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_电大论文

电大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_电大论文

电大质量保障体系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大论文,保障体系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电大开办已十六年,在不断深化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如何看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始终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笔者最近做了些调查,形成些浅见愿与大家交流。

一、电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成之我见

从功能上划分,电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八个大的环节,分别简述如下。

1.教学计划制定

教学计划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方向和总的结构,是确定课程设置、安排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一个教育单位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制定出相应培养规格、层次的具体的教学计划,作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各项具体工作的依据。

2.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性工作。电大选聘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师,参与研讨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文字教材,编制音像教材,保证了教材的内容质量。电大通过培训提高主持教师和技术队伍,使音像教材的技术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3.招生

电大现在的成人学生和普通专科班学生都是通过交验高中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历证明并通过考试录取入学的;过去曾经招收的自学视听生,一般也都是经过审查具有高中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历的,因而保证了较高的成材率和总体教育质量。

4.远距离授课

远距离授课指将课程教材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包括播出电视课、广播课,安排复制发行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出版发行配套的文字教材。这是电大实施教学的极为重要的环节。

5.组织学习

电视和广播播出的课程,一般都需要基层办学单位组织学生收视收听。有些课程学生不能按时收视收听的,基层教学单位要收录下来,另行安排时间播放,供学生学习。一部分课程未安排播出,是通过发行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实施授课的。基层电大则订购音像教材,自己组织播放学习。此外,基层电大还安排面授课、辅导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6.考核

电大的学业考核包括理论教学的考核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具有教育测量和信息反馈两种功能。一方面,利用考核结果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看其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取得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信息,用于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7.学籍管理

电大有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入学注册后,即建立教学班和个人的学籍档案。学生入学资格的情况、选学课程和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实践环节完成情况、思想品德考核情况都有记载,对学生毕业有严格的审查和把关。

8.调查评估

调查指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和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评估指对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通过调查与评估,取得信息,调节改进教学安排和有关教学环节的工作,使毕业生的素质和适应性不断提高。

二、“统一”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上面仅从系统构成的角度谈了电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显然,这样的体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与工作制度相配合,体系才能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其功能。电大实行的“五统一”就是这种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的一种高度概括。“五统一”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播课、统一考试。统一考试又包括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和统一考试时间。

1.“五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作用

电大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就能得到国家、社会和国际上的承认,首先是由于相信电大实行的“五统一”能够保证教育质量。1981年10月25日原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承先同志在全国电大毕业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广播电视大学可以聘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讲课,它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统一的考试制度,教学效果是好的。”1982年国家有关部委在确定电大毕业生待遇的政策时,审查了电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并到一部分省市、地区对电大学生学习组织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肯定了电大的教学质量。1985年3月20日,原教育部在给我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关于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学历问题的函”中陈述: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采用广播、电视、函授等多种手段教学。规格为大学专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由教育部审批,教材符合大学专科水平。主讲教师大部分是国内第一流的大学教授和讲师。每年举行国家级的全国统一课程考试。

此外,对中央电大第一轮播出的课程,不少外国驻华使馆教育处(组)收录和收集了教材,送回国内进行评价,作为承认电大学历的重要根据。

直到现在,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上在评价成人高等教育和远距离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时,仍把电大排在前面,其主要根据仍然是电大的“五统一”。

2.“五统一”的演变与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电大自身的发展,为了增强电大的适应性,“五统一”的具体内含和做法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① 统一教学计划已变为统一教学计划的规格与要求。

自从1984级理工科教学计划借用当时经济类“类”的概念,明确分级设课的思想,制定科类教学计划和分专业的参考性教学计划开始,到1990级教学计划,各个学科都已基本由统一专业教学计划转变为统一专业科类计划,而不再统一专业教学计划,所提供的参考性教学计划其性质已由指令性变为服务性、参考性。统一科类教学计划和统设课程学分不少于百分之六十,既使教育质量在总体上得到了保证,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受社会欢迎的。

② 统一播课变为统一播课与使用统一音像教材相结合进行授课。

电大开办初期,所有课程都可通过电视或广播播出,学生可及时收视收听,可以说是统一授课。随着专业和课程增多,一部分课程不得不采用复制发行录像、录音磁带的方式进行授课。这部分课程授课方式的变化,改变了统一播课的状况,扩大了统一授课的含义,增强了电大的开课能力。另外,对于统一播出的课程,一部分学生和基层办学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时收视收听,而由基层电大收录下来另行安排播放学习。

③ 统一教材(这是指文字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尚无大的实质性的变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在用四个统一来概括电大的教学管理制度比较符合实际。四个统一是:统一教学计划规格要求和科类计划、对统设课实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统一考试。简单地说就是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

