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及效果研究论文_周建德

周建德

(昆明铁路局集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2月某单位于我中心行尿常规检查的130例职业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检查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尿常规检查控制,研究组进行尿常规检查质量控制,对比两组对象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结果:研究组对象的尿液标本不合格率是7.69%,对照组对象的尿液标本不合格率是18.46%,研究组尿液标本不合格率要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降低尿液标本不合格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尿常规检查;质量控制;实施效果

尿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疾病诊断、疾病病情进展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方法,但是检测结果可能会被送检时间、样本采集时间、神经以及体液等众因素所影响。虽然尿常规检查因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所优化,检验项目的准确度与灵敏度得到提高,但是依旧有检验标本不合格的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尿常规检查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效果,特选择我中心行尿常规检查的130例职业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2月某单位于我中心行尿常规检查的130例职业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检查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65例。研究组65例对象中,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3.5±2.7)岁。对照组65例对象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3.3±2.8)岁。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的尿液标本在尿常规检查分析前进行常规控制,主要是对相关仪器无菌消毒,分类摆放各仪器,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有损坏时要及时维修,无损坏时要定期养护;仔细制作应用标签,以免应用时出现差错;维持检查环境的整洁卫生,空气要流通。

研究组的尿液标本在尿常规检查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具体内容是:①强化培训: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各科室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尿常规检查有关知识的培训,每月至少一次,详细指导和探讨常见问题;要求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检验科质量控制等会议,对学习方法与思想予以不断更新和优化,将检验科各类化学分析质控物依据常规方法进行评测,认真记录,使其和靶值无误。②尿液标本控制:对所有体检者尿液随机取样,均应用一次性尿液收集管,保证尿液量均超过10ml;尿液标本采集好后要即刻送检,并于2h内完成检验,如不能在2h内进行检验,要采用甲醛防腐;对女性体检者要询问是否为月经期,并询问近期有无使用影响尿液分析的相关药物;污染的尿液标本要重新采集,耐心指导体检者,让体检者能准确采集尿液;③质量控制:检测期间要注意体检者尿液标本状况,正常尿液为琥珀色或黄色,且为透明状、无浑浊,病理状态的尿液通常为绿色或红色等,有异常变化的尿液标本要加强重视;特殊的尿液标本要予以仔细标识;检验结果异常时要采取显微镜检查;重视实验室质控,严格检查实验室相关仪器和环境,检查有问题时应即刻处理。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对象尿液标本的不合格情况,主要包括送检超时、尿液标本污染、容器问题、标本标识问题、采集时间不当以及标本量不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用(%)表现计数资料,x2检验;用(x±t)表现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65例对象的尿液标本不合格率是7.69%,对照组65例对象的尿液标本不合格率是18.46%,对比两组对象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研究组要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2,P=0.046)。详见表1。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一项临床基础检验项目,是判断人体各项身体疾病的重要依据,有着基础性的特征。临床基础检验与其余类型检验工作一样,做到完美是几乎不可能的,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被某些因素或基础性误差所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影响尿常规检查的相关因素主要存在于标本准备阶段、标本采集阶段、标本储存与运输阶段、标本检验分析阶段。标本准备阶段有患者性别与年龄等数据标识错误、未准确了解患者用药与饮食等情况、标本采集时间不当以及采集标本容器不合适等。标本采集阶段主要有尿道不清洁、男性尿标本存在前列腺液和精液等、女性尿标本存在白带和经血等、采集方法不当以及尿标本量缺乏等问题。标本储存与运输阶段主要有运输和储存标本的容器未清理干净而污染尿标本、样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或储存不当导致尿蛋白变形和细胞溶解等、尿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出现大量细菌等问题[3]。标本检验分析阶段主要是由仪器设备保管不当,包括仪器未及时养护、未严格消毒灭菌、试纸条有变性或污染等情况,还有工作人员未严格依据操作流程进行检验等[4]。

此次研究通过对研究组尿液标本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结果发现研究组尿液标本不合格率要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表明,尿常规检查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降低尿液标本不合格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义英.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与检验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2):123+132.

[2]高进霞.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与检验效果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4):77-78.

[3]吴莉春,梁明阳,林联韵.临床尿常规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5):114-116.

[4]陈丽.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与检验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56-57.

论文作者:周建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尿常规检查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施及效果研究论文_周建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