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闽光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中医称为“虚火喉痹”、“帘珠喉痹”,归属喉痹范畴。《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是对本病的最早论述。历代医家对喉痹的病因病机从不同方面作了探讨,归纳为痰热、虚火、津不上承等,中医认为咽喉为至阴之区,临床治疗以养阴清热居多。然而,慢性咽炎病因多样复杂,环境污染、粉尘刺激、吸烟嗜酒等均可引起咽部粘膜炎症充血,咽喉隶属少阳三焦膜系的外通性膜系,是呼吸道与消化道与外界相通的膜层[1],故当从少阳论治。
【关键词】 慢性咽炎;少阳;小柴胡汤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31-02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中医称为“虚火喉痹”、“帘珠喉痹”,归属喉痹范畴。慢性咽炎病因多样复杂,环境污染、粉尘刺激、吸烟嗜酒等均可引起咽部粘膜炎症充血,现就从少阳论治来阐述。
1.证机分析
1.1、理论依据:《中藏经》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内经》:“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少阳为枢机,十一脏取决于胆”,以经络而言,少阳经脉介乎表里之间,连接表里经气以称为枢。以脏腑言,胆主阳气之生发,三焦统领阳气之气化;胆主枢之启动运转,三焦继以道路畅通,形成枢路一体,枢运机转,气、火、水布散上下内外。
1.2、证候分析:慢性咽炎症状表现为咽部不适,咽痛、咽干、咳嗽、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胸闷、痰液粘稠难咯。少阳主枢,条畅一身气之升降出入,邪犯少阳,则枢机不利,气机失畅,发则为郁,如此则变症多端。首先,胆与三焦同属少阳, 而司相火。胆腑者,如春生之气,主升发,寄藏相火;三焦者,敷布相火,此二腑功能失调,则相火可化为火邪,而且气机郁滞也极易化火。如《伤寒论》263条“口苦、咽干、目眩”,96 条“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皆是火邪的明证;火邪犯肺则咽痛、呛咳、阵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少阳主枢,诸多病因,或因外感,或因内伤,犯及少阳自然影响肺宣肃之气机,肺失宣肃便会出现咳嗽;同样,久咳不已亦病及三焦,如内经所言“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咳嗽不愈邪气入里,三焦阻隔,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可通行元气和津液,三焦阻隔则可致气机和津液运行障碍,上焦不通,肺失宣肃,而见咽部不适、咳嗽咳痰。再者,肺为水之上源,少阳三焦主通条水道,此二脏为病必会出现津液失于布散,少阳主相火,病则易从火化,炼液成痰,则口渴咽干,痰液粘稠难咯,如《丹溪心法》认为“喉痹大概多是痰热”。
2.辨治机理
慢性咽炎的治疗应着重把握少阳为枢,病则易化火邪,影响津液代谢的特点。从脏腑而言,涉及胆与三焦,故治疗法当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从位置来看, 肺居上焦,咽喉是上焦肺与外界相通的膜层,肝居下焦,肺主一身之气,肝主疏泄气机;肺主宣发肃降,肝主升发,肺的肃降不及,自然会想影响到肝的升发。反之,肝的疏泄气机不利,影响到肺气的敛降功能。小柴胡汤为治少阳病之主方,方中柴胡疏解少阳经中邪热,黄芩清泄少阳胆腑邪热,柴芩合用经腑同治,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散饮祛痰,人参、甘草、大枣相配扶中益气,助正抗邪,诸药同力, 共奏解郁转枢,调达升降, 宣通内外之功。同时,小柴胡汤亦具疏利三焦之功,《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苔白者,可予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可见小柴胡汤具有疏利三焦之功。
3.典型病案
患者,男,45岁,慢性咽痛、咽痒干咳反复多年于2013年5月20日初诊。症见咽喉不适,异物感,咽干微痛,咽痒干咳,痰粘难咯,胸闷,时有恶心欲呕,口苦,纳可,无吞咽困难,二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咽喉镜检查示:慢性咽炎。多年来,反复中西药治疗无改善而求诊。此仍上焦邪热郁遏,痰热交结,枢机不利,肺气失宣,咽喉不利所致,法当开宣上焦,清泄郁火,疏畅气机,化痰利咽,方拟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0g,半夏10g,黄芩10g,党参15g,大枣10g,生姜6g,玄参10g,桔梗10g,麦冬10g,射干10g,枇杷叶15g,甘草5g。三剂,水煎服,日服一剂。忌烟酒、辛辣、生冷之品。
二诊:服用前方后咽喉疼痛好转,仍觉咽部异物感,咽干口苦,咽痒干咳,痰少而粘,晨起无恶心欲呕,纳可,二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守原方,五剂。
三诊:诸症悉除,舌暗红苔薄,脉细弦。守原方,五剂。
按:《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咽喉仍人类唯一可见焦膜,慢性咽炎仍焦膜病也。《难经·三十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灵枢·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故三焦为人体诸气升降出入、水液运行之通道,而三焦与胆经脉相联,功能相关,胆腑疏泄功能正常,则枢机运转,三焦通畅,水火升降开合自如,若上焦郁火,炼液成痰,痰热交结,则气机不利,枢机不畅,肺气不宣,而见咽喉不适,异物感,咽痒疼痛,干咳痰粘,胸闷,少阳胆腑郁火犯胃,则见口苦、欲呕,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仍痰热交结,枢机不畅,气机不利之象。故本案方中以柴胡配黄芩疏清并行,清泄少阳胆腑郁火,疏理少阳枢机;射干、玄参、麦冬清热养阴利咽喉;半夏、生姜降逆化痰、和胃止呕;党参、甘草、大枣扶少阳正气以祛邪,寓有“寒温并用”之意;再配以桔梗开宣肺气、枇杷叶降气化痰,二者一升一降协调肺气之宣降。慢性咽炎临床诸医皆从“虚火喉痹”论治,此案之立法遣方异与诸家,仍同病异治也,值得商斟。
【参考文献】
[1] 孔光一三焦膜系理论治杂病,中国中医药报,2014、4、9
论文作者:张闽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2
标签:少阳论文; 咽炎论文; 枢机论文; 咽喉论文; 粘膜论文; 津液论文; 气机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