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引言
目前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不断的进步,使其电力企业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电力企业之中,在继电保护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背景下,其实际的应用效果也是较为良好,特别是对于智能的变电站保护中,其中应用相对较为普遍,所以在日后工作中,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与常规微机保护的不同
1.1保护构造的差异
对于常规微机保护而言,其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其构成单元主要有保护逻辑核算、模数转变、人机对话等。对于采集到的开关量及一次模拟量的信号,可以利用电缆回路进行传输,使其到达保护设备中,通过相应的转换及计算,同时与开关量的输入相结合,在满足要求的背景下将开关回路加以闭合,该操作与一次设备相一致。通过二次电缆的连接来保护信号回路、间联闭锁回路和跳合闸回路。智能变电站所发挥的保护功能主要通过保护设备、合并单元及智能化终端相互配合实现。合并单元的作用是对该间隔内的模拟量进行收集,同时将对其进行相应的转换;保护设备的作用是对保护动作的逻辑进行有效计算;智能终端主要对隔离开关及间隔内断路进行控制,并收集相关的状态量信息。这三个单元之间通过“直采直跳”的方式来实现连接,有效保护启闭锁信息。对于数据的交互,可以运用过程层网来完成。继电保护功能是基于过程层的通讯来传输保护设备的信息,其构造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及分散性。
1.2二次回路的差异
常规微机保护可以利用二次电缆与一次设备构成一个复杂的二次回路,促使继电保护的功能得以实现。智能变电站保护所具有的二次回路功能主要是通过光纤来实现,在过程层中,SV网的作用主要是传输相应的交流采样值,GOOSE网用来对开关量信息进行传输。部分二次设备可以建立有效的描述文件,对该设备输入及输出的信息模型加以确定;以各个智能化设备的模型为基础,设计机构可以制定出相应的二次虚端子图;通过采取该变电站的相关工具及图纸,系统集成商可以实现虚端子的连接,促使其成为相应的描述文件,再利用相关手段来导出相关的配置文件,并将其装入各个设备中。利用数据报文来完成各个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2优化设计分析
2.1对安全性进行优化
当今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同时,变电站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智能变电站之中,其继电保护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是采用标准统一的模式进行运行,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是一种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劣势,对于标准统一的继电保护系统来说,在实际运行之中将会受到网络的攻击,导致其信息安全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该标准之中,并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系统安全性存在忽视,导致频繁的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日后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强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2.2度可靠性进行优化
对于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来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应用到的电子设备不断的增加,为了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在电子设备应用方面也是具有很高的要求,对于电子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避免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干扰,通过对电子设备所受到的干扰因素分析,可以采用稳定的光缆对其系统中的故障问题及时修复,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做出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保护技术分析
3.1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说,线路的继电保护工作好与坏对于线路安全运行是存在重要的影响,此外保证线路的继电保护,也是可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在对线路进行继电保护中,可以对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对变电站的各项情况做出及时了解,监控系统能够对存在的故障问题做出及时的发现,从而发出相关的警告,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可以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提高线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也是需要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测控的装置科学安置到智能变电站上面,保证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将最终的检测结果可以向上级部门传输,上级部门对其监测结果科学合理的分析,通过最终分析结果下达相关的指令,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
3.2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智能变电站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组成部分就是变压器,其作用能够对所有的元件进行相应的保护,另外在安装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时,比较完善的一种运行模式通常情况下为安装模式,通过科学的使用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
3.3过流电限定保护技术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之中,如果运行中出现了电流过载,会导致系统外部出现一定的短路,当电流超出负荷的状况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外部出现故障,再加上也会导致线路出现跳闸。因此在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需要合理的应用过流电限定方式,保证可以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假如出现超负荷的电流,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发出警报,而其中的智能系统在接受到相关信息后就能实现自我保护,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促进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可靠性,还能不断提高其安全性。
4安全措施的执行原则
4.1整体原则
智能变电站实施安全措施的目的在于运行设备及检修设备加以有效的隔离,同时确保一次设备的运行具有保护性,否则应当将一次设备的运行加以停止,再进行处理。单套配置不具备有效的校验时,应当将一次设备的运行停止;通常情况下,网络交换机不会单独投退,必要的时候可以基于相应的范围来实现相应的保护功能。
4.2二次虚回路的安全措施
该回路在实施隔离的过程中,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应当具备双重性,分别为在运行及检修的设备上实施安全措施,若退出相应的发送及接收的软压板,投入相应的检修压板。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总之在智能变电装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同时,不仅对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可靠性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灵敏性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对常规性的继电保护配制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根据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建设时候的核心,并且组织过程中模式和有关结构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旻,石玉琦.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8,99(06):133-134.
[2]黄彦婕.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99(18):198-199.
[3]区均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7,99(10):164-165.
[4]肖茂岑.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J].通讯世界,2016,99(21):184-185.
论文作者:李海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回路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线路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