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金湾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基础性的课程,语文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搜寻正确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可见,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是及其重要的,所以,本文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小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阶段是自己思想意识形成的一个萌芽阶段,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才开始真正的接触到基础教育。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转换概念也就相当于教育基础决定思想基础的形成。所以小学生在这个初级阶段学习语文,就会直接关乎到思想意识行为及一些优秀品质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立志立德,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德育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1.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及其普遍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是将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进行巧妙融合的一个过程,它为信息传播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桥梁,是一种交流的重要的工具,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及认知的关键。总之,语文是一门具有强大功能的学科,学习好语文对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提供重要的帮助。
2.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通俗的指就是对思想道德的教育,一直以来人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都遵循让学生们从小就做到德智美要全面的发展,但是德居于第一位,足以证明德在教育中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的[1]。在小学的课程当中,有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但是并不代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中去学习的,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它涉及的方面比较的多,而语文它将交流与人性相互结合,它为学生的德育教育铺垫了便捷且有效的道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3.1是充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选择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都进行了一定的变革,都提出了新的规定要求,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培养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要让学生做到敬爱师长、热爱学习、爱护同学、孝敬父母等等,这些工作在语文的教学当中都已经开始慢慢的展开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有些内容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小学语文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却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做到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从一些小事做起,然后让学生从小就能拥有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及合理的做事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2]。
3.2有助于改善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发挥不足
素质教育也在进行不断的革新,教育工作者虽然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德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起到着的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学生在德育方面受到的教育程度并没有达到教育者预期的理想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适量的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发展。
4.传统小学语文德育工作的渗透现象
4.1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而言,由于小学语文教育者都受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充分的体现出对道德教育的发挥。现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都着重是以书本为主,都是为了应对平时的考试,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都是将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看的都比较淡,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
4.2德育工作的方法不完善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中,要想让学生学习好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只有合理的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对学生才能产生一定的说服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接受德育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以往的过程当中,教师一般都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年纪本来就比较小,可能会有一点贪玩和叛逆的心理,这样老师采取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就没有预期的那样完美,很有可能小学生连本身的语文知识的理解都会下降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不能再和以往一样的单一了,应该具有创新化、多样化、实用性,这样对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才有所帮助。
4.3德育工作与现实联系不密切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都掺有一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很有效果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要深入的去了解教材,探究每一个德育元素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要做到合理的运用这些道德元素,最好能与学生平时的现实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找到比较好的切入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的简单易懂。因为很多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好这些道德元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所讲述的道德教育观让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所以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
5.提高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措施
5.1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过程具有多样性,它里边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和思维因素。在进行语文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和自己形成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助于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互动,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才更能体会到教师传授给自己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充分的在尊敬和关爱的气氛里学习和感受,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道德素养。
5.2拓宽课堂教育,丰富课外活动
对语文的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的局限与课堂上,而且也要适当的延伸到课堂外,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而这些活动中就要大大的增加一些道德因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4]。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游戏活动,如最简单的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通过这些小游戏来提高同学们之间的团结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倡学校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老师可以确定出一个爱国的主题,然后学生们自己选择要背诵的诗歌,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还有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帮助一些孤儿院的小朋友或者养老院的老人,这样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起小学生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总之,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5.3平衡教材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平时主要注重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好课本中的知识点,始终都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紧紧的抓住学生的教育工作,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在提高学学习成绩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要注意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做到教学与德育教育相平衡,不仅要提高语文教学,而且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综合的全面的提升[3]。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的课文《我们的名族小学》时,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好都有哪56个民族,还必须要深刻的体会到民族的团结性和不可分离性,来增加学生的民族意识。
5.4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教学情景,并且在这个情境中渗透一些德育教育,这样既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情感上带动学生,从而能更清楚的掌握知识并理解与之相对应思想道德。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的课本《将相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以电影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内容,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和爱国情怀。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本的剧情进行表演,对每个学生分配相应的角色,一个是秦王,一个是赵王,一个是蔺相如,他们都是当时的风靡人物,通过临时剧情表演,就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了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的还原,然后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一切以国家的利益为主的爱国情怀。这样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6.结语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元素,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好教材内容的同时并有效的把这些道德元素汇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在这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德智美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生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J]. 当代教研论丛,2017,(06):52.
[2]马群考.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的具体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2017,(12):38.
[3]李海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6):212.
[4]徐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路径与方法[J]. 课外语文,2017,(15):193.
论文作者:曹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生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