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绣水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322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市政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市政建设涉及范围之广、利益相关者众多、影响因素复杂等原因,这就给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政工程施工工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出发,对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关键细节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质量;重要性
引言:
众所周知,市政施工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关乎着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施工单位不重视工程的质量和内部管理工作,很多施工方案不合理,无法保证建设的科学性,为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对市政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市政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应该充分的意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发展,基础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施工单位也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因为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质量控制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及时对施工质量控制做出有效地措施,以致造成一些重大的事故,对施工建筑粗制滥造,监管措施不到位,基础性建筑为豆腐渣工程,这样的过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一些损失,给人们的心理形成一种负面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质量控制问题,时时刻刻都要严格控制质量要求,减少或者避免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因此市政工程施工应该提高质量控制的措施,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二、做好施工前期质量管理
1、图纸会审
市政建筑建设中,设计图纸很重要,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各个参建单位进行细致、严格的图纸会审。审核工作包括:设计图纸是否有误,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现场是否相符、施工工艺和方法是否可行、图纸中所需的施工材料是否有保证、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等等。
2、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建筑建设的施工人员应该严格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后期现场施工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包含施工目标、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等内容。还要对施工目标进行逐层分解,编制每个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
3、技术交底
市政建筑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熟悉图纸和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组织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目的是让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在施工前明确所承担工程的技术要求和特点、施工工序和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等,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圆满完成施工任务。项目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工程数量、工程工期、设计意图、采用的材料、混凝土的标号及施工配合比、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等。技术交底必须分级进行交底,各级技术交底必须做文字记录,以便检查施工技术和技术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三、加强材料控制措施,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材料是市政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是否优劣,直接关系着市政设施的使用寿命。所以只有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中,首先收集材料信息,通过实地考察、投标的方式,选择质量过关、价格合理、信誉良好的供货商。材料订货时,要求厂方提供供货总说明;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检测与试验者的资质证明等质量保障文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采购材料,正确按定额计算使用,避免材料存放时间长,变质损失。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进场时必须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如有怀疑,应补做检验。不合格,应清退出场,须由专人负责。对使用以前工程剩下的材料,必须从新认证合格后方可使用。新材料的应用,必须通过试验鉴定,对重要部位的材料,仔细核对其品种、规格、型号、性能有无错误,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构配件的存放保护工作很重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严禁构件在运输安装中碰撞损伤,对关键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盖板管子等要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不经鉴定,不能使用。对不能修复的构件要换掉。总之,科学地安排材料的订购、使用、储存、运输、保管,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计划、调度体系,确保材料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四、保证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1、事前质量控制
确定工程质量控制流程中影响质量因素。重点是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因素和相关方面进行事先分析和预控,找到主要的因素和方面,将这些控制重点贯穿于工程的始终。
2、事中质量控制
抓好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对施工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是市政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阶段。重点应做好工序质量控制,工序间的交接应有检验,隐蔽工程应及时验收。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过程中,针对关键工序和主要因素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定期进行检查纪录,针对某些关键的施工工序进行重点控制,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大型项目还应组织阶段验收,从各时段各工序各环节的重点控制做起,最终保证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对隐蔽工程组织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及行业标准组织验收。
3、事后质量控制
施工项目完工后,应对整个项目进行整理,相关文档应齐全。
五、市政施工质量控制中额外需要注意的要点
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在准备阶段,收集大量资料信息,结婚项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实事求是,科学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编制施工方案,通过整理、分析、优化,使施工组织设计发挥最大效益。通过比选优化施工方案,一方面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判断施工方案的优劣;另一方面,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工期指标、成本指标、质量指标等。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比较、排序,就可以确定既能保证质量、工期、安全,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施工方案。
2、做好施工质量策划
按照合同内条款上的各校要求,来确定总体的质量目标。再通过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和分工,让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都各负其责,由项目部相关人员的进行严格管理来保障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个别难点,来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按照原定的方案实施进行。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时,要加强管理层重视的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不断的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按照相关的质量检验程序来执行实施,并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3、以工序质量控制为中心,设立质量控制点
以工序质量控制为中心,设立质量控制点,就要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正常情况下,每星期进行一次工程质量检查,每道工序进行至少一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不做整改或不按要求整改的,将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使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对整体质量评优,就必须确保有优良的分部工程。在每一分项验收达不到优良标准的,必须返工,绝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六、结语
综上,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抓关键性的措施,科学有效的运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避免安全施工产生,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牛永永;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刘畅.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科学之友(B版).2009(07)
论文作者:徐小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质量控制论文; 工序论文; 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