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杰
〔摘 要〕学科交叉下的研究生培养问题,是国内高校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学科交叉与培养机制改革的关系,分析目前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招生、学科、课程、管理等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政策制定到业务管理方面的具体对策,从而为学科交叉下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学科交叉 研究生 培养机制
21 世纪面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成为一大趋势,一方面是学科的不断细化,寻找学科新领域,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巧汇集,采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以解决学术和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更需要探寻其内在规律,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而促进研究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升培养质量。
1 交叉学科与研究生培养机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指的是在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指导下,研究生培养机构在培养研究生的活动中,培养过程所涉及到的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各种高层次人才,面对学科发展的需求,如何培养适应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人才,是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的培养,依赖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完善。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学科交叉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成为政府、高校和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探索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亟需完善学科交叉,并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方面继续深化改革,要调整相关主体间的关系,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相关主体在基于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定位与功能,矛盾和冲突,根据学科交叉要求,进行培养主体间的职能划分和培养方案设计,从导师层面进行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引导研究生提升学科交叉能力,从而建立起一套保障有序,激励兼容的制度。
2 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现存问题
国家和高校长期重视和支持学科交叉,把促进学科交叉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的重要举措,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困境亟待解决。
2.1 招生管理。招生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第一关,高质量生源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础,目前,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仍存在一定制约。国家招生计划制定已趋于稳定,国家要求学校内部优化结构,改革创新,但各个高校由于历史和内在的原因,之前的分配格局某种程度上较难打破,能分给各学科交叉平台或者交叉学科教师的招生名额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交叉学科的充分发展。交叉学科研究以项目和课题为依托,有项目招生,无项目停止,缺乏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带来招收研究生的动力不足。传统学科划分产生的学科壁垒限制了学生和教师视野拓展,社会对交叉学科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和需求度需要时间的验证,也限制了学生的报考和生源质量的提高。
2.2 学科建设。目前,学科建设中,对于交叉学科不利之处在于通过挂靠形式存在的交叉组织很难获得积极的支持,特别是跨学科人才引进比较困难、交叉团队缺乏配套支持、在短时间内为了支持某一研究中心,高校能够通过集中多学科力量,选调人员组建中心,但受限于师资、生源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可持续发展较差,交叉平台经常面临专职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职业预期不明朗,流动性大等问题,稳定的科研队伍建立困难人员流失率高。
从事跨学科领域研究和学习的研究生的专业并不能正确反映出其研究内容,其所属的学科学术委员会也无法客观的考察其学习成果;而交叉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来自单一学科,互相之间很难评价对方的成果学科交叉过程中,跨学科合作者包括学生的研究成果难以合理划分归属和确定贡献度交叉平台与合作机构的共享权益不明晰。
2.3 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对于交叉思维和学科范式的认识不足,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课程教育中条块特征明显,授课教师并没有从学科范式的角度来认识学科前沿问题,交叉学科课程呈现拼盘化弊端,多数是一个教师讲授一个学科或方向的知识,缺少整体性,也不能上升到思维和方法论的高度,交叉有限。部分教师所授课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内容基本相同,仍为单一专业知识的讲授,非常不利于交叉学科思维的培养。
2.4 考评体系。学科交叉下的管理体系,特别是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对导师和研究生都有较大的影响。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直接对研究生实施教育和管理。导师本身的交叉学科的素养及其指导方式,决定了研究生学科交叉的根本。高校职称晋升采用个人业绩导向制度,一般进行二次切分,通过学科或学部几轮讨论决定,使得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工作得到的认可程度不高。同行评议中交叉学科往往都在学科边缘,除非取得显而易见的成果,否则很难得到本学科内学术权威恰当的评价。考核评价体系的客观导向是要求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规划出成果,不利于教师从事不熟悉的科研领域,也影响到研究生的交叉培养。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在评奖评优、思政教育等方面,学生属于院系分管,双方的管理边界也存在问题,交叉学科的学生管理和思政属性要依托院系,不利于交叉进行。
3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运行机制构建
