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市100家改制乡镇企业调查报告_资产经营论文

乌江市100家改制乡镇企业调查报告_资产经营论文

对吴江市百家改制乡镇企业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吴江市论文,乡镇企业论文,调查报告论文,百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准确展示吴江市乡镇企业改制后生产、经营、管理的面貌,日前我们选择了107家改制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一、概况与特征

被调查的107家企业占全市改制企业总数的6.5%,资产总额61.9亿元,占全市改制乡镇企业资产总额的46.1%。包涵了不同所有制成份、不同资产规模、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生产行业的企业。改制以来,企业依托新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抓住国内外市场结构性趋好的时机,使生产经营呈现喜人的发展态势。九九年上半年,107家改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外贸出口3.5亿元,完成技改投入5.6亿元,新上项目61个,开发新品295个。综览百家改制企业,有下列基本特征:

——组织结构,呈现出以公司制为主,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格局。改制使乡镇企业有效地实行了组织制度创新,从而形成了以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公司制、股份制为主体的多种企业组织形式并存的态势。107家改制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44家,股份公司1家,股份合作企业23家,私营企业35家,租赁企业4家。这些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表明改制迅速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公司制企业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产权结构,呈现出以集体投资为主,多元投资并存的格局。百家改制企业注册资本共计12.42亿元。产权构成为集体投资5.9亿元,占47.4%;社会法人投资2.98亿元,占24%;自然人投资3.39亿元,占27.3%;其他投资1614.6万元,占1.3%。从中可以看出,虽然集体产权仍占据着主体地位,但多元投资的格局正在形成。随着改制的深化,社会法人特别是自然人的投资额将会在现有基础上迅速上升。

——规模结构,呈现出以骨干企业为主,大中小企业共同繁荣的格局。百家企业平均每个企业资产规模5784.88万元,其中单体规模亿元以上的共11家,总资产42.26亿元,3000元至1亿元之间的有24家,资产总额为9.21亿元。在经营创利能力上,显示出在全市乡镇工业发展中的强力支撑作用。据统计,九九年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占百家企业的59%,创利1.53亿元,占86.4%,交纳税金1.1亿元,占85%。

——行业结构,呈现出以新兴行业为导向,新老行业一齐兴旺的格局。在107家企业中,有18家属新兴行业企业,它们涉及除尘设备、电缆光缆、医疗器械、电热电机、聚脂切片等。有14家企业,属大中型骨干企业,其中大部分是省高新技术企业,展示出新兴行业在吴江乡镇企业发展中良好的主导前景。

二、效应与作用

吴江市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坚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按照“主体到位,机制到底,方法到家,资金到手”的工作要求,认真把好关键环节,规范操作,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改制企业显示出多方面的积极成效。突出表现在:

1、促进了企业资产重组,效能发挥。改制不仅明晰了企业原有资产的产权关系,而且通过产权的合理流动和资产的有效重组,达到了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投资、提高运行效益的目的:(1)盘活了存量。百家改制企业通过资产拍卖、存量转股和租赁,盘活了5.2亿元存量资产,形成集体股权4.94亿元,租赁资产1.36亿元。平望中兴集团以租旧建新的形式成功盘活了1364万元的存量资产。菀坪机械有限公司改制后,对子公司统一进行财务核算管理,并投资1200万元,实行资本经营,每年得益140万元。(2)扩大了增量。改制吸引了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等多种经济成份投资于乡镇企业,其中社会法人投资2.5亿元,自然人投资2.84亿元(其中经营者投资1.74亿元),使各投资者之间形成互相竞争、彼此约束、共同发展的态势。七都镇4个电缆集团改制后的总资本达到2.69亿元,其中集体股1.27亿元,法人股6330万元,个人股7810万元,分别占47.3%、23.6%和29.1%。(3)投资质量与资产运行效益显著提高。改制后,百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9.6%,比改制前下降了6个百分点。改制使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真正成为现实。不管是集体资产还是其他性质的资产,都逐步显露出向优势行业、优质企业、高效产品转移、集中的态势。以集体投资为例,改制后投入规模企业的资产占72%,投入电缆、纺织、机械、电子等骨干行业的占53%。从资产运行效益看,由于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所增强,投资风险与自身利益关系直接,因而都自觉规避投资风险,资产运行效率明显提高。许多地方实行“界定资产,委托经营,固定回报”,使集体资产处在易于监管的状态。梅堰迪富切片厂除对2200万元集体权益进行股份制改造外,还用1720万元界定到厂房等不动产,实行租赁经营,确保投资安全性、有效性。桃源染料厂去年初实行公司制改造,集体与个人股份比例为49.2:50.8,由于企业厉精图治,当年实现利润475万元,投资回报率达95%。

