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框架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施工工艺的探讨论文_曹建喜,杨大辰

关于框架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施工工艺的探讨论文_曹建喜,杨大辰

河南海华工程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45000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建筑工程质量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整体结构以梁柱作为“骨架”,而且梁柱节点可能承担大部分压力。在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是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工程的交汇点,这也使其具体施工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全面提高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本文分别针对框架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施工、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施工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混凝土施工

引言

现阶段,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面临着考验。建筑工程的施工普遍使用建筑框架的施工形式,建筑框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能否投入到使用的过程中,所以要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建筑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梁柱节点的施工主要包括钢筋施工和模板施工以及混凝土施工,针对这三个施工工艺,本文将予以讨论,以此促进梁柱节点施工质量的提升,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促进建筑行业长远的发展。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概述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无论如何也少不了建筑的身影。建筑的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要数其中的的框架结构施工了,而框架结构的关键,就是对柱和梁的施工。由于框架结构的柱和梁是整体结构中的主要的承重部分,因此,不但要求承重柱和承重梁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压性。框架结构建筑的侧向刚度通常较小,在平面布置方面,也相对比较灵活,这在现代建筑的施工工艺中非常实用。同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安全,因此人们格外关注其中的施工工艺。

2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2.1节点区施工缝留设

作为框架结构柱一部分,梁柱节点应与柱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别于一般低层、多层钢筋混泥土结构梁柱节点一般低层、多层框架结构在设计上梁板与柱为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若设计图纸上标明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一个级差,通常会在图审时就将二者统一按柱强度等级浇捣。而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梁和柱的节点复杂很多,一般将水平施工缝留于柱脚;柱顶则应将施工缝留于梁底;如果同层横、竖向构件同时进行混凝土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2.2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施工

在梁柱节点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纵筋锚固和箍筋的间距进行充分重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问题,以此来提高钢筋绑扎的质量。在具体设计时,尽量从直径、规格和间距等方面确保箍筋加密和节点箍筋保持一致。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纵筋锚固操作,插入支座的钩弯和直段的长短要达到标准的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节点箍筋绑扎不合理、数量不够及距离过短的情况,较多的箍筋缠绕在一起。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监理和施工技术水平。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沉梁法进行施工,即在预留的节点区域,待模板和底模全部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箍筋绑扎施工,可以有效的避免漏掉柱箍筋的情况发生。在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工序进行细划,进一步对施工流程进行完善,使钢筋施工与其他施工之间有效衔接,全面提高钢筋绑扎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钢筋施工的质量。

2.3节点区的混凝土施工

在节点位置混凝土施工时控制好混凝土的等级,根据节点的要求,合理的配置混凝土。此外还要控制水泥的等级。通常情况下,在梁柱位置施工的时候,还需要预留施工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节点处的混凝土浇灌,在施工的过程中,只需将节点区混凝土与梁板一起浇筑并振捣密实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节点区与梁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将不同高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界处留成施工缝;要严格控制施工配料,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现场测控混凝土坍落度,并加强现场养护,以防柱边高低等级混凝土交界附近出现混凝土收缩裂缝。节点和梁的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3改善框架结构施工工艺探讨

3.1柱、梁刚度差异裂缝的处理措施

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尤其是梁的养护工作。除了对梁进行板面浇水外,在板下的梁侧也应进行浇水养护。可在脚手架还未拆除之前,利用高压水枪对梁进行洒水养护,并可将模板拆除时间适当推迟。在节点处进行混凝土浇捣时,应坚持“先高后低”的原则。先浇筑较高强度的混凝土,然后再浇筑较低强度的混凝土。要事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施工准备工作,严格杜绝在柱混凝土初凝前继续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捣工作。

3.2梁柱节点处施工工艺的控制

在节点处进行混凝土浇捣时,应坚持“先高后低”的原则。先浇筑较高强度的混凝土,然后再浇筑较低强度的混凝土。要事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施工准备工作,严格杜绝在柱混凝土初凝前继续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捣工作。梁柱节点处的施工工艺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影响巨大。捆扎钢筋时,必须保证箍筋数量,并且,要注意钢筋的分散紧密的特点。当在节点处少放箍筋,或者没有箍筋的时候,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就埋下了隐患。所以,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立模后再捆扎。在捆扎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要求,特别是在安全意识方面,无论如何马虎不得。针对如何实现对箍筋的有效配置的问题,必须考虑到梁与支座的距离,二者之间的距离越近,那么剪力也就会越强。要想减少剪力,就必须考虑抗震问题,合理有效对箍筋进行配置。

3.3做好钢筋质量的控制工作

钢筋下料和对钢筋接头的控制,是控制钢筋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钢筋下料时,过短或者过长都难以满足对钢筋的正常使用需求,因此,对钢筋的长度的控制绝对不能忽视。钢筋料过短,那么钢筋接头的数量就会增加,耐受能力就会降低,而钢筋料过长又会浪费材料,所以钢筋下料一定要长短合理。在对钢筋加工时,要尽量使其一次成型,因为钢筋在反复加工过程中会造成疲劳性损坏。常用的钢筋之间的连接包括机械连接、焊接两种。

3.4混凝土配筋与配箍工艺

施工中,在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不但要求箍筋数量要少,而且要求箍筋的截面积要小。除了上述的特征之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钢筋间距与锚固长度,二者会对整体的稳固性与荷载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到控制层面上而言可以通过固定模板、施工培训以及标准化认定及现场管理等手段来予以有效的控制。从实践经验中我们发现,钢筋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能够有利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从积极意义的角度来分析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但是,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会产生混凝土的加速离析,故而形成整体的节点处机械承载不足等问题。如果钢筋的配筋率和配箍率较小,那么钢筋间的净距离将会较大,对于振捣施工,有利于振捣棒插入。

结语

框架结构建筑的梁、柱节点是施工中非常特殊的部位,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设计、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积极创新方法控制梁、柱节点在施工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强度。

参考文献

[1]叶琳.浅谈异形梁柱节点施工技术要点[J].消费导刊,2017(29):17

[2]吴宇.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问题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651-652.

[3]林华轩.试析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231.

论文作者:曹建喜,杨大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关于框架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施工工艺的探讨论文_曹建喜,杨大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