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化产业呼唤“工匠精神”_工匠精神论文

论语:文化产业呼唤“工匠精神”_工匠精神论文

论语:文化产业呼唤“工匠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工匠论文,文化产业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谈话整理)

      ●:2015年很不寻常,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大事件。文化产业领域更是接二连三。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方面,文化产业的GDP急剧堆积,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另一方面,精神品质日渐蜕化,文化垃圾充斥市间。

      ●:是的。默认假货,接纳庸俗,诚信缺失,急功近利……文化产业领域的确出现了诸多乱象。

      ●:追根溯源,我想到了信仰的力量。我开始迷思和盘点国内外那些久违了的“工匠精神”。

      ●:我有同感。文化产业呼唤工匠精神。工匠应该是整个社会产业的基础。我们在此呼唤的目的,是工匠精神如何在当今文化产业中得到应用。何为工匠精神呢?我的理解,工匠精神就是艺术家精神,如果我们社会的每个人都有一门绝技、都能像艺术家那样精湛的研究每一个技能,花长时间的去挖掘,像演奏家一样在舞台上能够表现的天衣无缝,那你的工匠精神,你所制造的产品,一定会闪现火花。

      ●:日本人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表现在“一品入魂”,就是用全部身心、全部热情、甚至投入一生做一件产品。这个企业可以很小,但入世的产品充满了善意的“人文精神”。譬如:无痛针头、防脱螺栓、研磨镜面玻璃,四五个人的小工厂,一年一年的做下去,不求大,就是要做精做好,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写实。反观眼下市场,我们许多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做好,比如说旅游纪念品,你到中国大小景区看,极少有精品,极少有去值得购买、收藏的,而且大量是在低端复制模仿,从用材到加工都非常不讲究,这是小的东西。大的东西,我们的大电商平台上假货泛滥,甚至大企业默认造假,有意无意地回避知识产权保护,而且以仿冒滥造作为企业发展的捷径来走,这些都与工匠精神相去甚远。

      ●:从文化产业自身而言问题很多,十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少有经典作品和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变得很流行,它实际上是一个循环体,是文化、艺术、产业结合的一个循环体,只不过现在到了一个整体上需要再度升华的阶段。从广义上讲,文化产业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元素渗透到了所有领域,渗透到了所有领域的顶层环节,包括设计、唯美化的层面上,然后决定着微观工匠技术的表现形式。英国人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走向滑坡时期,在基础工业技术的精细化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后提出的。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开始全盘西化,从德国、英国、美国,叫换血式的开放。

      文化产业需要工匠精神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我们现在的产业分类,实际上还是按照传统的产业去分类的。本质上所有产业都需要文化元素的植入,都离不开创业人的精神滋养。

      ●:所以说文化产业的前沿特征是无限的,多角度的。我不认同“文化产业”就是利用文化来赚钱,这是一个狭隘的定义。

      ●:这就是我们反过来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条件背景下,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就是因为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不以短期利润为追求、为人生目的,而是追求一种过程中的精神享受。

      ●:它是在塑造品牌、塑造永恒、塑造艺术品。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工匠已经升华为工匠艺术家了,您看,好的工匠艺人本身就是活着的艺术作品,他的气质,已经由内至外自溢出被陶冶了的灵魂,就像我们看到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在工作室带着围裙专注创作一样,那神态溢出的是一种感染力,一种难以言表的工匠元素,当你深入进去观赏他的电影作品以后会发现,这是一位掌握着调教精神灵魂绝技的、掌握着一门绝顶工艺的大师。

      ●:你说的还是从外面去描述他。我感觉那种专注的精神和奉献所感动,就像那些老的艺术家,包括做螺钉、做无痛注射针的那些所谓小企业家,他们的那种放松、自然,那种洒脱从容不迫的生活状态。那种满足于小企业,小规模,满足于做好小产品,没有一味求大求快的贪婪、欲望,所有的精力都专注于把东西做好,这是他们的追求,我觉得这才是人性中最完美的东西。设想,假如在中国在十几亿人当中,有一亿人哪怕有几千万人,真正达到工匠精神的精神境界,中国就不得了,才真正称得上内心强大!

