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

浅议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

浅议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张莉平 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公共文化中心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基层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和谐、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基层文化建设;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层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越来越密切,基层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为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基层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就如何改变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一、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

乡镇公共文化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是基层文化建设主体,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影响,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不够重视的政策原因等因素,使得文化经费投入偏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同时,在文化资源分配上,城市占据优势,广大农村相对于城市较为薄弱,公共文化中心办公条件简陋、活动器材陈旧,村文化活动室办公环境差、缺乏配套的设施设备。资金缺乏,硬件设施配套不完善,使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困难。

(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单调

在一些较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传统乡土文化遗失等客观因素,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节奏,文化发展满足不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极其匮乏。闲暇时间无以消遣,仍以邀约打牌、搓麻将等小范围赌博形式为主,不健康的业余生活方式,滋长了不良社会风气,对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三)基层现有文化设施利用不高

目前,虽然基层许多镇乡、村(社区)都建有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配有文体活动器械,但由于缺乏宣传引导和疏于管理维护,一些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无人问津、文体器械建而不用、建而不管、甚至遭到破坏现象屡见不鲜,现有文化设施利用度不高,造成了文化资源严重浪费,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四)人才缺乏,专业素养不高

各乡镇公共文化中心虽都已配备编制和人员,但由于基层事情多且杂、整体编制不足等现实,使得文化中心人员被挪作他用,在编不在岗现象普遍,专门从事公共文化工作人员欠缺;随着现代经济发展,面临生存压力,农村大多数人进城务工,尤其是青壮年,留在乡村的多是老人、儿童、妇女,传统民间艺术、乡土文化因不能产生即时经济效益而出现传承困境,如今依然坚守乡土文化传承阵地的多是老年人,老龄化严重;由于基层条件艰苦、待遇差、发展空间有限等客观因素,有文化、有素养、有抱负的年轻人不愿投身基层,或者扎根基层,专业人才不愿进来、沉不下身、静不下心、留不住人。人员欠缺、老龄化严重、专业人才少且缺乏专业系统培训使得基层文化建设队伍素养整体偏低。

二、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建设

文化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软实力,其重要作用不容小觑。党委政府要改变以往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观念,加强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资金投入比例等促进基层文化发展。与城市相比,广大偏远贫困乡村文化建设更为滞后,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要给予倾斜,促进基层文化办公环境改善、文化设施配套完善、文化广场建设、文体器材建设、管理和使用,积极改变基层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资源投入不足等状况,不断夯实基层文化建设基础。

镇、村(社区)干部要加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充分利用现有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自觉加以维护,提高现有乡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利用程度和管理维护,做到基层文化设施建、管、用并重,使基层文化设施不仅建得好,同时用得好、转得快。扩大镇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开放程度,延长开放时间,增加书刊品种,及时更新适合群众阅读书籍报刊,向群众提供方便的文化娱乐场所,便于群众阅读、休闲,既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生活技能,又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中午,妻将鱼宰杀去鳞去内脏,放入锅内,然后注入水加点姜。不大一会,满屋鲜味直扑味蕾。吃着肉质特别鲜嫩,喝着原汁原味的“鲫鱼汤”,心里却有些酸酸的感觉。

动员和鼓励文化单位及文艺工作者多进基层,多向基层群众送书、送戏,送科技文化知识,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村(社区)为单位,大力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健体活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引导群众崇尚健康娱乐、追求文明休闲;充分整合各类群众文艺资源,统筹开展文艺创作、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各种文艺展览、队伍培训等文化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在当前决胜脱贫攻坚阶段,镇、村(社区)持续组织开展“我的脱贫故事”演讲演出,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讲身边事感动身边人,文化部门组织创作一批扶贫扶志优秀剧目集中展演、巡演,把演出送进山庄村舍,送到百姓家门口,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惠及农村、惠及群众,增强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乡土文化发掘、传播、传承、演绎,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弘扬和保护传统文明,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提高现有基层文化设施利用

的形式,则称其为自激滤过的泊松过程[1],其中{N(t), t≥0}表示参数为λ的泊松过程,un表示连系过程N(t)第n个点的随机变量,u1,…,un,…相互独立同分布,且独立于过程N(t),τ1,…,τn,…表示过程N(t)的事件发生时刻,w(t,τ1,…,τn,un)表示响应函数。

2.加大对全州的项目及标识工作经费投入。红河州属财政困难的边疆州,在动物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中。一是要将新建的监督所办公用房等基本建设列入项目投资,特别是州级现仍为空白,县级条件也很差。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增加州、县动物卫生监督项目投资。二是争取省级安排一定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专项经费。三是全州标识经费需每年投入100万元。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

人才是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加强本土人才发掘和培训,及时发现有一技之长并有志于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积极培养,提高业务技能,使其成为基层文艺骨干;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鼓励专业人才投身基层文化建设,为基层文化建设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发展平台,使专业化人才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下。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资源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薄弱环节,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创新基层文化活动形式,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全面发展,不仅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将促进群众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塑造乡风民风文明氛围,不断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灿.浅议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祖国,2013(4).

[2]郭强.浅论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0(5).

[3]林苑霏.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

中图分类号: G2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4-0430-01

作者简介: 张莉平(1982-),女,硕士研究生,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公共文化中心工作人员。

标签:;  ;  ;  ;  

浅议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