2、促进了企业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改制后的百家乡镇企业普遍注重走科技兴厂的道路。突出表现在:(1)积极引进科技人才,着力推进科研开发。通过招聘引进、自己培养,多渠道开发人才,同时兴办科研机构,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努力提高企业科技素质。吴江除尘设备厂现有中高级技术人才49人,占职工总数的13%;亨通集团员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11%,技术人员中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占20%,并成立了自己的科研中心。菀坪机械有限公司去年送6人去日本学习培训,明年还将选送8人。(2)多方筹借资金,增加技改投入。改制企业在分析预测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自身积累、吸引社会投资及向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加大技改、筹资和投入力度,争上新项目、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菀坪机械有限公司,每年投入技改资金500-600万元,开发新品3-4只。去年以来,该厂先后投资1000万元购进4台先进加工中心设备,自行开发研制高速自动加油缝纫机GC-0302、GC-201、202等系列新品以取代传统当家产品GB7-1、GC6-5。他们开发的单针机GC-24660,在今年北京举办的国际缝纫设备展销会上,以其过硬的质量、新颖美观的外表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积极参加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目前,百家企业中已有9家乡镇企业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占全市认定数的70%。(3)借助“外智、外资、外技”,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省高新技术企业吴江除尘设备厂,改制中对企业骨干设置了技术股,予以分红权,使技术人员和企业结成“厂兴我荣”的命运共同体,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了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生产水平,使锅炉除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经多方努力,在世界银行争取到全球基金会(GEF)90万美元的援助,引进美国技术,开发研制工业燃煤锅炉高烟气布袋除尘器产品,目前该企业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各大厂家的需求,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3、促进了企业市场营销,外向拓展。改制使企业更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接受市场机构调节,把生产经营的着眼点放在产品营销,实现其价值上,特别是在现阶段宏观经济不很景气的情况下,改制企业主动出击,奋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内外销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亨通集团改制后以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吸引了多个外资企业前来洽谈合作意向,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之一的法国阿尔卡特公司。菀坪机械有限公司把“一切为了适应市场”作为企业经营方针,在完善内销机制上,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产品覆盖了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在拓展外销市场上,他们于1997年成立了进口部,争取到自营进出口权,1998年与日本精工公司合作生产缝纫机零部件,目前又合作生产整机,产品全部出口,1998年出口额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1999年,该企业抓住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税率的机遇,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黎巴嫩等地。菀坪缝纫零件有限公司改制后,积极调整外销产品结构,充分用好进出口自主权,为拓宽产品外销渠道,1998年先后组织赴日本、台湾举办产品展销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目前,该厂产品的80%销往国际市场。各地在促销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比如七都镇电缆企业、铜罗染料化工厂等,实行“核算底价,营销买断”的办法,由于这种营销方式与个人利益结合度高,有效调动了营销人员积极性,因此,迅速拓展了市场。此外,还有“地区销售”、“参股销售”以及“联销、联价、联货款回收、联报酬结算”的“四联销售责任制”等成功做法。

在总体情况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企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市场因素,加上改制中个别环节把握不当,一些改制企业步履维艰,个别经营者对市场走势把握不当,对个人能力没有正确估量,上任后力不从心,生产经营面貌难以扭转;少数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核算体系不健全,与改制前财务接轨没有办妥,导致统计数字不实,逃、漏税现象难以克服;一些集体参股投资的企业,在监管方式和手段上显得不够规范、有力,集体资产的安全性和增值性仍有潜在风险;一些改制企业对接管的老债务尚未办妥新企业与债权人特别是与银行之间的衔接手续,债权人利益受到影响;部分改制企业的职工劳动合同制、社会保险制度尚未得到妥善落实,特别是少数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这些均亟待在深入改革、规范管理中予以切实解决。

三、启迪与思考

乡镇企业改制是一项涉及产权制度创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与思考。

1、必须把产权制度改革的着眼点放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乡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积淀的诸多先天性症结逐步显露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机制的僵化、退化,活力不够,发展势头减弱。改制就是要从企业产权制度、经营机制层面上进行创新与变革,以改制激活力,以改制促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乡镇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里程。吴江市在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从实际出发,灵活有效地选择各种改制形式,积极稳妥推进,谨慎规范操作,从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上保证乡镇企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同时,以企业改制为契机,优化要素组合方式,实行盘存注新并举,做到推进改制与启动民资、吸引外资,优化投资主体结构与调整和充实经营者队伍,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在量的动态扩张中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不断积累新优势,凝聚发展新动力。

2、必须把产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打破原集体投资的单一、僵化格局,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产权流动与资产重组,使企业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和经济成份多样化,达到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的目的。吴江市在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中,着力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广泛吸纳社会投资。注重灵活地处理集体参股、控股与个人出资入股之间的关系,强调改制企业中高层经营者及管理层次出资、持大股,强化利益捆绑机制;二是灵活选择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外在表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实行以公司制为代表,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合理组合、并存互促。三是全力发展民资。在改制中,伴随投资主体的优化,大力吸引和鼓励民资与集体资本、社会法人资本相互结合,形成水乳交融的经济发展共同体。

3、必须把产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放在企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与活化上。乡镇企业改制,一个很重要的取向目标,就是依托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关系明晰化的企业产权制度,建立起受市场机制导向,既充满自主经营活力,又具有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的企业经营机制。在改制中,各地政府及集体按经济组织投资与经营管理职能分开的要求,划清政府、集体资产投资者与企业在权责和管理职能上的界限关系,为企业构建新的经营机制创造环境。各改制企业则根据各自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以及企业规模、行业特点、技术系统结构和市场环境变化程度,合理设置企业组织结构,协调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权与分权关系。改制后的企业经营机制突出表现为:企业自觉以市场为导向,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责权利关系明晰,经营自主权落实,决策科学性和效率提高,拓市场抓营销力度增大,自我约束力增强,经营行为更趋理性和规范。

4、必须把产权制度改革的关节点建立在企业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上。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资产的存在形态、组合方式、营运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也必须作适应性的调整和变革。吴江市在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注重配套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改制后企业管理的新体制,做到改管结合、内外结合,主要在以下两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营运管理体制。以组建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并发挥其投资经营职能为中心环节,对改制中置换出来的集体资金、剥离出来的集体资产、改制企业的投资股本、出租资产、出借资金以及投资收益,坚持由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统一实行建帐核算和扎口管理,使集体资产逐步纳入资本化经营和价值化管理的良性运行轨道。二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改制为公司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均建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法人治理机构,落实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分解行使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监督权和经营权,发挥“新三会”在企业投资决策、收益分配、财务管理、内部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标签:;  ;  ;  ;  ;  ;  

乌江市100家改制乡镇企业调查报告_资产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