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当前古诗教学中的四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诗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宝典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诗境,与诗人对话,陶冶情操,充分体验诗中潜在的意蕴,并从中感受古诗独特的语言魅力,享受到解读古诗的思维乐趣。然而,纵观近年来的古诗课堂教学,有几个问题常常被老师们忽略了,导致了教学中的一些缺憾,也降低了古诗所带来的独有魅力。
一、轻描淡写的初读过程
当前不少教师认为,古诗简短,寥寥几字,不要花什么时间进行初读训练。有的老师让学生读一两遍,有的则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便进入诗意教学,结果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不是把字说错了,就是把句子读错了。尽管教师在后面的教学中进行了精彩的设计,但已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一位教师在执教《泊船瓜洲》时,对于诗句的朗读、字词教学只是匆匆过了一遍,结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是把“一水间”的“间”读成了“jiān”,就是把“数重山”的“数”读成了“shǔ”,教师只好不断地停下纠正读音,完整的教学思路被打断,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显得支离破碎。同时,由于学生没把音读准,对文本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有的甚至是完全不理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建瓯实小的范吉明老师在执教《出塞》一诗时,就非常注重“初读”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读准、读通,后两遍读出诗的节奏。(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一女生读)
师:你简直是个播音员,奖励你一次,允许你推荐一个好朋友来读这首诗。
(被推荐的女生读)
师:果然是个读诗高手,你们既然是好朋友,那就合作读一遍。
(两生齐读)
师:好一个姐妹二重唱。接下来我们也来一个合作读诗好不好?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注意感受诗句中间是怎么停顿的。
(师生合作读)
师:有点儿味道了,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合作读)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注意保持刚才那种节奏,揣摩你在读这首诗时心底的感觉。
在这个初读的过程中,老师非常注重读的训练,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推荐读、二人读、师生变换读、齐读等各种形式把诗读得准确、流利、有节奏,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单一繁冗的背景介绍
在古诗教学中,常常看到不少教师在诗题揭示后便开始介绍诗人及时代背景,有的由教师自己介绍,有的用课件出示,有的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报。这些方法当然值得肯定,放在诗题揭示后进行介绍也毋庸置疑,但如果每次教学都是把背景介绍放在揭题之后,就未免显得单一了。
背景介绍还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介绍的内容过于繁冗。繁冗即繁琐庞杂,繁杂冗长。一些教师对介绍诗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不遗余力,不加选择,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曾看到一位教师在教学《赠汪伦》时做了近千字的课件介绍,仅此一环节在课堂上就足用了5分钟时间。也有教师在让学生作长篇下载资料的汇报时,不加引导,其中还有不少同学前后汇报时内容不断重复,这些都是课堂耗时低效的表现。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以为,古诗教学中对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介绍要把握“两个适”:一要适时,二要适度。适时,即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渗透背景介绍;适度,即要有选择性地进行介绍,有利于诗的主题教学的作主要介绍,相反,与诗的主题教学无关的只作简单介绍甚至不介绍,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无所适从,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这一点,厦门锦里小学的曾惠娟老师所执教的《渔歌子》对于背景介绍的这一环节教学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片断二】
师:同学们,这首词学到这,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吗?
(板书:不须归)
生:因为这里的美景深受人的喜爱。
师:是啊,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同学一起读读前两句。
(女生读)
师:还有什么原因?想象作者在这里垂钓,他觉得——
生:他觉得这里的风景太好了,再垂钓一会儿,然后再回家。
师:他在这里是那样的——
一男生:悠闲自在。
师:怡然自得。请男同学一起读读后两句。
(男生齐读)
师:除了陶醉美景不舍归、怡然自得不愿归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不舍得归去呢?同学们一起读读张志和的生平。
(课件出示生平:张志和,字子同。16岁时就已经才华横溢,得到了唐肃宗的器重赏识,并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降职。在他20岁时,父亲张朝真突然去世。这一变故,更使他看透名与利,对生命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决意不再回到争名夺利的官场,从此彻彻底底隐于山林江湖之间,号称“烟波钓徒”)
师:读出他不愿归的同学举手。谁来说明一下?
一男生:他16岁就才华横溢了,得到了赏识。
师:他不想回到哪呢?
生:他不想回到那个争名夺利的官场。
师:他想留在——
生:他想隐居在山林江湖之间。
从这个片断中,我们看到了老师的智慧,诗人的生平简介很好地与教学“不须归”融合在一起,学生从生平中读懂了诗人“不须归”的原因是因为“不愿归”。短短的生平介绍,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教学中,既解决了教学疑难问题,又节约了课堂时间,真正达到了教学中的省时高效。
三、均衡用力的诗句教学
对于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有个清醒的认识,一篇课文要选择重点句段来教学,不能面面俱到,但对浓缩精华的古诗却少了选择性,总持有一种“全教”的态度,认为每一句诗都要教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在教学中平均使用力量,结果是诗之精华无法得到凸显,诗的主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表现,诗的意蕴自然也无法感受到。
其实,大多数的古诗中都有一两句被称为经典的句子,有的甚至可称得上是千古绝唱,如《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无不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历久不衰。这些诗句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句、精华句,其在艺术表现或在情感抒发上都有独到之处。某些诗还有诗眼,诗里的关键句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诗眼;也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得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等。一个字或一个词都能让人反复玩味,浮想联翩,像这样的千古名句,像这样的诗眼,在教学上自然要下大力气,多花时间,在教学中凸显诗之精华。
我们再来看看范吉明老师执教《出塞》中关于“未”字的教学,可谓独出心裁。
【片断三】
师:“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未”字不就是“盼”字么?让我们一起对着明月来盼一盼吧!
