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_跨文化论文

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文化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作与交流不断地增加。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对于自身的经济目标的把握是取得国际合作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惑与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将文化差异变成优势则成为人们从事国际合作活动的重要能力。

从目前我国现行的管理教育大纲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国际型人才应该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跨文化教育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国家首先发展起来,虽然在发展的背景和内容方面各有不同,但是总地来说,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是跨文化教育发展的共同的驱动因素。比如,由于19世纪以来的移民政策的发展,不同种族、国家的人涌入美国,使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与种族的矛盾非常突出,有关多元文化的讨论在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跨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德国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大量外国劳工的涌入带来的外国人的融合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及发展援助问题。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启动了所谓援助第三世界的计划,对于接受援助国家风俗习惯的了解、人民的文化诉求等情况的了解成为援助项目有效执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尽管每个国家跨文化教育发展的驱动因素不同,教育的对象各异,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跨文化教育都是从相对主义的文化理解出发,也就是说目标群体文化的价值和行为准则都被赋予了各自文化背景的相对有效性,异文化中的生活习惯、风俗尽最大可能地被保留。另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本文化的目标和利益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反思,而文化相对主义对于文化平等的诉求没有得到真正地体现,而异文化在这种政策的架构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的色彩。

现在所说的跨文化教育虽然在理论上有很多文化相对主义的踪迹,但是教育的目的及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种族的理解”、“减少民族偏见”等方面。这种意义的跨文化教育和学习的形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事务部门(Department of State)的外事服务协会(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对美国外交官的培训。外事服务协会在对二次世界大战的外交经验进行分析之后认为,美国外交官工作成果的低效是由于外交官对于驻在国的文化特点缺乏了解而造成的,并建议通过必要的培训措施提高外交人员的跨文化素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文化培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很多跨国公司中,跨文化培训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外派经理人员的岗前培训。

这样的跨文化学习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合作,为了“Going International”,为了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关系,为了管理组织中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带来的多样性问题。而在组织中的跨文化学习则被理解为感知知识、实践能力及动机愿望的不断改善。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个体在面对异文化的个体或组织时所必需的感知知识。这种对知识的获取不仅在于本文化和异文化的价值和行为标准,同时也在于一个国家的历史、社会及经济的背景。这种教育方式在于使得学习的人如何比较不同文化的人的行为特点,对不同的文化特征做出解释。

实践能力的改善的意义在于个体发展能够利用不同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合作。动机愿望的改善在于在跨文化场景下对自我的动机以及动机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的反思,特别是在于如何离开业已熟悉的交流与合作的土壤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达到互动中行为准则的契约。

由于实践对于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变化,也带动了高等学校管理教育的发展。从商学和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来看,近年发展起来的国际商务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市场影响、跨国公司管理等等都涵盖了从事国际商务所必备的知识,从中也可以看到高等学校对于学生进行国际商务教育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全球化市场环境的管理人才,跨文化管理与跨文化交际学更是逐渐发展成为管理教育重要的课程。

二、跨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管理教育中,文化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学科的观点不同,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设置也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情况是在课堂中主要是向学员传授一些如何与目标文化的人打交道的一些实用知识,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个体在异文化环境中工作的有效性仅靠一些表面化的使用知识是很难达到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目标文化。

由于受目标和学科出发点的影响,跨文化教育在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人类学及跨文化教育学的目的是研究社会中的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以反对种族主义为主,强调民族中心主义和主宰性文化在社会跨文化互动关系中的影响。管理教育中的跨文化管理关注的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在教育的内容上也由于基于的理论基础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行为互动理论认为“Going International”是直接或间接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教学内容上则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主,如自我意识、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以及一些相关的管理知识。而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不仅是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强调组织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而在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上不仅有跨文化行为互动的内容,而且包括组织文化的内容。

尽管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各有不同,但是各种形式的跨文化教育在内容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跨文化素质。跨文化素质常常被看作是从事跨国界合作必备的基本素质。虽然不同的学科都对跨文化素质进行过研究,但是关于跨文化素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能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有关跨文化素质的研究大多都以社会素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很多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建立有效的社会关系对于改善跨文化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德国心理学家的理解,社会素质是“个体在社会交往的能力,即在有关的社会标准和行为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使对每个参与互动的个体的积极结果最大化,而消极的结果最小化”。根据这一定义,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应该是合作意义上的行为,即个体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是以阻碍他人的目标实现为代价。

社会素质有认知的成分,也有情感和行为的成分。认知的成分包括自我设计、环境设计及行为步骤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情感成分则指与情景相关的情绪变化,感觉的表达和与人交往的行为等。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移情(empathy),移情是指个体感受别人的思维与行为范式的能力。

在有关跨文化环境下个体行为的研究文献认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是跨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时,语言的知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的工具,但是人际间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是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也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Watzlawick的观点,沟通是人际间的一切相互行为。行为学的观点也认为,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的关键在于人在对接受信息的理解、解释和反映。人的相互理解在于人与人之间具备理解事物现实的共同基础。因此,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成功的因素远远超过语言的知识和技能,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参与者需要了解文化的差异及其在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并且要具有消除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观点,跨文化教育的内容既有文化基本知识的内容,也包含有感知与行为及国际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跨文化教育的方法

