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泉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中医医院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便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儿腹泻对症治疗方法,如补充电解质、抗感染、微生态制剂等,观察组的患儿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思密达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大便情况和止泻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在大便次数情况和止泻效果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以思密达灌肠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明显提高(P<0.05),大便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思密达药物灌肠作为小儿腹泻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缩短病程,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216-02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以大便变稀、大便次数增多为临床特征的消化道疾病。是继呼吸道疾病后第二大类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的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多病原,常伴有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紊乱,恶心、呕吐、上呼吸道感染等。多发季节在夏秋,发病率高,发病速度快,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引起营养不良,甚至有生命威胁。我院近年来对小儿腹泻疾病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以思密达药物灌肠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我院2015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2.6±0.1)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5±0.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及腹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儿均符合我国临床腹泻疾病诊疗方案中所规定的小儿腹泻临床诊断标准。均经患者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除有药物过敏史患儿,合并伤寒、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感染以及阿米巴痢疾患儿。
1.2 临床表现
80例均有腹泻,大便呈稀便、水样便或挟有粘液脓血、次数增多,每日多于次。大便常规检查提示镜下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培养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可排除菌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诊断标准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发病于夏秋季,起病急,发病快,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可伴发热、恶心、呕吐、脱水、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查提示镜下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大便培养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同时需要排除其他感染性腹泻。
1.4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1)液体治疗,主要包含有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补钾、降温止吐等。(2)合理饮食,病情一旦好转、有食欲宜应及早恢复喂养,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进食,人工喂养者可给等量的米汤或水稀释的牛奶或脱脂奶等,如果患儿对某些营养成分不耐受或过敏者,则需在饮食中除去该成分。(3)抗生素滴注,大便培养一旦发现细菌感染,应及时予以相应抗生素静脉滴注。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以思密达药物灌肠2次/d,药液保留半个小时以上,72h为1个疗程。2岁以下患儿思密达的剂量为1.5g,加温生理盐水30ml;2岁以上患儿思密达的剂量为3g,加温生理盐水50ml。
1.5 疗效判定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同时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从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等四个方面进行评定。痊愈:治疗后,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脱水、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后,患儿大便性状基本恢复正常,脱水、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患儿大便性状明显好转,脱水、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将近消失;无效:治疗后,患儿的腹泻并没有好转,甚至有加重病情的现象出现。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对照组40例,痊愈27例,占总数的67.5%;显效8例,占总数的20%;有效3例,占总数的7.5%,无效2例,占总数的5%,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40例,痊愈20例,占总数的50%;显效8例,占总数的20%;有效4例,占总数的10%,无效8例,占总数的20%,总与效率为80%。两组对比临床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对比
对照组40例,治疗前大便次数(7.4±3.2)次,治疗后大便次数(0.9±1.1);观察组40例,治疗前大便次数(7.5±3.1)次,治疗后大便次数(3.6±2.5)。治疗前两组患儿大便次数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腹泻是存在于我国婴幼儿中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最大的特点是发病率高,严重威胁到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腹泻好发于夏秋季节,在不发达国家内不足6岁的儿童每年超过250万因治疗无效死亡。小儿腹泻的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有:①对于很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存在障碍,特别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反应;②肠粘膜萎缩导致胃泌素、肠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缩胆囊素、胰泌素等各种胃肠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使这些激素的粘膜营养作用受损甚至丧失;③热量和蛋白缺失导致粘膜生长不良,加剧吸收不良状态持续;④继发性胰腺功能不足、细菌过度生长和未结合胆盐的细胞毒性作用;⑤粘膜损害后,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易刺激粘膜,致使粘膜对外来蛋白过敏,使粘膜受损持续加剧;⑥病毒破坏绒毛上端1/2~2/3处成熟而带有刷状缘的上皮细胞,造成小肠转运和吸收葡萄糖及Na+的功能下降,引起渗透性腹泻。
思密达的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其结构为层纹状分子,对于消化道的病菌以及病毒等具有固定、抑制以及吸收的功效,不仅可覆盖消化道黏膜,同时还可和黏液蛋白相结合,以此增强肠粘膜防御能力;除此之外,该药对于正常肠蠕动规律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所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尤其适合婴幼儿腹泻疾病的治疗。口服给药是蒙脱石散的常规用药方式,本次试验采取灌肠疗法对腹泻患儿进行给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灌肠疗法优势在于可以使药物直接达到肠道深处,利用肠道黏膜可以直接吸收药物的特点治疗疾病,其特点在于方法简便、易操作、见效快、应用广泛,同时灌肠疗法还可以避免药物经胃部稀释导致的疗效降低,且不会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反应的刺激。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不能适应口服的患儿进行了直肠给药,由于思密达可直接作用于肠粘膜,可以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思密达药物灌肠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大便次数相比于对照组也显著减少(P<0.05)。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1):45-46.
[2]瘳洁廉.浅析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56.
[3]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78.
[4]蓝珍.小儿腹泻的治疗进展[J].中国药房,2010,48(8):2.
[5]陈宝红.基层医院小儿腹泻96例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2):65-66.
[6]叶礼燕,姜采荣,唐向国.小儿腹泻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人民军医,2008,51(9):571-572.
[7]宋喜莲.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9):92.
[8]吴敏.小儿腹泻86例综合诊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19):264-264.
[9]金德华,向贵英,吴蓉.小儿腹泻病120例治疗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8(17):365-365.
[10]吴君美.小儿腹泻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2(6):62.
论文作者:任海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患儿论文; 大便论文; 小儿论文; 灌肠论文; 粘膜论文; 次数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