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中医医院 湖南津市 415400
【摘 要】目的: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应用于尿常规检查的对比研究。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集的清晨新鲜尿液400份进行研究,采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以及干化学法行尿常规检查,记录及对比三种方案的检查结果。结果:在WBC、RBC阳性检出率方面,干化学法与其他方法对比差异显著(P<0.05),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应用于尿常规检查均具有较高诊断及应用价值,临床上可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提升检测水平。
【关键词】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尿常规检查;干化学法
[Abstract] objective:to urinary sediment automatic analyzer and microscope test used in routine urine examination of contrast research. Methods:in December,2015 - December 2016 between the fresh morning urine collected 400 study,by urinary sediment automatic analyzer and microscope method and dry chemistry method urine routine inspection,records and comparison test results of three kinds of scheme. Results:in the WBC and RBC positive detection rate,dry chemistry method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microscope test compared with the test results of urinary sediment automatic analyzer test,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urinary sediment automatic analyzer and microscope test used in routine urine examination has higher diagnosis and application value,clinically can be combined two kinds of detec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detection.
[Key words] urinary sediment automatic analyzer;Microscope test;Routine urine examination;Dry chemical method
医学的三大常规检验项目是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其也是诊断及判定身体指标的重要依据[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已逐渐研发了各种不同新型的检测仪器及检测手段,其中较为常用的3种检测方案是显微镜检测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干化学法,3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但临床关注重点是通过有效检测方法确保尿检样本数据真实性[2]。本次实验旨在对比三种检测方法应用于尿常规检查的诊断价值,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的清晨新鲜尿液400份进行研究,将尿液标本放置于十毫升塑料试管中,由专业护士进行看管及处理。其中男性199例,女性201例,年龄24-74(30.4±12.4)岁。
1.2 试剂及仪器 电光显微镜;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质控液,配套尿沉渣板,十毫升尿沉渣专用塑料试管;离心机,相关试剂;干化学分析仪。
1.3 实验方法
1.3.1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法 严格把控尿液标本质量,标本数据值回归正常后可进行检测。根据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定量分装标本尿液,分析仪中首先放置第一试管内标本,然后进行检测。将进样本针插入至均匀混合的样品试管中,进样开关打开,分析仪会自动吸取及检测标本(80?l),完成检测后,分析实验数据并打印。
1.3.2 显微镜检测法 离心机内放置分装好的第二试管标本,进行离心操作,速度设置1300r/min,时间为五分钟。离心管手持,并倾斜45°至90度,分离试管上清液,将0.2毫升沉渣留置。沉渣混合均匀后,采用滴管吸取20?l溶液滴于载玻片上。将玻片盖于检测质上,在高倍镜下连续计数十个视野中红细胞数及白细胞数,再取平均值,操作时间小于2小时。
1.3.3 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法 尿干化学分析仪中放置分装好的第三试管标本,并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时间小于2小时,根据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判定标准[3] 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根据检测结果的阴阳性判定。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一般情况下,红细胞为0至25?l,白细胞为0至25?l,如若超出范围则为阳性;尿中蛋白微量以上是阳性,微量以下是阴性。显微镜检测法:一般情况下,红细胞为0至5/HP,白细胞为0至3/HP,如若超出范围则为阳性;尿中蛋白微量以上是阳性,微量以下是阴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所有实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在WBC、RBC阳性检出率方面,干化学法与其他方法对比差异显著(P<0.05),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对比三种检测方法WBC、RBC检测结果[n(%)]
3 讨论
临床上常采用尿常规检查诊断各类疾病,其中最为主要的检查内容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尿常规检查是诊断各类疾病的依据,与此同时,也是开展疾病指导、提升疾病正确诊断率的重要依据[4]。其中对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查可有效鉴别及诊断各类泌尿系统疾病。
尿干化学法工作原理是采用试剂垫颜色反应及光学原理对标本中红细胞进行检查,但检查结果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肌红蛋白、细菌、易热酶等,但该项检查方法特异度较低。临床上,尿常规检查时所应用的方法最多为显微镜检测法,该项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尿沉渣管型、细胞数量、盐类结晶形态等[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尿常规检查中,其中包括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该仪器工作原理是采用荧光散射强度、流式细胞技术、电阻抗等对尿液中各种成分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准确率高、速度快、操作简便。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在WBC、RBC阳性检出率方面,干化学法与其他方法对比差异显著(P<0.05),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检测准确率较高,且两者检查精度差别不大。
尿干化学法主要检查尿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一旦红细胞损害,则检测结果显示是阳性,但显微镜检测法检测结是阴性[6]。尿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原理为白细胞酯酶法,主要是基于化学试剂呈色反应及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酯酶。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不含有特异性酯酶,因此尿液中如若含有淋巴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检测结果会呈现阴性,导致敏感度降低[7]。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原理是采用酯酶检测检查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如若病患患病会影响检测结果[8]。如若病患检测前使用足量抗生素,会引发酯酶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会对白细胞数量造成影响,致使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同时,如若病患尿液中分泌物或者细胞成分较多,致使出现假阳性检测结果。因此,在白细胞阳性检测率方面,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法检测准确率比显微镜检测法低。
综上所述,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应用于尿常规检查均具有较高诊断及应用价值,临床上可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提升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伟东,刘海梅,栾艳淼,等.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3):3535-3537.
[2] 董银樵.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对比[J].医药前沿,2016,6(8):135-136.
[3] 祝红娟.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176-177.
[4] 李丽,易敏.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0):152-154.
[5] 万东文.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在尿液检测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266-267.
[6] 陈文惠. 尿液自动分析仪与光学显微镜对尿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107-108.
[7] 杨广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比较研究[J].心理医生,2015,21(20):5-6.
[8] 郑安民.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对比分析[J].健康之路,2014,13(11):361.
论文作者:廖传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分析仪论文; 显微镜论文; 全自动论文; 尿液论文; 尿沉渣论文; 白细胞论文; 尿常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