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攻击性行为,而学前期作为幼儿品德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不仅阻碍了儿童社会性以及认知发展水平,而且也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较为普遍但又急需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论述了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和种类,希望在关注幼儿自身因素之外,还要通过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出一个适合幼儿生活发展的大环境,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矫正;策略
一、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一)攻击性行为频繁
幼儿时期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在幼儿由家庭的小单位的生活中过渡到集体的大单位集体生活中,幼儿与同伴交往游戏的时间增多,矛盾也就随之增多。但幼儿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无法以正确的方式解决矛盾,攻击性行为也就相应产生。
(二)幼儿更多倾向于身体攻击,而非语言攻击
尤其是小班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思维方式也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更多的时候可能更多是通过动作来感知事物或获得学习,当处于矛盾或者情绪的不到宜泄时,身体动作则是解决问题的直接方式,促成了攻击性行为。
(三)攻击性行为产生受生理因素影响
许多幼儿在左右脑不均衡的情况下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幼儿进行无目的攻击性行为。性激素对攻击性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男孩体内的雄性激素含量较高,所以一般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行为。事实也表明,在现实生活中,男孩多以暴力攻击性行为为主,而女孩多以温和的言语攻击为主。
二、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对幼儿个人的矫正策略
1、移情能力训练
移情换位能力是人类情感的一项基本而且重要的能力,它能让人换位思考,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理性的解决问题。比如:在幼儿把小朋友推到在地上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时,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及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摔在地上的感受,从而达到感知他人感受的目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再发生。
2、引导儿童学会想象
如果自己攻击别人会给别人所带来的伤害,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周边同伴对自己所产生的批评和谴责。让儿童意识到攻击性行为对他人和对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这样幼儿就能因自己的亲身感受,而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3、对幼儿膳食的管理
大量研究表明,食糖过多以及铅中毒都有可能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糖的过多和反复食用会导致其体内血糖的降低,从而表现出暴躁和易怒的情绪特点,从而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铅中毒会引起幼儿的多动症和注意力分散,这些因素都易造成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幼儿园因素的矫正策略
1、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以及年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从而保证幼儿得到全方面的身心发展。防止幼儿发生过度疲劳或过度压抑的情绪感受。要为幼儿营造出一个民主愉悦的活动氛围,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会民主温和,极大的减少了幼儿攻击性行为。
2、培养幼儿的是非观
幼儿由于缺少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喜欢盲目跟从学习。而作为幼儿教师,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教导幼儿识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幼儿把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要让幼儿学会自己解诀问趣,从而提高其辨别能力,让幼儿了解到攻击性行为是不正确的行为。
3、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在幼儿园里,教师应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面对不听话的幼儿时,不能通过体罚和责骂幼儿来解决问题,否则幼儿会通过耳滞耳濡目染,来向老师学习。所以老师应以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幼儿,从而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创造良好的情绪发泄空间
为幼儿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是很重要的,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本性。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来探索自己所未知的世界,来发泄自己剩余的精力和不良悄绪。体育游戏,户外游戏,手指游戏...等游戏方式都有利于幼儿发泄不良情绪。而游戏是需要充足的空间来保证的,所以幼儿园应极力创造游戏空间。
5、引导幼儿学会移情换位
移情换位能力是人类情感的一项基本且重要的能力,它能让人换位思考,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理性的解决问题。让幼儿理解自己的行为,并改正自己的行为,应多为幼儿的身心发展考虑,多为幼儿呈现一些正面的和积极的文化产品,从而增加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三、结语
学期教育时期,是幼儿身心急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攻击性行为在幼儿中并不罕见。孩子们往往通过行动来表达他们对事物、周围人物所怀有的各种不同强烈的感受。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作为教师和家长所共同重视的一个问题,我们要解决好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根据每一个幼儿所呈现出的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幼儿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任何孩子的成长都不该是单方面的,不光只有头脑,人格与知识共同的成长才是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立足根本。我们要仔细观察幼儿,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藏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u].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P16-18
[2]王江华,《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3]曾莉.《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J].内肛科技,2009,(8)
[4]赵建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5,(4)
[5]卢乐珍、楼必生.《幼儿道德启蒙理论与实践》[J].福注教育出版社,2008,(7).
论文作者:朱佩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幼儿论文; 性行为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儿童论文; 游戏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