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杨超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杨超

山东悦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见着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对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混凝土搅拌技术和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急性讨论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可以提高我国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与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等息息相关,而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原材料、技术、管理等多个环节都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选择优质材料,提升施工人员操作技术水平,做好施工后期管理工作,进而提高混凝土工程整体质量,满足现代化建筑施工质量。

1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多种。一方面,由于有些施工企业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好,造成混凝土质量较差的情况较多。如今市场上可以选择的原材料种类、品牌非常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施工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可能存在审查不严的情况。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选用不合理。有时会将不恰当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施工中。这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影响很大。技术不恰当,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甚至减弱结构域的整体性。此外,由于某些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也使得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出现下降的现象,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2.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2.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2.5养护技术

待上述施工操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养护作业,要保证养护及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在12h以内实施养护,养护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其表面洒水,而针对一些塑性低的混凝土,则应该待浇筑完毕后,采取喷雾养护的养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养护模式均应确保养护作业的持续性,且持续时间一般应保证不低于14d,养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概率,相关人员还应该使用湿润的草帘或麻片等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3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3.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履行任务责任,提高管理效果。创建奖励和惩罚制度,以规范建设的质量和各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并按照管理的好坏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提高员工的意识,为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规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

3.2混凝土配比控制

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参数的控制都清楚地标注在搅拌的现场,并且详细参数都要清楚地标明。通过控制混合水泥的水量,保证施工工序符合建筑规范。当水与水泥的混合比超过用水量的1/4,就会造成混合物发生泄漏的问题,同时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并影响混凝土的耐用性和抗渗性。因此,应适当增加用水量,同时保持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在合理得控制范围内,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建设工程的施工要求。要想保证混合比符合要去,就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而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建设项目顺利运行的技术,也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前提。

3.3合理选择相应材料

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并且必须购买耐用且优质的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应使用高强度水泥防冻剂和自同一制造商制造的水泥批次,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混凝土的颜色。应仔细检查混合料的尺寸和强度,避免增加污染物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此外,添加剂也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添加,从而确保混凝土在后期使用的质量。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质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备较强的综合性以及技术性。因此,在现场开展的混凝土施工质控中,务必要从质量、经济、进度、安全等多个角度出发,严格依据相关法规,构件完善的管控机制,打造层层递进、动态把握的管理格局。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务必要强化混凝土施工质控意识,及时应对施工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积极学习混凝土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以确保企业混凝土施工水平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2019(1):48.

[2]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166-167.

[3]唐修军.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192-193.

论文作者:杨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杨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