分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1(15):162-163.

[3] 段洪涛.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甘肃中医,2010,23(5):14-16.

[4] 焦杨.齐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08,17(3):323.

[5] 郑锦清,黄漫为.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河南中医,2010,30(12):1229.

[6] 徐翔,李平.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0):596-597.

[7] 华刚,管爱芬,刘守新.五虎追风散治疗血管性头痛7 8例疗效观察.山西中医,2007,23(3):16.

[8] 罗丽丹,罗绪.加减五虎追风散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11,29(4):75-76.

论文作者:李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探讨五虎追风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