生(齐):“万里长征人盼还!”
师:这份渴盼啊,仅此浓烈吗?再读——
生(齐):“万里长征人盼还!”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此时你们的心中是否已悠悠升起一丝疑惑?难道王昌龄笔下的“未”还之人仅是一群“盼”还之人吗?千百年来这明月下、边塞上,既然都是“盼”还之人,诗人为何用“未”不用“盼”呢?这一个“未”字,究竟隐藏了哪些秘密?
师:现在请大家先读读这些资料。
出示四句诗句: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③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师:读过之后小组合作讨论一下,除了“盼”,还适合用什么字来替换“未”呢?
(出示:万里长征人________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生:我们想到的字是“梦”,因为战士们连做梦都想着回家。
(教师示意学生上前板书“梦”字)
生:我们想用“难”来替换“未”字,战争如果没有停止,战士们是难以回家的。
师:那就请你将“难”字带到句中,读出归还之难吧!
(学生读完后,示意上前板书“难”字)
生:读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则资料后,我们想到的是“莫”字,到边关去打仗,有几个人能等到回家的那一天呢?
师:听得出在你的话语中带着几许感叹啊!带着这份情感把“莫”字送到诗句中读一读。
(学生读完后,示意上前板书“莫”字)
生:我们想用“不”字,“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把侵略者赶出中原,我们绝不回家!
师:好一个“不”字,舍小家为大家,甘洒热血献边疆,这是何等的悲壮、豪迈!把“不”字带到诗句里,读出你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吧!
(学生读完后,示意上前板书“不”字)
师:没想到,一个“未”字的背后居然还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教师在学生板书的字上书写一个大大的“未”字)王昌龄把这一切都化成了一个“未”字,这就是诗的浓缩,这就是诗的凝练,这就是古诗用字的精妙呀!
诗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教师在教学“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时,在课堂上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特别是一个“未”字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戍守边关战士的生活艰难、凄凉、悲壮,体会到战士们渴望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而又无奈的情感。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诗的灵魂慢慢地流淌进学生的心中,彰显了诗之精华。而在教学后面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时,教师只是粗略地让学生知道了飞将军李广在战争中的作用,前后仅用了5分钟。两个片断教学详略明显,打破了一贯均衡用力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未加甄选的背景音乐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育人目标就是通过情感体验来实现。在教学中,常见不少教师在学生情感诵读时、完成练习时或是在课件播放中插入背景音乐,以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情感、促进听者与诗境产生共鸣的目的。在古诗教学中使用背景音乐更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由于诗人个体性格的差异、生存处境的不同、情感遭遇的不一,因此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别的诗,流露出来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诗人将思乡之情寄托于明月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孤独寂寞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现的是一种妻离子散、有家难归的痛彻肺腑的哀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表达出戍边战士的怀乡而又不得还乡的怨情。
然而,我们看到不少教师古诗课虽讲得精彩,却因为对背景音乐的选用不当,给整节课留下了瑕疵和遗憾。一位教师在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选用了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曲,虽然表达的都是思乡情,但意义却大不一样,一是古今年代的差异性大,二是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前者盼望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后者是海外游子迫切回到祖国怀抱的一种情怀。有的教师不懂音乐,曲目胡乱使用,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使用《十面埋伏》作背景音乐,教学《四时田园杂兴》却用《渔舟唱晚》,这些做法显然不妥。未加甄选的背景音乐不仅不能使教学增色,反而破坏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当然,对于背景音乐的选用也不乏成功的范例。如范吉明老师执教《出塞》时,选用了古曲《苏武牧羊》作背景音乐,便感动了全场的师生。从音乐的选用中,我们看到了教者的独具匠心。他在进行“未”字的教学时,先是作了大量的情境铺垫,学生的情绪逐渐被教师带到了边关,带入了思乡的情境中,此时乐曲骤然响起,那悲凉的箫声,由远及近,悠悠地传来,听者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清冷的月光,苍茫的大漠,呜呜的号角,冰冷的城墙……此时,听者顿感心中一颤,一种悲切、凄凉的情感从心底里生出,许多师生眼角边都不由自主地渗出了泪花。就在这种情境中,教师随即出示了一组练习:长亭外,寒风呼啸,征人们白发苍苍的母亲________望着明月________;楼台上,风吹鸦叫,征人们孤苦无助的妻子________望着明月……在音乐的烘托下,学生的笔尖流淌出许多美妙而又令人感动的话语。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背景音乐和诗的灵魂巧妙结合,达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效果。
以上几点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有的仅是教学中的细节问题,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古诗教学中,关注了这几个问题,教学才会更加饱满,更加激情跌宕,更加熠熠生辉。留住了一份精彩,便营造了一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