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_职业资格论文

迅速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_职业资格论文

快速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速发展论文,职业资格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曾有过这样一则传闻,在非洲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费尽心血设计出的一项工程最后却要埃及工程师签字才算过关,这是因为中国的设计师不具备世界公认的建设设计职业资格。

这种职业资格制度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有很长的发展史了。如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在100多年前就在建筑师、会计师、医师、 律师等行业中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了职业资格制度。不仅如此,这些专业职业资格的管理体系、评价标准、运作方法及职业管理已日趋完善了。今天,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发展情况如何呢?

据了解,我国于1990年开始推行职业资格制度,1994年2月, 劳动部、人事部制定颁发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1995年1月, 人事部制定了《人事部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职业资格制度正式开始建立起来。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在以上两个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职业资格制度的原则目的:“国家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公认、国际可比、事关公共利益的原则,在涉及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专业技术工作领域,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工种)技术人才,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我国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几年来,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全国累计已有1500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各项法规和措施不断完善,目前已初步建立起职业资格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体系。

在推广职业资格制度中首当其冲的数人事部门。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人事部就恢复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其中最早恢复的是律师资格考试,1986年至今已有近10万名注册律师持证上岗;而发展最快的则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有1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约4万人取得证书。 据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职称处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目前已有15个专业实行了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分别为注册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税务师、造价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拍卖师、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企业法律顾问。其中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等11类专业已举行了全国统考,共有230 万人获得了任职资格证书。根据人事部的规定,只有通过了专业资格考试,才具备该专业岗位的执业资格。这意味着今后从事以上15个专业者,都必须先通过任职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

我国执业资格制度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据预测,如果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执业资格制度,按照目前我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应有千万人以上获得执业资格。我国一旦加入世界经贸组织,执业资格证书在国外登记注册,就具有国际效力。从人才择业的意义上讲,它不仅是人才在国内择业的“敲门砖”,也是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竞争的“绿卡”。

近年来,国家劳动部门也在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制度。根据《劳动法》规定,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任职资格凭证。从上海、北京等地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看,由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现已成为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上岗通行证”。为配合职业资格制度的顺利开展,国家劳动部于1998年正式下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国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所4900个,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去年全国有320 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其中280万人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据悉,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使职业技术鉴定的覆盖面明显扩大,提高鉴定质量,增强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权威性,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文凭并重,职业资格制度与就业制度相衔接的目标。

上海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较早的地区之一,1995年就成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1996年对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工、长度量具计量检定工、长度量仪计量检定工、文字录员、微型计算机操作员这6 个工种实施了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消息,上海已基本建成职业技能鉴定网络,3年来共发放各类职业资格证书35万张, 为社会提供了103个专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和上岗证考试项目。

同时,国家劳动部门在其它许多专业推行了职业资格制度。

例如,参加全国秘书资格统一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多。有关行业人士认为,主要是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行的资格证书制度有关。秘书已被纳入就业准入制度的范围,要想在外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单位从事秘书职业(不包括行政单位秘书),必须持有经全国统考的秘书资格证书。

我国将于近日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职业证书——零售职业证书。该证书是由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国际著名职业证书考试机构——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联合推出的高效职能职业证书。这也是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开始。

在职业资格制度的推行者中,除了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两大“主力军”外,各行各业也纷纷加盟其中,在系统内部实施岗位资格证书制度。例如国家内贸部1998年推出推销员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公安部对人民警察实行“双考”制度;工商登记代理人、公共关系、技术经纪人等也实行了岗位资格全国统考。

商业系统是推行岗位资格制度的“领头羊”。以上海为例,1998年上海市政府批准实施“商业职工持证上岗制度”,规定上岗证将作为商业工作者就业依据。据统计,一年来,市商委在营业员、理货员、餐饮、客房服务员、收银员、美发、美容、按摩、推销员、验光师、配镜师等工程中开展持证上岗培训考核,共有15万人取得了上岗“绿卡”。根据市商委计划,用2至3年的时间,使商品购销业、饮食服务业、仓储运输业和商办工业职工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

据悉,通信行业今年起实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无线寻呼话务员等7个职业(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全国现已有3万余人参加了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有1.5 万余人已被鉴定为具备了无线寻呼话务员、市话线务员、投递员、报刊发行员、话务员、程控机务员等工程的高、中、低级技术资格。

自1989年开始实行外销岗位资格考试以来,全国共有23万多人参加了考试,6万余人取得了外销岗位资格证书,5万余人取得了单科结业证书。

近几年来,随着外经贸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工业、私营、三资企业迫切希望通过外销员资格考试选拔、配备一支素质较高的外贸业务员队伍;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方式、手段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也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外销员队伍。

外经贸部近日决定,进一步推行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将外销员资格考试推向全社会,任何有志于外经贸事业的人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公安部不久前出台了一项新措施。人民警察今后必须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继续从事民警工作。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近百万公安民警将走进考场,参加人民警察基本素质考试考核。

推出考试、考核“双考”这样一项新型的干部人事管理培训制度,旨在对公安机关在职民警进行定期的有组织地培训,并经过“双考”取得人民警察岗位合格证书,从而达到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要求。“双考”于今年上半年首先从全国36个大城市公安机关开始,到1999年底前结束。公安机关各专门警种和重要岗位的人民警察,除具备人民警察素质外,还必须达到从事专门警种和重要岗位工作的特殊素质要求,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取得职位资格,持证上岗。未通过“双考”的人员,离岗培训半年,培训结束后重新参加考试,仍不合格的,将予以辞退。

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日前透露,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将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今后在学校任教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通过严格掌握教师标准,招聘优秀人才从教,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

有专家撰文指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从一定程度上说,职业资格制度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尽管这一制度在我国有所发展,但推行起来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预见,职业资格制度将成为衡量从业者技能水平与素质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今后几年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

标签:;  

迅速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_职业资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