3.1 成立宏观层面交叉学科战略规划部门。统观国际著名高校对交叉学科的推进都是从高校战略层面开始的,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中都建立了以常务副校长等高层为核心的校级监管体系,并成立校级交叉学科专家理事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考虑到学校已有的组织架构,可以在校级层面成立交叉学科决策咨询委员会,以及交叉学科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组建交叉学科战略规划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和著名专家学者组成,制定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的规划定期调研、分析和评价交叉学科研究状况,协调各大机构、各大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研究。
3.2 优化中观层面交叉学科学术组织结
构。对于学科门类齐全的学校,学部制改革有助于构筑综合学科优势,培植新学科增长点。学部凸显优势学科,学部不设行政级别,不作为行政单位,承担学部内部和部际之间的规划协调作用。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体制框架下,由各学部牵头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发掘学部内部和学部之间学科共生地带,推动建立跨院系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创新基地。在现有的学术委员会中成立学科交叉专门委员会,联合各学部院系学术委员会力量,指导和推进重大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鼓励各学部间、院系间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并建立交叉学科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评定标准和遴选依据。
3.3 激活微观层面交叉学科学术研究单元。目前基于研究生交叉学科培养的学术研究单元存在四类模式,第一类是交叉学科中的新兴学科和自主设置学科模式,第二类是为了对接国家或地方重大需求,设置的研究院、创新平台、交叉学科中心,第三类是课题模式,多个学院、系或学科及教师个人联合申报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第四类是基于导师自身学科背景的交叉,可以跨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培养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生方向的研究生。交叉学科教育项目除了以完成某一研究项目为目标导向,同样有完整的培养计划,为研究生提供获得各级学位的主修和扩充知识面的辅修课程,高校可以对现有的各类交叉中心、平台进行重组和整编,对于有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相对稳定且独立的研究团队、横跨两个不同院系的一级学科的交叉平台,应予以做大做强,并根据所跨学科纳入学部或交叉学科研究院管理。
3.4 实现符合科学规律的研究生管理。
3.4.1 制定交叉学科方向研究生招生计划。由学部、交叉学科研究院等提出申请,对于研究方向确为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师资队伍强大、社会反映良好的跨学部、跨院系交叉学科学术研究单元可实现跨学科独立招生,在招生指标上予以保障,其名额数可根据独立教师人数计算,支持建立多学科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的机制。高校可单独设置交叉学科群,承诺授予交叉学科学位,同时结合交叉学科群的设置,经学科交叉学位委员会评审,遴选交叉学科导师。
3.4.2课程体系重视能力培养。根据交叉学科特点,推进“双结合课程教学”:设立必修主干课程作为骨干,合理安排实现讲座课程同骨干课程相结合、论坛报告与骨干课程相结合,多视角深入学习交叉学科相关内容。骨干课程和讲座课程、论坛报告相互促进,协同完成研究生交叉学科的知识准备。积极跟踪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设置,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构建与培养目标、学位基本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支持,在 MOOC 课程日益兴起的背景下,一方面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积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4.3 建立灵活开放的人事与学籍管理机制。成功的交叉学科运行机制应配套建立科学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美国南加州大学(USC)设置的校级交叉学科研究机构(UORU),汇聚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学院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建立教学人员进入与退出机制,规定部分人员由学院和 UORU 共同聘任和支付薪酬,保障 UORU 研究人员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权利。国内高校可参考此制度,建立老师的联合聘任制度,对于跨院系设置的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参与的教师可继续接受原院系管理,或与相关的多个院系签订联合聘任协议书,接受多部门共同考核,所研究成果可获得多重承认。
建立学生学籍的流动及轮转机制,研究生可根据研究需要提出学籍流动申请,可轮转至相关专业或研究领域进行阶段性学习,调整学籍归属的学生同时配套调整其培养方案,在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中承认课程相抵和学分互换。
3.4.4 完善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目前各类思政教育活动评选中,可适当向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和师生个人倾斜,如优秀团队评选活动可发掘和引导更多的交叉学科导学团队参评,给予交叉学科导学团队更多的支持和机会。利用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力量,对学生的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采用集中管理制度,避免人员分散和碎片化,减少用人成本的支出。
完善交叉学科研究生评奖评优机制,评奖评优名额单列,在本学科难以找到同行评议专家的情况下,学科交叉组织与个人可在学校学科交叉学术委员会框架下接受联合评审。对于学科交叉产生的科研成果,经申请认定,可将第二、第三作者与第一作者并列,或根据协商确定折算比例,激励学科交叉,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左金风等.基于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建设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2 缪园等.研究生培养机制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14~17
3 于书洁等.基于学科组织创新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一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3):70
4 蒋国俊等.综合性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09)
5 陈蝉等.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意义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4
6 张淑林等.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9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论文作者:何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4
标签:学科论文; 研究生论文; 学部论文; 机制论文; 院系论文; 课程论文; 高校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