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肖像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关于我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系列
环境肖像就是以深入刻画人物为目的,将与被摄人物有联系且具有人文信息含量的环境作为背景,使之与人物有机融合的作品。在环境肖像中,人是摄影的主体,是画面的核心,以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和服饰等来展现主题。环境是摄影的陪体,不能脱离主体的表现。作为前景,有时可以使用道具,呼应主体,渲染气氛。虽然说环境肖像中人物是主体,但在对主题—特别是人文历史等因素的表现上,我认为人物和环境应该平分秋色,一副成功的环境肖像,画面中环境表述的意义和作用绝不亚于人物。
环境肖像中的环境可以:追寻历史踪迹;记录生活现状;呈现文化信仰。
我对环境肖像中,人物和环境的选择及把握都比较理性和慎重。以《布里亚特蒙古人》为例:
由图3可知,美丽兜兰在光合有效辐射(PAR)达到786 μmol·m-2·s-1时的净光合速率(Pn)达到最大。其中,以P1处理的美丽兜兰净光合速率(Pn)最大,达到6.47 μmol·m-2·s-1;P2、P3处理的美丽兜兰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CK处理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降低,P3处理的美丽兜兰的光合速率进一步降低,最大光合速率仅为4.32 μmol·m-2·s-1,但仍比CK处理的最大光合速率提升了1.05倍。表明美丽兜兰在遮荫条件下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了美丽兜兰的光合利用效率,但也不宜过度遮荫。
1.我对布里亚特蒙古人的现状做了较为详实的调研,先后到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呼伦贝尔等几个布里亚特蒙古人聚集的地方实地考察。了解到俄罗斯有布里亚特蒙古人四十多万,但已经严重俄化,失去了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重要的民族符号。蒙古国有四万多布里亚特蒙古人,虽然生活方式还在,但语言和服饰、生活习惯等已很难和喀尔喀蒙古人分开。难能可贵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虽然只有六千多布里亚特蒙古人,他们的语言、服饰、面部特征和身态等人物特征、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都还保留着传统原貌。因此我选择呼伦贝尔为我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系列的主要创作基地。
2.创作中我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深入挖掘人文信息,使之服务于刻画人物性格形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主题。比如:羊皮袄为背景的小孩肖像,孩子红扑扑的脸蛋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只有布里亚特小孩才有的服饰、皮靴和发型,这里不仅长相、服饰特征上能感受到布里亚特蒙古人的人物特征,还可以从画面中的羊皮袄和吃饭用的锡碗上追索到游牧民族的历史踪迹。这幅作品可以说是人物与环境完美结合表现主题的一个成功案例。
1.要不断和员工强调成本管控的范围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该包括从采购、生产、销售等多项经济环节的成本控制。甚至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多方面成本。
《布里亚特蒙古人》这一系列作品,虽然都是日常普通生活场景的瞬间抓取,却包含很多人文历史的符号元素。这些都归功于人物和环境的精心选择及有机融和。这些作品或引你追寻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历史踪迹,或对你表述他们的生活现状,或给你呈现他们的文化信仰。比如:画面中的吊顶摇车、三角帽、锡碗、扎冈房(用木条编织后糊泥为墙的房子)等,都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特有的传统老物件;有人去世出殡后,在他居住过的房子里点上无数个长明灯为逝者祈祷,也是只有布里亚特蒙古人才有的文化信仰;玩手机、喝娃哈哈、用塑料袋、挂蚊帐等是他们现存社会环境的真实变化。
很庆幸,又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改变布里亚特蒙古人古老的生存环境之前,我用四年的时间,用一个个有温度、带着泥土味儿的画面定格布里亚特蒙古人最后的坚守。如今一些布里亚特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古老的扎冈房已拆除,他们传统的生活用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迅速消失,传统文化信仰逐渐淡化,直至他们原始的生存环境一去不返。我相信在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历史长河中,我的系列环境肖像作品会有一席之地。
奶奶和孙子,扎冈房子里的摇篮曲。布里亚特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木条编制后,糊泥为墙的扎冈房现在已经消失。
老姐妹。夏天的早晨,老姐妹在定居的砖房里等待去圣泉的汽车。夏天洗圣泉是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人的传统习俗。
标签:刻画人物论文; 环境论文; 肖像论文; 布里亚特论文; 蒙古人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信息含量论文; 有机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