      ●:我这里有来源于日本某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7-8年。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是58年,与这些相比,我们的企业寿命简直是短暂的可怜。

      工匠精神的存在现实

      ●:其实中国自古不乏有工匠精神的大师。你看我们从老祖宗说到现在,指南针、造纸、活字印刷、火药,实际上都是工匠精神带动了那时代的技术革命,后来又传到欧洲。反观这些年来,在逐利的潮流中,不是说中国忽视了工匠精神,但至少很少有人去关注他,很少有人从正面弘扬这种精神,即使有一大批有这种献身工匠精神的人反而被边缘化了,好像是谁能突发奇想、一夜暴富才是英雄,我觉得这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从心态、机制、价值观上都急需面临调整。一句话,应尽快建立适宜中国工匠精神生长的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如果拿工匠精神去对照案例的话,可以把工匠精神细分为诸多特征便于启蒙和应用,比如说工匠精神,由什么元素构成等,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有体系化的了解认知何为工匠精神。

      ●:我认为工匠精神,至少应有几个元素。第一,它不盲目追求做大,不是说它们做不大,而是为了追求产品的极致,宁可维持小的规模。最近看到日本作家根岸康雄所著的《工匠精神》一书,提到日本有个叫冈野工业的公司,它制造出的“无痛注射针头”全世界受益。但这家公司“不希望公司发展得太大”,一直保持只有5名员工的现状。第二,与其和别人竞争,不如去做别人不做的事情。他的意义在于,在整个产业领域当中,超越同质化竞争,专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现在同质化竞争浪费资源,不经济也不科学,这也是一种境界。第三,我认为,工匠精神的精神状态是把工作当做一种修行。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视工作为修行,把品质视如生命,我觉得这样的人格才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自己与别人的心。不走捷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慢,而实际是快,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有一句叫“一品入魂”,很精到,就是做一件产品而倾注灵魂,感动灵魂,在感动自我的同时也感动别人。这样我们就把拥有工匠精神的人称作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工匠学问家,有自己的知识专业体系。实际上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都应该是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同时没有多余的野心,不贪婪,专心做一件事情,实际上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执着、专注、倾其一生。其中有一句叫“一品入魂”,很精到,就是做一件产品而倾注灵魂,感动灵魂,在感动自我的同时也感动别人。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境界,超凡脱俗,出神入化,成为人生和事业的信仰和追求的目标。在中国的文化产业领域能成大气者,以后肯定是这类人。

      ●:我们再举几个案例,其实艺术家也是工匠,只不过是用艺术的形式。很多演奏家、导演、歌唱家、雕塑家、画家在艺术创作时,都融入了魂,我们把艺术家创作时融入灵魂的创作模式,来关注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把这种精神普遍化,可能是整体意识的一种提升。就是我们现在的工匠,在地地道道的工业技术领域里面,可能更缺少一种融入魂的模式,融入真心的爱,融入真诚的爱,融入人性的本质的爱。

      工匠精神需要生态环境

      ●:这种批判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就是塑造、建构一种适宜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生存、发展的一种生态环境。无论从社会道德价值观引导,政策激励约束上,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一整套的体系,都应该围绕着鼓励诞生、培育、保护大量的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去建构生态圈。

      ●:如果一个国家到处都是这样的人,那就会到处充满着美。这就改善了人们的道德行为,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些东西决定了国家的命运。政治家说的再好,下面没有这些工匠支撑着你,领袖就是空的。例如在航空电子领域,这是我们国家的强项,实验失败也很少。为什么我们小的民间工艺不能把这样的工匠精神普及化呢?

      ●:日本最大的铁路公司采用哈德洛克螺母,全部用于新干线,做的一个螺母,用了很多年,现在不仅在日本得到使用,并且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澳大利亚、英国、波兰、中国、韩国的铁路都采用,很简单也很不简单。他有个独特的技术,用不同的尺寸和材质、不同的对应的偏芯量,他这个螺母,无法被模仿,这是关键所在。

      ●:做到极致了,就无法被模仿了。

      ●:小小的螺母不起眼,物理结构也很容易被解剖,但即使把图纸给你,他的加工技术各种参数配合也并不是一般工人能实现的。他为什么工人少,是因为一般工人做不了。只有真正的专家级的工匠才能做到。工匠精神的承载,说到家,要靠真正的、专业的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工匠学问家去操作。

      ●:工匠思想家、工匠艺术家是沉静于最基层、最原始的工作。

      ●:我看华为任正非的一篇文章,他说:前后去了9次日本,以往认识不过是工匠技术问题,现在我愿意把它与精神结合起来思考。他认为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巧”的问题,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都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上下之间形成一种文化与思想的共同价值观,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他这是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体会到的,因为他意识到这点并吸收了这点,所以华为也达到了这个品质。

      工匠精神源于民族信仰

      ●:所以说将来我们做工作、做项目、做产品,我们也要注入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塑造我们的独立人格,否则,我们无法长久成功。

      ●:工匠精神、工匠艺术家应该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本元素,我们的长处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几十年的艺术创作经验为根底,我们知道如何在技术的基础上融入魂。我在讲座过程中,讲过注入灵魂的技巧,很多学生、包括很多工艺家们不理解,认知不到这个看不见的“存在”,而具备灵性的人不一定具备工匠的精神素质。

