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
引言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如创设导学式教学情境、开展互动交流导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学等。以下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1导学式教学法的特点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小学生处于一个思维逻辑尚不成熟、行为尚不能自控的时期,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他们将难以产生学习抽象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导学式教学法可以帮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营造全员积极学习数学的课堂氛围。第二,过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的,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失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导学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现状,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积极学习数学的意识。第三,教师对导学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形成全面的思维模式。给学生埋下喜欢思考的种子,使学生在思考中发挥潜能,从而为我国数学领域的教学发展提供新的生命力。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中导入问题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深吸引,所以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去培养和强化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请同学们使用自己手中的笔、橡皮擦等测量一下我们数学课本的长度。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后会发现,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得出的结果却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的答案:不同的测量工具,其参照的标准就不相同,测量出来的数据自然也就不会一致。因此如果要得出的结果一样,就需要选择参照标准相同的测量工具。
(二)教具提供
教学用具是开展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丰富的数学课堂。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将课本知识以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具体的问题当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比如在进行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棒对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加深对线条与框架结构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从生活出发,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公式,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在书本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这才是数学的价值所在.自古以来,课堂都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媒介,但教师授课的媒介绝不能仅限于课堂.比如,在学习几何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看有哪些符合几何学习的规律.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小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行认知和亲身操作强化认识,同时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合理创设导学情境
导学式教学法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有效的导入元素,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情境创设是导学式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构建更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引起学生与课堂教学的共鸣,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实际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创设情境开展导学式教学,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当然,情境创设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将导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依据内容创设竞赛情境等。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都了解太阳东升西落,这时可以将其与方向联系到一起,可以让学生认清“东、西”方向:“如果早上起来面向太阳的话,我们前面是什么方向?后面是什么方向?”这样与生活建立直接的联系,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不仅起到了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导学式教学法教学方式应用分析
导学式教学法强调的是引导式的教学教育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必然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同,其更加需要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变更和创新教学方式.为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讲解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及计算机互联网教学设施,将教材中生硬的几何线条及数学图形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动态的立体的教学展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相关的数学教学视频及音频等进行课堂播放,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学习到相应的数学知识,降低自身对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模式虽然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很大作用,但局限性较大,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也是不可避免的。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近数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时间和空间问题。
参考文献
[1]姜爱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的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93.
[2]李利娟.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教师,2016(S2):38.
[3]张国强.对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6(14):57.
论文作者:王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学生论文; 式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