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索”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创新教育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法论文,小学数学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举国重视“创新教育”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1]。小学阶段学习的是已成定论的最基础的知识,从知识的角度看不存在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应该从教育观上进行改革,由传统的“教师本位”转变到“学生+教师本位”,对教材和教法进行相应的改革:本着让学生去发现、主动学习的目标重新组织教材和教法。这样,才能走好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第一步。
数学是“科学的王冠”,对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格外重要。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根据数学应用性强的特点,进行了“问题探索”教学法的实验,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一系列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与解决,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敢创新的科学精神,“问题探索”式的教学有三个优点:①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记忆特别深刻;②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③学生的创造性被调动起来了。
对于问题探索式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界普遍持赞赏态度,不少教师也进行过尝试。但是成体系的问题探索教学法还不多见。主要的难题一是没有一套现成教材能够比较完全地贯彻问题探索精神,大多数教材受传统的影响很深;部分教材有些改进,但是还不彻底。教材是贯彻教育目标和方案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必须雄厚。二是对复习环节中如何进行问题探索研究得还太少,许多教师在新授课中能贯彻问题探索精神,复习课中却又走回“满堂灌”“题海战术”的老路。创新精神不是靠几次探索,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持之以恒地用成体系的问题探索式教学才能获得成效。
因此,实验之初我们定下了实验的三个步骤:首先对教材中不符合“问题探索”精神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再加工,为彻底贯彻“问题探索”做教材方面的准备;然后进行新授课中“问题探索”教学的实验;最后进行复习课中“问题探索”教学的尝试。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以教材的再分析和重组为起点,包括新授课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复习课中创造能力的发展的完整体系,效果较好。本文介绍主要内容,请专家指正。
一、根据“问题探索”精神改进和重组现有教材
教材总是某种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体现。现有教材体现的是传统知识型的教学目标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表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呈现多采用定义→例题解析→做题的顺序。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节为例,首先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给出表面积的定义;然后指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对三个例题进行演示计算,最后学生做题。这种顺序从枯燥乏味的定义与图示出发,然后进行机械的套用,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长期重复定义→做题的固定程式也会使学生误以为数学只是现成定义、公式的套用和堆积,无法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实际上,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与这种顺序正好相反,历史上数学知识恰恰是由实践上升到概念的。如果学生也以问题→探索→定义→做题应用的方式获得知识不正是个体对公式和定义的“发现”吗?因此,根据“问题探索”精神,我们对教材中知识呈现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和重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为例,除复习外共三十节新授课,其中十一课体现了“问题探索”精神,约2/3(十九课)采取的仍是传统的定义→例题解析→做题的方式。我们对这十九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为实施“问题探索”教学做好教材的准备。
二、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开启学生的创新之门
在学习新知识时,“问题探索”教学由提出问题、探索解决、综合发展、巩固练习四个环节组成。
在提出问题阶段,我们通常在实验观察、模拟生活实际等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仍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节为例。学生观察教师展示放大尺寸的纸盒,教师提出问题:求长方体纸盒至少用多少纸板做成?
在探索解决阶段,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讨论和教师巧妙的引导,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学生观察教师展示长方体表面展开图后,讨论图形特征,通过集体讨论,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进一步用文字表述。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像机敏的猎人,在学生的讨论中敏锐地发现每一小步正确的尝试,鼓励学生迅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进一步的要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归纳能力,例如要求学生用文字表述公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既不能灰心也不能着急,而是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
综合发展阶段,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教学辅助资料,设置大量与学习内容相仿的、鲜活的生活及历史上的计算事例让学生计算,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给出生活中长方体表面积、部分表面积计算的广泛应用的例题,深化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巩固阶段,由学生自己仔细阅读课文内容,争取独立完成一些与学习内容相仿的,难度相同的思考题。例如要求学生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完成课文中的练习题。
在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主动就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能自己探索出解决办法,能够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强。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得出自然,学生自己推出表面积计算公式,对应用公式求表面积掌握较好,教学时间也较充足。
三、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多见课型。在新授课中运用“问题探索”教学并不难,难就难在使复习也从“满堂灌”中跳出来,贯彻“问题探索”的精神。复习课的内容都是学过的,还探索什么呢?复习就是要做较多的,难度有梯度的练习,像讲新课那样——探索解法,时间够用吗?复习就是反复练习,如何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呢?
“问题探索”教学的精髓是鼓励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经过多次尝试和改进,我们终于用以问题为纲,学生自我总结概念体系;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以巩固复习的方式上活了复习课,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复习课的第一阶段,我们通常以问题为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学习内容。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一节复习课为例,首先提出两个问题:①约数和倍数这一节学完了,学了哪些概念?(学生可以看书)教师将学生正确的回答写在黑板上。②请学生对概念的相互联系和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讨论,要求最后能给几个概念编上顺序号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整理知识,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其实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复习概念,但是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避免于学生的死记硬背,主动性加强了,记忆更加深刻。六分钟左右,学生便“帮”教师整理出了如下顺序: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出题。例如给一个数"420",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倍数、约数、质数、质因数等概念出题,每个题用一个概念,看谁出得多。事实证明,学生们的创造力是巨大的,当他们有了机会当小老师考别人时,荣誉感和自信心使他们投入了“战斗”,他们命出了教师准备好的全部七种题型:420有哪些约数?420是哪些数的倍数?420能被哪些整除?把420分解质因数,420有哪几个质因数?420的约数哪些是合数?420是质数还是合数?
第三阶段请同学互相做对方出的题,再交回出题方批改、打分。这种方式学生十分喜欢,他们认真批改同学的答题,有的扣分甚至比教师还严,有的还写下了评语。看着学生投入的精神劲,你就会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的确是无穷的。让学生自己命题并批改别人的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好方式,是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发散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的最好途径,能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通过批改别人的作业,学生也知道了一些易犯的错误,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了。
巩固阶段再次提出问题:在以上七题中,哪些解法是相似的,能够多题一解?其余的题哪些先做对于后面的题有帮助呢?学生们很快就能想到先分散质因数,合数的约数可以用质因数一个个拼出来。最后,以学生口头抢答、自求答案填在书本上等方法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以上方式,复习课生动有趣,既训练了运算技能,达到了复习知识、深化理解的目的,又渗透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推理及逻辑思维的训练,还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除了复习课外,我们对课头的复习环节也进行了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一开始就是复习。有时复习的内容与新课根本就没有联系,有为复习而复习的意味。我们进行课头复习的原则是“力争将复习包融在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随时对用到的某些容易遗忘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在复习的方法上我们也是避免直接灌输,力求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法,在思考中让学生通过复习运用已学知识解决要学习的新问题。
比如复习“比例尺的应用”时,不直接复习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而是一开始就展示湖南地图,提出问题:暑期我们大家去张家界旅游,你能了解株州到张家界有多远吗?然后让学生量图距,找到比例尺,自己复习比例尺=图距/实距的概念,再自己探索解法。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到了三种解法:据图距是实距八十万分之一来计算;据实距是图距八十万倍来计算;列出比例式:(图距)15厘米/(实距)x=1/800000,用方程式计算。
结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知识的创新取决于创造力,创造力的源泉在于思考。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代数的浓厚兴趣是在他十岁时由他的叔叔雅各布诱发的,雅各布把x比喻成藏在树林里的野兽,“我们就是要设法一步一步地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2]。对于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儿童,用生动形象的问题探索培养他们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是可能的。我们通过两年的探索,得到以上心得,抛砖引玉,请专家指正。
标签: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论文; 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