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_刘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IC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护理办法均分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心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面的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为ICU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能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护理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即ICU是医院对有着重大病情、受到生命安全威胁的患者提供监护治疗的病区[1],重症监护病房能够将普通患者与重症患者严格区分开来,帮助医护人员有条理的为不同病情患者提供侧重护理,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往往由于病情严重、医疗费用高昂而引发负面情绪,间接性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下降[2]。我院针对此种情况,对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提升护理质量。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ICU患者60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属于重症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分布在23到76岁,平均年龄为(47.1±4.3)岁;本次研究排除非重症监护室中重症患者、非自愿参与研究患者,将60例患者按不同的护理办法均分两组,接受我院常规护理的设为常规组,在前者基础上加治心理护理的设为心理组,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1.2.1常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入重症病室的身体条件和病情严重情况不同,采取不同侧重的护理办法,如患者属于严重病情,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急性护理措施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如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尚能保证意识清醒,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床边生命体征指标监测护理,严密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呼吸频率变动,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采取对症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

1.2.2心理护理措施:在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心理组患者加治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其护理内容如下:

(1)心理评估:医护人员对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或其家属提供我院自制的心理评估问卷进行评估,如患者身体条件不适合进行心理评估,则由其直系亲属代为填写。医护人员通过心理评估问卷对患者日常心理倾向、过往心理病史等,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2)情绪疏导:通过急诊治疗后,60例患者病情稳定并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情绪疏导,采用平缓、安抚的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通过肢体动作、眼神表达等多种细节办法,将安定、平和的心态传递给患者,打开患者心门,争取患者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3)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发展,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健康宣教办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针对内向型患者,医护人员可采用自我调节为主他人帮助为辅的教育办法;针对外向型患者,医护人员可采用群体沟通为主自我学习为辅的心理调节措施;对60例患者普及各自疾病治疗方案、治疗结果、近期成功治疗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强主动参与性;

(4)其他护理:患者能够自主行动后,医护人员可酌情帮助患者采取慢性运动、音乐疏导、沟通交流、家人护理等其他护理办法,着重提高患者在重症监护病室中的护理舒适度,缓解患者因病症而发生的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5)调整措施:医护人员在为重症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后,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变化、患者心理情绪变动等情况,对系统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细微调整,树立起以患者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患者护理质量为重心的临床护理基本理念。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和三个月后的随访所得护理满意评分来衡量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和三个月后的随访所得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整体评分,心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面的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各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P<0.05表两组间比较

3探讨

由于重症患者受到临床治疗的影响,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影响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实施,因此,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一对一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ICU护理质量,增强重症患者治疗信心[3]。本次研究中,我院对30例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的患者进行了系统化、立体化的护理方案,多位患者在接受了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后,治疗信心得到了大幅度增长。比如内向型患者接受了自我调节为主他人帮助为辅的床边宣教后,调节了心理情绪,能够平和的面对自身病症,积极了解我院针对该病症的临床治疗办法,并就治疗方案存在的疑虑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惴惴不安的恐慌情绪,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也为其他患者树立了治疗榜样,增强了一大批重症患者的治疗信心。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面的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对重症患者提供除了心理护理以外的其他护理措施,比如轻缓音乐、慢性运动、患者沟通等办法,也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消极的心理情绪,增强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心理耐受能力[4-5]。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患者群体的护理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重症患者身体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效果,ICU医护人员通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言语、情绪、眼神、肢体动作等细节方面对患者进行正面的心理渲染,潜移默化的提高了重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争取重症患者对临床治疗和临床护理的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和重症患者及其家属三方共同努力,提高了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6]。也提升了重症患者对ICU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秀荣.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7(20):367-368.

[2]王凤娇,陈静,薛晓鹏.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4(2):152-152.

[3]孙四美,夏丽.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61-964。

[4]朱秋云.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50-50。

[5]刘梅霞,黄丽香.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5):167-168。

[6]邵素珍.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15-16。

论文作者:刘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Icu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_刘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