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创造了巨大价值,当前形势下,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能够防涝抗旱,提升农业生产的安全性,相关的水利部门应当针对现阶段的施工技术难点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由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生产模式,全面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质量控制
1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概述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为农业生产活动服务的事业,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改善农业种植区域的不利灌溉条件,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种植水平的提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一般都是由国家组织进行的。
2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技术难点分析
2.1 缺乏科学规划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前缺乏科学的施工规划,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导致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安管管理和施工进度控制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施工流程相对松懈,部分施工技术人员甚至依照个人施工经验进行施工,以至于最终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计划存在较大偏差。例如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细节控制,导致农田施工田埂存在不平行问题。
2.2 施工秩序较为混乱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相对于其他施工项目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工程建设施工周期长、技术难度大、施工环境过大等问题,目前来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相关制度和规范仍有待于完善,笔者通过实际施工管理经验发现,部分农田水利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施工秩序控制,材料设备乱堆乱放的情况时有发生,施工秩序混乱,施工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3 施工区域土质较软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区域一般位于农田内部或是农田附近,为满足农作物种植需求,该区域内的土壤质地相对较软,由于缺乏有效的排水系统,降水一般通过渗透排除,导致土质中含水量较高,在一些基础设施施工完成后容易发生严重的沉淀问题,对水利工程施工造成消极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企业在施工前要加强实地勘测,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升土质的坚实程度和降低水分含量,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2.4 基坑沉降问题
基础工程施工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部分施工环境中由于积水过多,导致基础工程出现变形问题,该问题也是现阶段的主要技术难点,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全面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避免发生基坑沉降问题。
3 农田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这就要求试验员、测量员、施工员、施工班组长、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严格按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杜绝无证上岗的现象,此外,项目经理要肩负全面控制施工质量的责任,建立以为其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有效地规范所有员工和项目经理的行为,以“精心施工、科学管理,质量一流、过程一流”的质量指导方针来对其进行约束与鞭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1)为了确保能够全面系统地检验工程质量,配备试验、质检技术人员,对质量检测设备、试验仪器进行检验与完善。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前,为了确保技术工作顺利进行,选派负有责任心、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再配以精良的设备,挑选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投入到工程项目施工中去。
(3)为了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有效减少,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要求,邀请设计单位、项目业主、工程当地的乡镇水务站共同派员参加图纸的调整工作。在这三者之间做好施工图纸的衔接,确保施工设计图纸与现场的高度稳合,合理地调整施工图纸。
(4)完善施工设计图纸的技术交底。施工与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因此需要认真地研究施工设计图纸,学习施工规范,这方面的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技术交底工作包括两部分,即设计单位交底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交底于施工人员,只有完善了交底工作,才能以施工规范和施工设计图纸的严格要求进行施工。
3.3 加强施工中各项工作的质量管理
(1)加强原材料配比和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原材料的不过关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一些施工企业没有意识到原材料的配比和质量的重要程度,在材料配置时,操作工序不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要严格把关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的质量,为了检验针状石、风化石等材料的坚硬度,查看其质量证明,同时检查水泥和钢材的质保证书。只有加强对原材料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企业施工成本的降低。
(2)三检制原则的实施采用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来应对施工中的单元质量及工序,即“三检制原则”对每项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在进行下一步作业前,必须通过以上的检测合格,之后监理工程师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
(3)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保证放样制度的有效实施,做到有放必复,第一时间完成测量放样复核表的填写;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跟踪检查,实现专业人员配套,有效地行使质量奖惩权和质量否决权。
3.4 提高人员素质
在现阶段,进行农田水利施工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施工人员的素质决定工程的质量。因此,首先,必须对施工人员素质进行提升。现阶段采用主要手段是要求施工单位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讲解。除此之外,相关的研究部门必须对已经成熟的新技术对广大基层施工人员进行普及;其次,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施工环境勘测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在进行实地调查时我们发现,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程机械不论是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更对施工人员素质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工程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熟练度,保证工程机械不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
4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了解到农田水利工程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的解决,提高工程质量是保证农业生产更快发展第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技术难点以及提高工程质量方法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只有重视技术难点的攻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工程质量,才能真正使农田水利工程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京伦,李鑫淼,赵应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探讨 [J].南方农机,2015(1):16+18.
[2] 李青松.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探讨 [J].南方农机,2017,48(23):51+61.
[3] 陈国伟.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 [J].住宅与房地产,2016(9):139.
论文作者:王小锋1,惠婷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