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道路桥梁工程是一个关键组成,能极大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现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建设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关键因素,需要加强重视和管理,以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工程概况
某城际高速公路为了方便通车,准备在中间段架设道路桥梁。道路桥梁的长度为850m,属于双向六车道,能实现相邻城市之间的连接,有较大的车流量,提高了桥梁主体结构稳固性与桥梁基础承载力的要求。在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后,桥梁上部准备采取预应力分体的小箱梁结构,而桥梁下部的桥墩准备采取圆端形的薄壁墩,桥台是桩柱式。施工中要充分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以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问题
2.1耐久性问题
以往普通混凝土被赋予了耐久性强的特点,但是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科技的进步,很多实践研究表明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并不强。主要包括:第一,抗渗性,主要是指混凝土在压力水渗透的作用下是否能够进行抵抗的能力;第二,抗冻性,是指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经过恶劣的天气环境影响,如霜冻等,是否依旧能够保持外观的完整性。实践表明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不强,当气候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以下时,混凝土中膨胀力会不断加大,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随之降低,进而导致裂缝;第三,抗侵蚀性。是指在酸碱环境中是否能够对水泥石的侵蚀免疫,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若是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保护层厚度不足,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受到二氧化碳的侵蚀,从而使得混凝土碱度下降,使得其耐久性受到影响。
2.2裂缝问题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裂缝问题比较常见,导致裂缝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几乎都是由于多种原因结合出来而导致,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因荷载引发的裂缝。因荷载引发的裂缝有两种: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导致应力裂缝产生的因素有:混凝土结构承载负荷实际与实际承载有差异、混凝土结构刚度不够、荷载考虑不充分、钢筋布置位置有偏差、断面设计不足等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应力裂缝;(2)因温度变化引发的裂缝。热胀冷缩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或是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改变,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如道路桥梁面板、桥墩或是主梁长期间受到太阳暴晒,这些部位的温度将会高于其他位置,从而出现明显温度梯度呈非线性分布,再加之混凝土结构自身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会使得部分桥梁位置的拉应力增强,进而产生裂缝。又比如在风雨天气,长期的强降雨或是冷空气侵蚀,都会导致道路桥梁表面温度骤降,但内部温度的变化速度比较慢,内外部所产生的温度差就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发生应力变化,从而出现裂缝。
2.3蜂窝麻面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路面出现蜂窝麻面也是一项非常常见的问题,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引气剂质量差,从而导致混凝土中含气量高。当前道路桥梁工程中引气剂质量的差异,使得混凝土结构状态也存在诸多不同,有的所产生大气泡,有的会形成联通气泡,若是振捣和搅拌时不充分,就无法有效将这些气泡排出,从而导致建筑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第二,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由于缺乏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从而使得混凝土搅制后比较粘稠,在拌制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小气泡,就算是后续进行充分的振捣也很难能够将这些气泡排出,进而使得道路桥梁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由于混凝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因此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混凝土质量的选择:(1)不能选择三无厂家生产的,必须是正规厂家。(2)硅盐酸水泥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主要成分,其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道路桥梁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原材料的强度方面也值得注意,强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控制在适中的水平。此外,骨料的选择也很重要,骨料也就是指沙石,0.5~3cm的直径为最佳,含沙量也不能过高,以免影响配置效果。为了以防万一,使用之前还要进行杂质的筛选,水泥性质不同,外加剂也各不相同。减水剂是配置混凝土的必不可少的材料,能增强其和易性。
3.2调配混凝土
混凝土的调配工作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不能放过调配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首先,秉着谨慎性原则,调配前检查各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异常,立即更换。然后,技术人员进行样品调配,调配合格后再全部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施工位置的要求不能,混凝土配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根据位置选择合适的调配比例。例如,挖孔桩和钻孔桩的在坍塌度方面不同,因此调配时选择符合各自坍塌度的比例。在初凝时间、灰比度等方面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免出现泌水等不良问题。对于坍塌度来说,最大不得大于10cm,最小不得小于8cm,而2~4时是最佳的初凝时间范围。
3.3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不外乎就是搅拌、运输以及浇筑。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来说,首先一步是选择好搅拌机器,该机器应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等特点,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还能对搅拌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与此同时,应该到正规厂家采购搅拌机。当原材料准备就绪后,为了以防万一,首先应该进行拌和实验,实验结果符合标准之后,再依据决定好的配置比,进行大规模拌和。在大规模搅拌之前,要使室内的湿度、温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因为混凝土的配置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排除环境因素对搅拌效果的影响之后,也要注意灰比度、添加剂这些配置因素。因此准备工作都达到要求之后,才开始搅拌工作。
3.4运输混凝土
仅仅做好材料选择、搅拌工作,而缺乏对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这也难以达到施工要求。(1)在对车辆的选择上,就有许多需要注意的。车辆的底板最好是金属材料,这样才能具有高的承载力,而承载力至少应该达到15t。为了防止对车厢造成污染,同时起到隔热的作用,需要对内侧车厢涂抹保护剂,保护剂的成分主要是油和水,配置比为1:3。(2)运输过程中,车辆如果剧烈颠簸,混凝土容易起化学反应,因此司机驾驶车辆要按照标准小心谨慎。此外,车辆的车槽部位一般会安装温度孔,来达到随时测量的目的。进行摊铺工作时,摊铺机左右要留有位置,以便随时进行加料。
3.5浇筑混凝土
对施工人员来说,混凝土施工中最重视的环节就是浇筑。因此,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并严格按照方法要求进行操作,就成为必需。由于初凝时间有严格规定,因此要在初凝时间之内,完成浇筑工作中的送料环节。其次,坍落度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坍落度过大,气泡会出现在混凝土周围,影响其质量。对坍落度的检查,细化到每一平米,检测要仔细。不同的浇筑方式适合不同的振捣器。比如分层浇筑方法就适合使用平板振捣器,土层厚度不得大于机器高度。技术人员进行浇筑时,要注意混凝土的色泽,如发现异常,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浇筑,以免对浇筑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
结论
总而言之,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对建筑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道路桥梁工程的主要技术,虽然目前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依旧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因此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加强防治措施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助力我国公路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涛,范美砚.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32):00014-00015.
[2]贾彦慧.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与问题研究.江西建材,2016(5):150-151.
[3]倪逃.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问题及改进.四川建材,2017,43(4):159-160.
[4]徐俊.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注施工技术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
论文作者:魏连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应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