3.加大灵活性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四统一”比电大开办初期的“五统一”增加了灵活性,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应该看到,目前“四统一”在制度上和实施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既有灵活性不够的问题,也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总结,逐步改革。

① 教学计划改革趋势。

随着社会对人材需求情况的变化和学生情况的变化,对教学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保证同层次、同规格、同要求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大的灵活性,包括选学课程的灵活性和完成学业时间的灵活性。完成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可以通过由现在的学年学分制过渡到完全学分制来实现。选课的灵活性可通过建立模块式与三段式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或其他方式来实现。与此要求相适应,提供课程的数量应增加,课程内容应跟上形势、适用性强并相对稳定。

② 学习组织与教材使用。

让学生使用统一的文字教材进行自学一般不存在问题,而让学生统一收视、收听电视课、广播课或录像课、录音课,困难越来越突出,甚至一部分学生按时参加统一的面授和辅导课也存在困难。这就出现了一种趋势,学生希望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另外,由于成人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更大,有的需要得到多一些帮助和指导,有的则自学能力较强,不宜于同样要求同样对待。从发展看,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基层电大的设备和学生个人的经济条件会逐步改善,可以为学生个别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有的学生甚至在家就可借助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学习。这样,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和管理也会相应地逐步改变,在达到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学习方式允许灵活多样。这样,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服务则变得更加重要。

③ 考试改革。

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是当务之急。有了试题库或试卷库(当然是合格的),不仅考试质量可以得到稳定和提高,为防止泄密、作弊而设置的一些规定也可相应改变。例如,每次考试,对同一门课全国可使用几套考题,就没必要强求东部和西部考试时间完全相同。各省用的题不同,即使某一地方偶然出现了泄密,也不至于影响别的省市,虽然这种情况还没出现过,但是作为预防还是有意义的。

考试改革可能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标准化考试。虽对标准化考试存在这样那样的议论,在我国的普通高考和外语考试中仍在试行。对于电大这种大规模考试的学校,标准化考试的优点可能更为突出。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电大的大部分课程都建立了试题库,题库中的试题又是可用于标准化考试的客观性试题,并且这些试题已全部储存在计算机中随时可以调用,这就不仅使各地电大安排考试加大了灵活性,而且有可能做到学生在各地电大可随时申请并进行考试。

三、对目前教学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1.音像教材使用率下降之认识与对策

笔者认为,造成音像教材使用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 音像教材模式、数量比例和编制质量问题。

中央电大制定的教材建设工作规程总结了前十年的经验,集中了电大内外许多专家的智慧,对教材建设的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凡认真按照《规程》的意见,积极探索、精心编制的课程,绝大多数都有明显的进步,例如《大学物理》、《中国文学》、《机械原理》等,从总体上说,最近一轮教材比过去在编制水平上也有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规程》本身并不完善,有些意见过于原则,缺少可操作性。具体课程的有关教师和编制人员对《规程》的理解、接受和实际运用的程度有很大差异,加上管理方面原因,致使新建设的音像教材仍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数量偏多。

② 播出、转播质量和录像教材复制质量问题。

电视课播出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问题和播出带问题。设备包括发射设备和卫星上的转发器,其完好程度和调整运行状况对播出质量有很大影响,同样,播出带的磨损、老化也严重影响播出质量。转播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接收扩转发设备问题,如不是即时转播,还包括了收录中存在的设备和磁带质量问题。这些环节中,不论哪一个环节存在影响质量的问题,最终都导致学生收看的电视课画面不清晰、杂音很大,有的甚至根本无法依靠。

复制质量包括复制设备、工作母带问题,也包括多次复制造成的信号损失。同样,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音像教材质量不高,最终受影响的都是学生。画面、和声音质量都很差的电视课和录像课是无法引起学习兴趣的,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

③ 成人学生在职业余学习,工学时间矛盾突出。学生希望辅导教师把课程的重点、难点帮助理清讲明,顺利通过考试就行了。一般课程经过几轮播出和师资培训以后,地方电大都有一批教师掌握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考试范围,能够适应学生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以辅导课取代电视、广播课和录像、录音课的现象。

④ 经费紧张是多数地方电大面临的事实。一些基层电大无力全数购买所需课程教学录像带,有的甚至也无力储备收录电视播出课程的录像磁带。在这些地方,通过发行录像带授课的课程和需当地收录转播的电视课程,学生想看也看不到。

⑤ 不少地方电大在评定教师职称和考核教师业绩时,把教课时数多少作为重要条件(具体政策和办法不一定是电大自己定的),这就迫使教师多上课,有的是加大辅导课的数量,有的就把电视课、录音、录像课变成面授课。再加上经济收入方面的政策误导,使得一些地方教师不是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上好电视课和录像、录音课,而是被动地对待音像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夸大其缺点,并以此为借口,将电视课、录像、录音课都改为面授。

