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程(包括电源、电网工程)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电力工程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工程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工程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规划是否合理有效,工程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的电力工程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电力工程的后评价内容需要从项目管理、效益、影响和持续性等方面来考虑。
关键词:电力工程;后评价;项目管理评估;层次分析法
1电力工程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电力工程后评价指标的建立是进行电力工程后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电力工程项目(包括电源工程和电网工程)涉及管理、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要兼顾各专业领域的相关指标,也要注重系统评价理论的集成思想,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且包含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综合指标体系。电力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水平,是促进电力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后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系统指标,也应具有系统的目的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集合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几大特性。从目的性出发,电力工程的后评价就是为了使电力工程的效益性和社会贡献最大,可持续性效益更持久,而使电力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电力工程指标体系选择的基本原则:
选择合适的指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电力工程后评价体系的前提,也是保证后评价质量的关键,在指标的确定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二)系统性、全面性原则:
电力工程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依据项目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及社会发展目标、产生的影响等来全面选择评价指标,全面细致的考察电力工程项目实施带来的各种影响。构建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全面地反映项目的各阶段涉及的诸多因素,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备就是要指标多而全,是指在不漏掉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重复因素,避免冗余的评价工作。
(三)独立性原则:
建立科学合理的后评价体系,其指标必须是科学、规范的。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体系上都必须类别分明、层次清晰,并且指标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尽可能减少指标间的关联程度,才能保证不会对同一目标进行重复评价。
(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电力工程的后评价指标体系是为电力建设后评价服务的,因此指标选择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标的选择必须要充分体现电力的特点和独特性,又能够方便的从现有方法中获取,能便于后评价人员操作和使用,同时也能对电力工程进行相应的定性或是定量的分析比较。指标的选择必须范围明确,内容具有针对性,且选择的指标数量要具有代表性,每个指标的定义和内涵都要清晰准确,既要便于分析比较,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交叉和重复分析,真正实现少而精。
(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电力工程项目涉及的效益评价和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些因素是可以用数量去量化的,但有的指标能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直观感受去做定性的评价,因此电力工程的后评价的指标必须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如果只是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单纯选取定量指标的话,会使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整个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方面要尽量避免人为的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要基于事实为依据;定量分析方面也要积累大量的现场数据,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反映电力工程的全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工程后评价体系指标分析:
电力工程(包括电源、电网工程)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电力工程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工程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工程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规划是否合理有效,工程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项目管理评价指标:
项目管理评价是指电力工程从项目前期决策开始,通过建设实施到最终投产全过程中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项目的成功与否同项目的管理成败密切相关,传统的后评价方法中只注重经济效益的绝对值是片面的,有收益不能判断出项目就是成功的,其中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导致收益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项目后评价体系中,管理后评价应该是首要任务之一。现代项目管理评估是20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学科,而现代项目管理模型———卓越项目管理模型在2001年才由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正式推出。而我国的项目管理评估活动起步较晚,2004年才由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PMRC)开始发起,我国的中国卓越项目管理模型于2006年6月才正式推出。而在我国的现有项目后评价体系中,涉及项目管理评估的基本没有。电力工程本身就是一次项目管理的过程,在此笔者运用目前最前沿的“中国卓越项目管理模型”来对电力工程的管理进行评价。该模型从项目管理的各角度出发,考查了项目管理过程对于项目导致结果的关联性。考察的项目管理内容有:项目目标、领导力、人力、资源和管理过程五大方面,有这些管理方面的要素直接关联出的项目结果有:客户结果、人员结果、利益相关方结果、项目结果和主要成绩几方面。还特别针对中国现在社会发展中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的现象,评估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和创新管理活动及其结果。该模型根据国际卓越项目管理模型和中国实际情况,给出了每个准则的权重及评分标准。
(2)项目效益评价指标:
项目效益评价主要考察项目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指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完成之后获得的实际经济收益。效益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评价、清偿能力评价和抗风险能力评价。盈利能力评价中,常用的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资本金利润率等;清偿能力评价中,常用的指标有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抗风险能力评价中常用的指标有: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影响评价指标:
影响评价主要是考虑电力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其指标反映项目与社会利益的协调程度、其经济效益的辐射作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影响评价主要分为经济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电力改造工程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其影响程度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影响评价可以从对当地产业结构影响、对工业经济拉动等方面加以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提高环境开发效率、当地投资环境改善等方面来评价;社会评价的指标可以是:居民生活质量、各利益相关群体态度、地区发展影响等多个方面。
(4)持续性影响指标:
电力工程不仅需要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必须有适当超前的意识,才能在建成投产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就要求电力工程与社会、经济、环境长期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只有电力内外部综合体系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电力持久的发展能力和永续的发展状态,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持续性评价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因素持续性评价和自身因素持续性评价。社会因素持续性评价指标有:当地配套设施建设、电源(网)安全性、供电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等;自身建设方面指标包括电源(网)性能和技术装备等。
参考文献:
[1]马旭晨:现代项目管理评估[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2]姜伟新.张三力:投资项目后评价[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9;
[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国资发规划[2005]92号;
论文作者:巫革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评价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指标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项目论文; 效益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