      ●:实际工匠精神,你仔细想起来,是一种非常崇高的精神。

      ●:工匠把自己从事的事业当做上帝一样崇拜着,日积月累的执着变成一种信仰。

      ●:有信仰才有执着,才有追求,才能把金钱或财富放在很次要的地位。

      ●:我们谈工匠精神,由此总结出我们的核心元素: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细腻、修行、信仰……。

      ●:应当把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信仰来培育。不浮躁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平凡但是不平庸,这些工匠艺术家表面看起来在社会的层级中是很平凡的人,但是他不平庸。不平庸表现在他做的产品。央视前不久播出的《大国工匠》,我看了之后有些细节很受感动,其实中国有一大批人,年复一年的、数十年如一日,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靠着对祖传手艺的虔诚信仰,凭着对技艺传承和钻研,对职业的专注和坚守,缔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奇迹。

      ●:他的这个工匠可能更多地是在传承上。日本有许多人追求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美时,不会拿出去,这一点我在日本工作学习二十多年深有体会,日本的生态环境促使工匠精神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用我的语言来说,他生活的角落都渗透着美,渗透着由美学价值可以带来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的东西。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这是国家活力的源泉。千万不要简单的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来理解现代意义的工匠精神,绝对不是简单的手工艺传承,心传口授,也不是崇尚某一个独门绝活,更不是把人作为机器的附属和延伸,而是需要重新回归对人本身的尊重,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服务世人,力求完美的精神,一种让企业团队为此拧成一股绳的精神。要从个人的工匠精神里跳出来,凝结成一种信仰。

      ●:是对人的本性的再现。

      ●:更是对人性缺陷的完善和丰富。我理解,中国现在不缺资本,投资机会也很多,大中小企业到处密布,但为什么做不出好产品来,我们国家总理也说钢铁产能过剩,但是用于制作圆珠笔的圆珠却需要进口。

      工匠思维+正能量

      ●:应该让工匠思维跟上时代的需求,为时代服务。

      ●:有一种观点,我比较赞同。当前这样一个异常浮躁的社会,大家都在千方百计走捷径赚快钱,相同的环境不同的信念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工匠精神的确不是简单地继承老师傅的技术。打磨产品实际上是在磨炼自己的心智,最后的精益求精也是心性不断纯净、不断提升的过程。把这种心性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是企业在转型期的“定海神针”。工匠精神的关键是“专”,不仅是专注,也是专业。付守永先生写过一本书,讲工匠精神,他提供一组数据统计,到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德国有800多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我们不应无视这些最具创新力量的国家。

      ●:我们中国的文化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企业家要做长寿企业,首先要植入工匠精神,要培养、拥有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工匠学问家。

      ●:文化产业企业选人时首先要从人格上入手。

      ●:浮躁的人、急功近利的人、贪图小利的人、坑蒙拐骗的人都不能作为骨干决策人物。否则会毒化企业精神。

      ●:是的。去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已经在警告我们。

      ●:譬如,德国大众“排放门”事件。去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

      ●:这是把工匠精神用到了反面,属于智能技术欺骗。

      ●:“大众造假事件”说明:一旦丧失了工匠精神,无论你是庞然大物,百年老企,也会瞬间倾覆。教训是惨痛的、致命的。

      ●:他没有失去工匠精神的技术的那一部分,失去了工匠精神的德性的那一部分,企业信仰的缺失,导致了大众品牌的崩塌。

      ●: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还是利润最大化?工匠精神说到家,引发我们必须时时思考,“为什么而制造、为什么而生存?”这是个深层次的问题。

      ●:大众修行了一辈子,就在最自满的时候不该发生事情的发生了。

      ●:说到家是把利润追求放在了精神追求之上,丧失了信仰!

      ●:技术非常重要,但是还需要有修行的良心把控,否则的话,仍然可以导致犯罪。

      ●:道德价值观一旦丧失。趋利会使它心中暗藏魔鬼。

      ●:他这是因小失大呀。

      ●:所以说经营企业是一场修行——践行企业价值观的修行。

      ●:我们现在的道德沦丧已经到了一个危机的节点。已经牵扯到食品安全、医疗安全、教育安全等方面。这都是信仰危机所导致。

      ●: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呢?例如:86岁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在日本地位崇高,超过55年都在握寿司,他的技术举世无双,因此他对寿司所注入的精神、对待寿司的感情以及技巧绝对是世界第一。他的寿司店叫“数寄屋桥次郎”,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候的寿司店。这是工匠精神的呈现。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成功不在大小,眼下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很多人只想做大事,不想做小事,只想做惊天动地的事。试问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

