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肾内科
【摘 要】目的:了解近年肾纤维化发病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近年肾纤维化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回顾分析,提出更具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以解决肾纤维化患者的病痛。结果:通过对各种数据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一定程度的阻止或减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在预防肾衰上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各种肾脏疾病都是肾纤维化的基本病理改变,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发生,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加强对肾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能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控制使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提出阻止肾纤维化机制发生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
近年,在各种对患者身体、生命造成威胁的疾病中,肾脏疾病是不得不提的一大并重,据悉每年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在7%以上,成为了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后的又一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通过对各种肾脏疾病的病因研究发现,几乎都是肾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导致,即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外基质(ECM)过度的沉积在肾间质,造成数量的急剧增多,使得极致降解受到了抑制,最终促使肾小球硬化或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也是造成肾衰的罪魁祸首之一[1]。为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肾衰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肾纤维化研究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效果,下面就将肾纤维化发病和治疗机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肾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进程的认识
1.1细胞因子
随着医学中肾纤维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各种疾病因子致使细胞因子激增过度表达。而细胞因子诱发的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3方面,机慢性肾脏缺氧、机械性牵拉挤压的张力、小管蛋白超负荷[2]。当然作为调控肾纤维化关键细胞因子的转化生长因子β更是值得深入研究,它主要作用于肾小球细胞,在人的身体外就能激发肾纤维化细胞的Ⅰ、Ⅳ型胶原、纤维连接素的增多,同时还能促进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也就是TIMP的合成,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人体的含量。除此之外,转化生长因子β还能通过接收受体信号将细胞进行合成,形成抑制肾纤维化的胶原蛋白、层连粘蛋白、纤连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白细胞介素(IL)也能通过对趋化因子的影响,让白细胞在被感染部位快速恢复,增加金属蛋白酶、血小板活性因子(PAF)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或是对系膜细胞产生激增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纤维反应的发生,对肾脏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1.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在肾纤维化的过程中,EMT也是一个不可获取的关键过程,对器官、癌症、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都会产生不良影响。EMT在人体肾纤维化过程的表现为降低了细胞粘附分子的存在,甚至出现缺失的问题,而上皮标志下调、间质标志等的含量却极度上调,从而形成成纤维细胞形态。据相关数据统计,人体近35%的成纤维细胞都来自EMT,可见它是肾纤维化发展中的一大关键。通常情况下,EMT以胚胎发育的形式存在,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其他缺失细胞进行反应时,EMT就将发挥作用恢复失去上皮特性和功能的起源,转变成间充质成纤维细胞,成为肾纤维化的主要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血管紧张素Ⅱ——RAS系统
RAS系统不是单一的,而是涵盖了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原及转换酶ACE、AngⅡ与受体等多种[3]。其中肾素以及AngⅡ大多来自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将其用于大鼠身上进行实验,会看到肾小管萎缩、ECM积聚以及间质纤维化等情况的出现。当出现肾纤维化时就会刺激RAS增加AngⅡ的分泌,鉴于此通过抑制AngⅡ合成就能一定程度上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目前替米沙坦、颉沙坦等药物被应用在神纤维化的治疗中,能有效的减少α-SMA的表达,阻断LLC-PK1转化成MFB的进程,效果不错。
1.4细胞间质
总的来说,细胞间质涵盖了纤维和细胞基质ECM,通过近十年的医学研究发现致使肾组织细胞间质及合成增加了,ECM也随之增多了。尤其是肾纤维化过程中Ⅰ、Ⅳ和Ⅲ型胶原mRNA都增多了,粘糖蛋白、蛋白聚糖PGs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出现增加趋势。ECM的增多沉积能促使肾小球中其构成成分改变,使得系膜基质成分增多加速肾小球内细胞的增殖,高血压、高血糖、肾单位高滤过等都会促进肾纤维化,对人的肾脏功能造成损伤。在细胞间质增多的过程中其质降解也会减少,最突出的原因就是组织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功能出现紊乱,这也是抑制肾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关于肾纤维化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在中医中并没有肾纤维化的说法,而是依照病症的表现及特点,将其进行归类为水肿、腰痛、尿血、溺毒等,致使出现这些症状的病机主要包括正虚和邪实,其中所谓的邪实有分为淤血、浊毒、湿浊和湿热等,在对症下药进行预防治疗上有一定的经验。西医在肾纤维化治疗上的研究也不可不提,多在动物模型、体外细胞中进行临床试验,对未来肾纤维化的治疗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手段和方法。鉴于此,将中医和西医进行有机结合,两者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治疗肾纤维化上的效果将更为显著。
首先是通过食疗方法来减轻肾纤维化。一般在饮食上要降低蛋白饮食的摄入,从而降低蛋白尿、TGF-β表达、胶原合成,最终达到减轻纤维化的目的。根据研究可知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都对肾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使用这些病症的治疗药物时,应当使用ACEI、AT1受体阻滞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都能一定程度的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4]。
其次针对ECM合成增多,过度沉积的问题,应当采取措施抑制ECM的合成,增加其降解功能。经过反复的试验,发现干扰素-、光辉霉素、糖皮质激素等都能有效的抑制ECM的合成增多,但在具体的抗肾纤维化上作用不甚明显。而在ECM基质降解中,激素松弛肽通过降低TIMP-1的活性,可以有效的提高间质胶原酶的活性,预防纤维化的发生。
最后中医通过活血化瘀、化浊排毒、清热利湿等不同角度的研究,研发了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在人体外,通过服用冬虫夏草、丹参、红景天、川穹嗪、大黄素、滋肾止血片、黄芪、灵芝等,都能通过改变人体一些细胞,减少ECM的沉积,从而对肾纤维化产生一定的抑制、减缓作用[5]。
3 讨论
综上所述,肾纤维化对于人体肾功能影响巨大,很容易造成肾衰现象的出现,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通过对肾纤维化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必成.肾脏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C].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2010.
[2]陈腾锋,谢庆祥,张跃红.肾脏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1,31(3):404-408.
[3]张智圆,季宇彬.肾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C].第10届全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9:928-929.
[4]李旷怡,张琼.浅谈肾脏纤维化的中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6(23):78-80.
[5]陈凤,戴恩来.中西医对肾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43-1246.
论文作者:叶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细胞论文; 肾脏论文; 机制论文; 研究进展论文; 间质论文; 基质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