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矿调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刘圣

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矿调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刘圣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生产运营管理部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综合的调度管理工作与煤矿的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如果在调度指令执行或应急指挥中采取了不合理的措施,将会造成煤矿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和次生的安全事故;因此,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煤企管理者应该根据综合调度系统平台的管理信息为决策依据,科学合理地安排煤炭安全生产,让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真正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信息、指挥中心。

关键词: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煤矿调度工作;应用

1煤矿调度信息化工作人员面临的问题

煤矿调度信息化通常涵盖3个方面,分别为实际调度管理与生产员工、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其工作关系一般会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此类问题加以深入研究,这就是煤矿调度工作的实际需要。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有:a)调度生产员工面临问题。难以高效实施领导旨意并满足其需要。难以非常全面地了解所有信息,发现不到问题所在[1]。生产现场有问题发生无法及时发现原因。平时工作中的填报数据较为复杂;b)中层管理人员面临问题。掌握其它部门有关生产数据的难度大,量化基层工作人员考核不是很容易[2]。工作中更多的是感性体会,缺乏具体如数字方面的支撑。仅仅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事故时才予以解决,无法对其加以预防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位管控力度不足;c)高层管理人员面临问题。信息量较多,缺乏有用资讯。管理目的难以下达实施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布置后,没有形成快速有效反馈,没法很快找到问题所在原因。

2煤矿调度信息化模式

2.1工作流程模式

工作流程模式主要是利用生产信息进行框架构建,以此掌控不同部门的职责及生产任务的分配。把企业的生产运营年、季、月计划和生产过程分类研究,明确不同企业部门和生产矿方的责任,依照安全生产管理视角加以分类,明确生产工作流程要求;并了解不同管理层面的延伸程度及不同节点的任务,依照角色和生产技术制定流程。更改原来粗放式管理理念,把所有生产技术、管理任务、事件控制全部参考流程化形式制定,随后利用管理方式实施,以保证实现国家煤矿标准化的各项标准顺利达标和规范生产员工标准化作业的宗旨。

2.2信息综合模式

传统调度管理时,信息搜集体系比较散杂,一般利用粗放式管理方式,每个部门间都参考自身需求加以搜集统计信息,各方面的信息比较杂乱,由此会导致信息出现堵塞、弱化的现象,难以保证信息的梳理与共享。简言之,信息综合管理模式是把搜集到的数据加以复制、备份、保存,详细加以分类之后利用信息传输体系送达每个作业节点。利用信息综合平台工作模式,能对煤矿生产、施工等环节加以监控,仅在煤矿调度中心,即能对生产单位的所有阶段和工作内容加以监督。同时,能对监督加以分析检查,极大地减轻监管人员压力,优化健全监督定位系统。利用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定位来管理生产现场,其信息准确率非常高,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

2.3追溯长久模式

追溯长久模式主要是构建整体综合性质的信息管理系统,此系统应搜索各种煤矿生产数据,不仅应构建统一数据库,同时应把数据库中的所有记录整体回馈到系统中。调度管理信息化处理后实现数据的统一保管。煤矿生产时,煤炭的生产开采难度较大且运输工作繁琐,生产环节会出现失误,导致生产计划无法按时完成,一旦出现此类问题,会增加控制全局的难度,难以追溯具体状况。因此应将所有生产环节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搜集整理、保存,出现问题时,则能加以数据排查,第一时间制定对策,实现生产可追溯性。

2.4观念透明模式

煤矿调度信息系统对传统的管理观念加以改造。无调度信息系统的传统管理观念一般为现场工作人员应为整体人数的85%上下,高级管理者数量不多,由此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生产现场管理时,每个作业对象都有其特定的管理方法,划分职责时,应从上到下逐级分配,由此导致生产指令响应较慢。下级人员汇报工作时采取的方式为口头一级一级向上汇报,信息传输花费很长时间,难以保证施工进度。同时利用观念透明模式的调度管理系统模式,能把上级管理的指示用信息方法发送至每个部门,由此部门人员根据实时信息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3.1使管理决策水平得到提高

综合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运用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将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来把信息全部真实准确地反映在监控大屏幕上,方便于调度管理人员的监督,及时掌握煤矿的生产动态及安全状况,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的管理决策水平。

3.2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如果煤矿的企业管理者能够准确掌握生产动态和安全作业环境的有关信息,可以有利于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最终提高煤炭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瓦斯和通风、温度等环境中安装传感器,可以节省大量的安全监测人员管理费用和专用设备投资,增加人员定位系统模块节约了员工考勤设备的资金投入,在没有增加任何设备的基础上节省了几十万的管理设备成本。我国的很多煤企应用了综合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这一方面上就节省了几百万的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成本。

3.3应用前景广阔

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增加一个生产调度的电视会议系统,实现高层管理者直接面对生产区队的生产信息管理与发布。形成企业的综合管理信息在网上的公开化和交互化的信息平台,一切的数据显示都在网上完成,最终达到无纸化办公;把这种智能化的方法应用到煤矿企业中,也把煤矿工作的生产变得智能化,管理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安全方面的调度,因此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

4煤矿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

4.1信息资源交换平台

信息搜集系统和实时数据库针对大量信息加以搜集与记录,保证智能化生产信息和管理信息紧紧关联。

4.2信息共享集成平台

信息共享集成平台主要利用智能化子系统传输不同的生产信息、管理及公共数据、系统信息运用等加以整体设计,涵盖共享信息选择、相关数据联系、公共功能构成、跨专业操作、跨部门衔接、统一调用等内容,以此在整体平台中共同展开管理。系统信息中,将全部动态、非动态、评估、制定等数据利用图片、文字、word、exel、视频、flash、音频、APP软件等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以此满足不同信息分享人员的不同需要。如在综合页面中出现的不同数据发布中,加以全面细致的整理,把所有的分析结果利用浏览器、消息提示等形式传送到客户端。

4.3安全管控平台

安全管控平台主要是在搜集不同生产智能化和安全管理监测系统的信息后,构建各种层面面向生产调度管理平台进行展示实时监控现场情况,保证煤矿传送、采掘、通风、设备、工作面等模型被监测、监控。如利用不同生产阶段自动采集生产现场的实施数据并进行系统集成,针对各种回传信息加以整体研究分析,相关人员能直观看到煤矿井下作业面的所有子系统信息情况,且参考此信息加对井下状况加以全面分析,以此实现高效管控的生产调度。

4.4信息研究显示平台

信息研究显示平台主要是通过数据整理、图表解析、预估评价、图像形成、电子制表等技术方法,挖掘具体的决策数据,为相关调度管理人员提供方便的非静态帮助导向。其主要涵盖:a)故障影响产量分析。主要针对故障对产品、工作带来的影响加以研究,得到三维视图,得出结论;b)隐患事故分析。利用对煤矿事故及安全隐患信息加以挖掘,找到规律,丰富生产数据项的集合,以发现不同事故隐患的联系;c)设备维护修理研究。利用设备运行管理模型,把设备维护划分种类,制定维护制度。

结束语

煤炭行业发展迅速,其生产效率、整体管控等方面是煤矿作业中的重要环节,特别在信息时代中,煤矿产业更应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煤矿调度方面,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生产、安全、经营、员工、设备等全面综合性调度,实现调度体系一体化,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对煤矿调度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恩友.浅析煤矿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5(02):168-169+172.

[2]李银柱,关辉.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矿调度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2):141-144.

论文作者:刘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综合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矿调度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刘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