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比例为何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大学生论文,比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高考录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让人津津乐道:在男性考生依然占多数的情况下,女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据了解,今年参加高考的男女生比例大致为1∶0.7,但对高考成绩的统计分析表明,女生的高考成绩相当好,特别是在文科中,女生较男生成绩更为优秀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份调查材料显示,今年北京的高等学校文科招生中,达到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2657名学生中,女生为1970名,占到了74%。在男生传统的优势项目理科中,这一比例也达到了42%。
如今,在不少高校中,女性已经顶起了“半边天”。事实上,许多文科类院系中,女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甚至已经超过男生。这一方面说明她们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主导力量。但同时,一些文科、师范类院校中女生人数的显著增加,已经引起了人们新的忧虑。
不少招生院校不得不面对一个以前难以想象的问题。在北京的招生现场,上海外国语学院在按超过分数线120%提档后发现,入选的18 人都是女生。由于第一批上线的男生只有不到700人,生源相对不足, 来京招生的一些院校不得不将男女区别对待。南京政治学院文科最低提档分数线,女生为495分,男生则是457分;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女生是542分,男生是527分。
受招生影响,一些高校院系中,女生已经占优势地位。在上外,女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8%左右。而在北外,这一数字更高达75%。人民大学外语系98级的62名新生中,男生仅为20人,但该系一位老师说,这已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因为外语系95级—97级三个年级男生加起来,也只是20人。
曾几何时,许多高校都为女生人数太少而头痛不已,但现在,除了那些女生涉足较少的纯理工类院系中男生依然感到孤独以外,不少学校中,这一现象已以它相反的一面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那些女生占大多数的班级、院系中,不少业余活动,例如舞会等,从前找不到女生,现在则因男生少而无法令人满意地展开,学校内体育、劳动等活动的参与程度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对此现象,学生们自己的看法颇为耐人寻味。南京大学中文系95级有29名学生,其中男生仅有9名。对于生活在这样的“女儿国”中, 一位男生说,感觉“很温馨、很舒适”;同班的另一位女生则觉得,“男生少,大家玩起来没意思,班级活动也很难搞。”不过,对于正常的教学活动,正像一位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的老师说的那样:“并未受到影响。”
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周孝正教授对高校中的这种情况持乐观态度,并强调说,不必为此感到担心,从目前中国的现状分析,这应当属于正常现象。他认为,从高考制度本身说,它至今仍是中国选拔人才方式中最为清廉的一项制度,考试是教育评价中最重要的、无法避免的环节。不同民族、性别、出身的人在高考中平等竞争,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女生目前的优势是她们在公平竞争中努力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郑新蓉副教授也认为,目前的这种状况实际体现了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以来,女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是我国在女子教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仅就一些系科中女生多于男生的情况就怀疑当前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没有根据的。
在具体解释这一状况时,郑新蓉副教授认为,目前一些院系男女生失调的现象,在更大程度上是受社会背景影响的结果。她说,社会对男女的不同定位赋予了双方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对于女性来说,顺从温柔性格,使女性倾向于选择轻松、安全的学业,例如文科、师范类。
周孝正教授则认为,考试制度在类别、题型等环节上必备的相对稳定性,不可避免地使应试教育成为可能。在这一点上,因为性别上的差异,女生显得比男生对考试更具适应性。女性在色彩感觉、手工、外语、勤奋、纪律、感情等方面优于男性,而男性在重量感觉、数学、名誉欲、勇气等方面占有优势。从生理上说,女性比男性的性成熟期早也在其中起到了作用,相对于男生的懵懂,她们更早懂事。
周教授同时指出,目前高等学校招生中出现的过度竞争,导致入学率太低也是使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据介绍,在今年的近320 万考生中,仅有108万左右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在目前中国2000 多万适龄青年中,上大学的比例大致为4%—5%,而在美国,这一数字达到了60%左右。
在谈到如何促使男女比例在高校中趋于平衡时,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郑副教授谈到,应该改变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男女的不同期待,在男女的性格培养上实现公正引导。周孝正说,实现现在的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由“高门槛、低淘汰”向“低门槛、高淘汰”的转变,放开办学,提高校舍、师资的利用率,将每年7月7日考生视为“生死一搏”的高考,由残酷的过度竞争变为适度竞争,让更多的学生有条件升学,应该是缓解目前状况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