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综评论文_刀永铭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综评论文_刀永铭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水利是我国改革开放一来为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之一,这项政策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解决很多水利问题,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实际中,水利工程虽然有着众多好处,但有一点是水利工程中一直都存在着的问题,那就是渗水现象。水利工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和水源保持长久的接触,这也导致渗水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渗水现象是很难解决,摆脱不了的。但是,我们同样有很多的防渗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渗水现象;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1、前言

渗水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水利工程对于蓄水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工程渗水,不仅不利于水利单位的运行,而且还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故而很大水利工程单位在施工之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水利工程的防渗水问题。但是水利工程的渗水现象总是防不胜防,而且以很多种方式出现在水利工程中,使得很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实际上,水利工程渗水包括大面积渗水和缝隙渗水。

2、水利工程渗水现象

水利工程的渗水是有一定原因的,最主要的和它离不开水有关,对于水利工程的是渗水现象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2.1大面积渗水现象

在水利工程使用的过程中,工程建筑体表面或者内部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是时有发生的,而这种大面积的渗水主要是由于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因施工工艺失误而造成的后遗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对基坑施工时采用的施工技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或是规范性,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在基坑施工时,施工技术无法满足施工工程的要求,使得基坑自身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排水能力大大降低,给渗水埋下了隐患。[1]除此之外,当遇到暴雨天气,基坑中储存的水无法排出,那么就会造成积水过多,从而从建筑墙面中渗出,而这时候如果水利单位还缺乏良好的后续完善工作团队,那么渗水现象就会大面积的蔓延,且很难停止。

2.2缝隙渗水的现象

缝隙深受分为两种缝隙,一种是混凝土缝隙,一种是施工缝隙。这两种缝隙发生的原因是不同的,渗水的现象也是不一样的。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说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不规范,比如说在使用混凝土进行灌注或者振捣的时候出现一些失误,包括工艺顺序、配料比、材料质量等,就会影响混凝土成型后的紧密度,导致混凝土的牢固性不高,甚至出现严重的偏离,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的孔洞,致使水利工程建筑在使用中因变形缝而出现大面积的渗水现象。

另一种渗水现象指的是施工缝引起的渗水。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预留施工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工程能够在后期使用中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在很多时候,这种施工缝就会成为水利工程渗水现象的源头所在。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为模板固定不牢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混凝土成型时不稳定,硬度和密度都有一定的偏差,从而造成水利工程的渗水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3、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来看,针对水利工程的渗水现象,相关专业人士和学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包括灌浆和防渗墙这两种主要方式:

3.1高压填充灌浆防渗水

高压填充灌浆法指的是在水利工程的堤坝施工时,或者是在堤坝自身存在的洞孔中进行钻孔,钻孔的距离大约为1.5M到2.0M之间,一直钻单砾石层为止,在砾石层两米处安装套管,通过套管向砂砾层进行水泥浆的灌入。这里要注意保持套管自身的干燥度,而且在灌浆时要逐步往上层灌浆,直至灌浆至面层土地。一般来说,会选择使用水泥浆进行灌浆,因为水泥的稳定性较高,有一定的硬度而且能够实现灌浆的目的。[3]但是也有一些使用黄泥浆封孔的方法,但这种黄泥浆主要用于填充堤坝自身所有的孔洞的填灌,而且事先要在这些天然孔洞周围进行打孔,打完一圈孔之后,再进行灌浆,有一定的顺序性。

3.2土坯坯体劈裂灌浆法

土坝坝体劈裂式灌浆是运用坝体应力分布规律,用一定的灌浆压力,将坝体沿坝轴线方向劈裂,同时灌注合适的泥浆,形成铅直连续的防渗泥墙,从而堵塞漏洞裂缝或切断软弱层,以此种方法来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而且,这种方法还能够通过浆坝互压和下陷,帮助坝体内部的应力均匀分布,以此提高坝体的变形稳定性,增加其紧密度,从而达到防渗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土坯坯体劈裂灌浆法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劈裂的方向和力度上的把握,泥浆品种的选择等。

3.3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水

高压喷射灌浆是指,在借助高压射流冲击破坏被灌地层结构,从而混合水泥浆液与被灌层,使之形成一种壁状固结体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渗作用,且能够在最低资金投入的条件下实现防渗目的。[4]这种灌浆方法有不同的类型,而这些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以被灌地层结构和防渗要求为标准,分为定喷、摆喷和旋喷几种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它的运作原理还是一样的,就是利用冲击流进行灌浆,实现防渗。

3.4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在修剪防渗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导向孔内灌人泥浆,泥浆水平面保持在低于导墙面30cm左右。然后就有进行防渗墙的修建工作了。[5]

防渗墙的接头管采用直径330mm、壁厚100mm的焊接管,成槽之后,必须事要在接头管的管壁抹上润滑油。而且需要在表面裹上期料薄膜,这些工作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管壁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帮助管壁能够更好的与混凝土进行配合工作。之后,再根据图纸吧接头管铺入指定深度。

接下来就是导向槽及施工平台准备工作了。要注意导向槽的宽度一般略大于设计防渗墙宽十几厘米左右,这是为了给后期的工程施工提供更大的空间和余地,同时也方便后期有需要更改的地方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改。一般来说,导向槽以钢筋混凝土为原材料,而且在安装时要确保其与防渗墙之间有一条笔直的中心线可寻,这条中心线的存在是为了使得在浇筑的时候,能够及时支撑起孔壁的重量,保证其位置和方向。最后,就是最为关键的造孔工作。造孔也许看似简单,但却是混凝土防渗墙成型的一道重要工序,不可忽视。[6]为实现有效的造孔工作,工作人员必须要依照预先已经划分好的槽孔来进行造孔,而且按照其排列顺序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其顺序。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孔都要自己对应的作用可以发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出现渗水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很多单位对此无计可施,从而在后期的运行中付出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代价,但是实际上,水利工程的渗水现象是可以加以解决的,只是施工工艺与方法的问题。比如,可采用较为传统的灌浆的方法,从渗水的根源处进行防渗处理,还可以采用较为有效单耗资较高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进行防渗。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事情是真的难,只要相处相应的解决方法,问题早晚能够解决。

参考文献

[1]韩旭光.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3).

[2]张伟.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工艺探讨[J].科技风,2015

[3]覃振朝.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4]张振刚,沈光来.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综述[J].致富向导,2015(06):6-12.

[5]韩文文.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新技术, 2014

[6]王振西.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5

论文作者:刀永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综评论文_刀永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