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体会论文_刘美云

(湖南临湘市人民医院内二科 414300)

摘要: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9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每组46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中治愈者15例,显效者9例,有效者21例,对照组中治愈者8例,显效者7例,有效者1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83%、73.91%,X2=21.329,(P<0.05)。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案是:氯吡格雷+小剂量阿司匹林,方案效果显著,且对于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此外,该病具有发病急、预后差的特征,一旦确诊,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而研究证实,部分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案[1]。本组实验选取9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旨在进一步探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案,提高此类病群的总体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46例患者中,女性20例(43.48%),男性26例(56.52%),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4岁、78岁,平均(61.34±0.54)岁,最短病程和最长病程分别为:3h,51h,平均(24.68±0.31)h,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46例患者中,女性19例(41.30%),男性27例(58.70%),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6岁,79岁,平均(62.14±0.49)岁,最短病程和最长病程分别为:2h,54h,平均(26.04±0.37)h,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CT检查、MRA检查、DSA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均配合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过敏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对照组 阿司匹林治疗,每次取100mg阿司匹林,每天1次,本品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J20130078。连续治疗1个疗程(7d)。

观察组 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同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取75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天1次。本品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23115,连续治疗1个疗程(7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脂水平(TC、TG、LDL-C、HDL-C),其中治疗效果评判标准具体参考:治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超过95%;显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不足80%;有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在50%~80%,无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不足50%,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5统计学意义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专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检验水准a=0.05。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下表1:

3讨论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且以逐年递增趋势发展[2]。临床进一步研究发现,急性取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初步分析,认为与血流动力学异常、血脂代谢异常、血栓等有一定的相关性,病情不断进展,可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诱发脑功能障碍的同时,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3]。临床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水平为主,尽快让患者转为为安。

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的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减少炎症反应等[4-5]。药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药物机制表现在: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受体结合过程,本品作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应用可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6]。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此外对血小板ADP受体也有不可逆的作用。结合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以97.83%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说明: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的治疗的效果。二者联合可发挥药物最大效果,促使患者的异常症状尽快得到改善。此外,用药的同时要密切监测,避免患者出现出血风险,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案是:氯吡格雷+小剂量阿司匹林,方案效果显著,且对于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蕊,赵明哲,庄向阳,等.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75岁以上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5,14(8):85-88.

[2]邱鳞,高正伟,罗志娟,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hs-CRP水平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0):1043-1045.

[3]邓婷,唐兴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3(2):141-142.

[4]孟庆玲.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2):69-71.

[5]崔莉红.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7):108-110.

[6]Xiaowen H,Jingpu S,Hao S.Gene polymorphism of cytochrome P450 2C192 and clopidogrel resistance reflected by platelet function assays:a meta-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4,70(9):1041-1047.

论文作者:刘美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体会论文_刘美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