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何琳

(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肿瘤科;400000)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综合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能提高患者自信心,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护理;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75-02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1]。人文关怀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2]。本次针对我院86例恶性肿瘤患者展开研究,通过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65.57±3.43)岁,肺癌13例,胃癌14例,肝癌11例,其他恶性肿瘤5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6.05±4.32)岁,肺癌12例,胃癌13例,肝癌12例,其他恶性肿瘤6例。两组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字同意,均经过本院医师进行相关检查及诊断确诊为肿瘤患者;两组患者均无语言沟通障碍,均不存在严重精神或神经疾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及治疗,包括患者体征观察、用药治疗、家属的沟通、室内卫生的保持及院内环境的介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予人文关怀的护理管理,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策略,具体方法如下。(1)舒适护理:给予患者舒适的环境氛围,保持病房温度及湿度的适宜,患者床单定期清洗及消毒,打扫病房内卫生,患者所在区域禁止喧哗及噪音,给予患者居家式的生活模式管理,同时可鼓励患者看书、听音乐以使患者身心放松;(2)保持友好仪态:医护人员衣着整洁,形态举止大方得体,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以自己就是家属的身份参与其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情绪、谈话方式及需求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以患者家属的身份去满足患者需求,言语平和,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打消患者不积极地念头,与患者坦诚相待,令患者愿意与护理人员沟通聊天,并赞扬患者的态度,对患者表示肯定,使其乐意与家人共同面对病魔,积极配合治疗;(3)特殊性护理:护理人员要清楚自己的护理责任,对自己负责病区的每位患者都要做充分的了解,时刻做到温暖贴切的关怀,对患者精神态度好的也要时刻保持交流和慰问,对精神态度不佳的患者及时给予调整,加强沟通,为患者例举成功案例,时刻鼓舞患者并加强巡视,发现不良因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走出心理阴暗面,以家人的关怀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始终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加大家人及有人探视频次,指导患者亲人及友人开导患者的方法,让患者对康复有信心。

1.3评价指标

通过5级评分调查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及时度、护理技术及医院环境,满分一百分,≥90分为非常满意,<90分≥80分为满意,<80分≥70分为较满意,<70分≥60分一般,<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该组总例数-不满意例数)/该组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综合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种类很多,除了原发于性腺的恶性肿瘤外,仅有甲状腺癌和胆囊癌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其他恶性肿瘤都是男性高于女性。我国常见癌症死亡率前5位在城市中依次是肺、肝、胃、食管和大肠,在农村依次是胃、肝、食管、肺和大肠。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3]。

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照护。其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是医院医护人员以自身为主,为患者加强对其身心康复有利的关怀措施,新手护士在上岗前综合性医院都会进行人文关怀的相关培训,并进行一些会议讲解如何进行人文关怀及例举成功案例,这些都能够增加护士对人文关怀的了解,实施起来也得心应手。人文关怀的实施加大了患者及家属贵护理方面的满意度,并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本文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实施人文关怀,再次证实了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实际意义,人文关怀使得患者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本文的86例患者中43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高达97.67%,远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积极地心态面对治疗,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红立.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234-236.

[2] 秦瑶.基于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护理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3):105-106.

[3] 陈君燕,史萌萌.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4):501-502.

论文作者:何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何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