      ●:其实小就是大,大就是小,这就是哲学。小的做到极致就是大。其实大事就是由小事不断的积累和小的经典元素表现到了极致而成。比如说中国的高铁,如果没有精致的零部件组合的话,不可能长远的、安全的行驶着。

      ●:不能偏执地追求成功,不能简单地评判成功。敬畏工作才有善果,一个肮脏的灵魂永远无法去成就善果。这就是修行的境界。世间正确的为人之道是磨炼灵魂,提升自己的人格,在工作中领悟生命的正道。真正的受益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工匠精神不只是修养自己,同时影响周边,影响世界,影响环境。我们社会现在需要的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回归和复苏。

      ●:华红兵有个观点,工匠精神就是信仰的踏实和认真。我认为还应加上想象力和表现力。

      ●:工匠艺术家、工匠思想家,不只是执着、踏实,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永无止境的革新、创造。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精神、是崇高的信仰。在信仰、精神的支撑下,工匠思想家、工匠艺术家踏实、认真地完成作品,把做东西当做一生的信仰、精神去做,奠定这样的价值观之后,同时具有艺术家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然后又有工匠的踏实、执着、坚守,这是非常完美的现代工匠精神。品牌是一种信仰,实际上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并没有什么口号去宣传说要做什么品牌、做什么百年老店,他们的信仰植入了产品,产品反过来成就了他们的品牌,百年老店就是这样一辈辈传承下来的。例如,乔布斯把他的产品做成了信仰。

      ●:乔布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文化上的贡献超过了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是创造了一个经济领域。现在看苹果要跨界发展,要做电子汽车,人只要有了信仰,都能成功得到它。

      工匠精神支撑国家的强大

      ●:一提到工匠精神我就想到了中国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父子。他们的作品历经沧桑,仍然震撼人心,屹立于世。这就是中国古代工匠的典范。德国目前是世界上人均工程师比例最高的国家。还有我们的近邻日本。在许多方面领先全球。工匠精神愈强烈,国家就愈强大。

      ●:日本是政治上不强大,军事上不强大,在经济上、研发上强大。

      ●:整个欧洲的经济危机,德国闯了过来,就是强大的体现。

      ●:而且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对日本德国的影响不大。

      ●:工匠是勤劳、敬业、稳重、干练以及遵守规矩、说一不二、一丝不苟。很多美好的词汇都会归结到工匠身上。我们理解工匠,也会从工匠身上发掘出一些美好的词汇。现在,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都在追求高学历,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我认为,越是文化人,越需要有工匠精神,特别是做文化产业,更需要注入精神因素。现在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层级比较高,有文化。但,有文化知识和有工匠精神是两回事。

      ●:说得好,有知识和有工匠精神是两回事、一定要把两者分开,要鞭挞那种所谓的有文化的知识匠。不能拿着历史知识去误导现代人。

      ●:现在有种情况是,有文化的人瞧不起所谓的工匠精神,这是很大的问题。我看过一个日本电影叫《入殓师》,就是给死者整理仪容的,我认为这就是现代意义的工匠精神!

      ●:对的,这是一个人们最慢待、最不愿接触的一个领域。

      ●:他把人们最嫌弃、最不愿做的事情做了,使过世的人和在世的人都得到精神抚慰,这就很伟大。这个题材的电影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所以这个电影投资人本身也有工匠精神,

      ●:这部电影投资人本身是陵园企业家,是一个职业管理人,他用这部电影张扬他的精神追求,让大家理解,入殓师把过世的人送到另一个世界去是如此的高尚,由最被人唾弃、瞧不起变成高尚。

      ●:我看的《入殓师》,演员用表情传达出的精神和工作状态,用对生命的敬畏给过世的人整理仪容,确实让人感动。

      ●:我说个特例,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就是用文字,运用思想编写出活生生的部落故事。他把自己的家乡,唯一而不可复制的家乡的情怀再现出来,传承了某一部落的社会形态,他的精雕细刻,犀利独特的语言比比皆是。莫言,之所以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不是在讲大道理,而是讲了一个细小的部落,文化形态的长时间的完整的再现。这是文学家莫言达到的一个极致,他也是自己赋予了使命。

      工匠技艺,我认为应该把它上升到灵魂、情感的注入。我认为工匠精神带着对个体精神的信仰,传承生活在社会基层的每个角落。所以修行极其重要,我们从这些元素里边挖掘工匠精神、阐述工匠精神、认识工匠精神然后使之发扬,使之传承。在我们现代的文化产业当中,去得到发挥和应用,这是我们谈论的目的、阐述的目的。

      ●:意犹未尽,深有同感,咱们有时间再聊……

标签:;  ;  ;  ;  ;  ;  

论语:文化产业呼唤“工匠精神”_工匠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