由于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及内容设置的不同,跨文化教育,特别是跨文化培训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西方文献中有关跨文化教育的方法分类来源于Gudykunst和Hammer研究分析的结果。根据他们的分析结果,跨文化培训的各种方法可以归纳成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文化特色教学法、非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等4个门类。

教学法(Didactic)的方案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对文化、人及风俗习惯等的感知理解等是提高与异文化的人交往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这种方案主要以课堂与讨论的形式为主,学习与讨论文化的相同与差异;与之相反,实验方法的假设是,人的最佳的学习途径是人们的经验,通过模拟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现一些人们在陌生文化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场景,学员通过这些场景体会实际的感受,并在实验结束后和教师一起讨论自己从中得到的经验。

非文化特色教学法主要是指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式教学方法,并非特指某个具体的文化。文化特色教学法则针对某一特定的文化,主要是介绍一些有关某一特定的目标文化的信息以及与该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应该注意的事项,这里所谓的特色就是指特定的某一种文化。

跨文化教育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行为导向训练、语言训练和文化同化训练(Culture-Specific Assimilators),跨文化沟通研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orkshops)、文化概论同化训练(Culture-General Assimilators)和自我鉴定法(Self-Assessment)等。同化方法通常使用一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往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一些问题及误解等,学员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来学习有关影响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文化特色同化训练与文化概论同化训练的区别在于前者对问题的理解是基于特定的文化,后者则基于一般的文化差异的准则。自我鉴定主要是学员通过回答一些问题检验和分析影响自己行为、感知等方面的因素,学习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等。

四、跨文化教育的尝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跨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在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逐渐突现出来。另外,国家的开放不仅带来了外国的商品和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拓展了空间,如何提高对外合作的成效,如何把文化的多样性变成企业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跨文化素质的提高。

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国开展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也在于促进交流与合作和“Going International”。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在管理专业中开设了跨文化管理的课程。大学的课程不同于公司的培训,既要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同时也要兼顾知识的获取,这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也必须借助理论基础的指导。此外,由于目标群体是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文化的知识外,文化与管理的关系问题同样也是重要的内容。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方案安排了4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跨文化管理教学模块

文化部分的内容主要从不同的文化理论出发,介绍文化的内容和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形成,以展示文化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种族、文化可能存在的差异。文化与管理实践主要是介绍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如国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组织、战略、领导与决策等方面的影响,并以比较的方式介绍中外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的差异。文化与国际商务合作部分主要是文化在国际商务合作如国际技术转让、合资企业、国际并购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文化的整合与多样性问题。第四个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成功商务合作需要的跨文化素质的主要内容,如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冲突管理的能力以及文化多样性管理的能力等。

虽然我国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外国人在我国高校学生以及社会居民中所占的比例仍微乎其微,因此我国学生对于多文化问题的意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较弱,跨文化经验也较少,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中国学生的特点。上述课程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文化的影响作用以及跨文化素质的重要性。理论根据是文化内认识的过程,该过程来源于Jouhy提出的“行而上学理性工具”,他的假设是人的行为具有经验与个人设计的双重特征,是可以用认识论来解释的。他的第二个假设是人对异文化人的想象是受民族中心主义影响的。民族中心主义不仅影响人的感知,同时也决定了衡量本文化和异文化的价值尺度。该模型的目的在于被称为认识的意识重建,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将学习过程的每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并将相互关联的论据加入到新练习之中。它的第二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文化内反思过程。在分析对异文化的偏见的过程中,激励学员对本文化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去认识那些影响自身价值观的社会条件。当意识到个人固有的价值尺度是由自身历史经验形成的结果,个体更容易认识到自我认同中所形成的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文化价值观,并通过对本文化和异文化价值尺度的比较认识到自身文化尺度的文化中心主义特征。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使学员减少自身文化尺度的影响,并能移情于异文化的价值尺度,通过对新的价值标准的学习和反思,新的文化价值标准才容易被个体所接受,并成为行为导向的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提到的实验方法的观点,实践经验对于学习过程和结果是非常必要性的,为了做到跨文化场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教学模式上注意引入新的媒体,并借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了和德国等国家的大学的网上实时交流,并模拟一些跨文化场景,以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并对此经验进行评估,邀请不同国家的专家做报告,以扩展有关文化的知识。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经验,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网络也常出现技术问题,给交流增加了困难。

五、结束语

上述跨文化管理的课程概念的出发点是对于跨文化素质内容的理解,主要的目的在于知识的扩展和行为的跨文化适应性。由于目的的不同,我国多元文化以及学生的特点有其独特性,西方在跨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理论和实践经验只能是有保留的借鉴。做到跨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符合我国实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标签:;  ;  ;  

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_跨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