以上原因都在不同角度和层面上制约和影响着电视课、广播课的收视、收听率和音像教材使用率。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相应的角度和层面上有针对性地分别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首先要进一步提高音像教材质量,包括内容质量和技术质量,减少数量,真正做到少而精。在这方面,中央电大担负着主要责任。过去十多年的成绩、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珍视的,它是搞好新一代教材的基础和出发点。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统一认识、统一步调非常重要。由于参与音像教材建设工作的人员来自许多方面,要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是很难的。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而是都按自己的意见办事,就会在音像教材建设中争论不休,难于有突破性的进展。其次是经费问题,要动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设备加强表现力,需要较多花费;要几方面的专家花费大量的时间,也应有较多的经费作酬金。按现在的制作费用标准,是难于实现的。再其次,需要充足的时间,需要积累经验,这对于外聘的一些主讲教师虽是不容易的,却是必须做到的。

第二,提高电视课播出和转播质量,提高音像教材的复制质量和发行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对这方面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它是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国的大课堂有赖于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建成和维持。其工作质量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第三,教学管理规范化。现行教学计划列有各门课的授课方式和各类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但在教学班执行中有的未经批准就轻易变动,用面授课取代电视或录像、录音课,或任意增加辅导课(习题课)。对这类不规范的情况,可以通过制定必要的办法和加强检查监督来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对于名义上挂在电大下面而实际是其他教育机构或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学班,对电大有严格的教学管理了解不够,除检查监督外,还应加强指导。

第四,对电大专职教师任课应有科学合理的规定,对教师任课的承认和报酬应有相应的政策规定。应通过政策和思想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指导学生上好电视课、录像、录音课和指导兼职教师上好辅导、面授课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量和学术成果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主要依据。与普通高校的做法区别开来。当然,在这方面,主要应靠教育行政部门多做工作。

第五,改进管理与服务。这主要指中央电大,其次是承担音像教材复制与管理的省级电大。电视课播出计划和音像教材征订信息及其变动情况对基层电大至关重要,准时播出和准时供应更是基层电大教学秩序稳定的基础。即使任务很重,困难很多,为了基层电大和广大学生,这方面工作也应做好。

第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上好电视、广播课,用好音像教材。学习本身是艰苦的劳动,多数课程都不可能做到像电视剧那样引起收看兴趣,一般也做不到像科教影视片那样形象生动。况且对于电大课程应形象生动到什么程度,专家们是大有争论的,至少目前无条件过份追求。在目前现实情况下,实事求是的解决办法就是引导学生面对现实,静下心来,从难以直接见面的高水平的教师的讲课中吸取知识营养,来充实自己。电大刚创办时播出的课程,制作得不如现在的好,学生却如饥似渴地学,这与当时学习的渠道少有关,更与学生的求知欲有关。

2.扩大开放性与质量控制

对中国电大教育,扩大开放性应是发展的趋势,因为不扩大开放,教育投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中国国情不符。但是,要使扩大开放真正有意义并能坚持下去,一定要保证质量,包括招生质量。因为招生质量如果得不到保证,会给后面的教学工作带来困难,会降低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学风、考风,最终也会影响办学效益。

要保证招生质量,不一定只靠入学考试一种方式录取学生。因为有许多人有基础参加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一定有条件参加并通过入学考试。但是,对于未通过考试入学的学生,采取可行的办法把好入学关并给予复习、补习基础知识的机会是完全必要的。总之,在扩大开放的时候,既要防止不讲入学条件什么样基础的学生都收,也要避免招生规模超出学校现有条件的承受能力。

3.关于学习方式与管理办法

从教育理论角度来看,个别化学习是发展趋势,对于在职成年人更是如此。对于中国电大目前的组班学习方式,在专家学者中间出现一些争论就是这个原因。通过讨论,形成了大致统一的看法,概括起来有:

① 我们国家很大,各地区差别很大,不能强求一致,在有些地方组班学习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无处去上课,难于坚持学习,有些地方学生有条件自己坚持学习,就不一定要求都到教学班学习。

② 电大既有成人业余学习的学生,也有全时学习的普通专科(普专班)生,组班学习对于普专班学生是必要的。

③ 对于组班学习的要有组织学习的管理办法,在指导思想上应强调服务,为学生提供音像课、辅导课、实践性环节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条件,而不仅仅是限制。

④ 从发展看,应逐步创造条件建设学习中心,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方便。同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办法。

总之,只要能保证教学质量,学习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是可以改变的。要以适应社会变化、方便学生学习为准则。这样,电大的路会越走越宽。

标签:;  ;  ;  

电大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_电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