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问题的研究论文_李铁生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问题的研究论文_李铁生

韶关玛聿林业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现状,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其中的技术重点,以期为我国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绿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绿化工程;施工;养护技术

引言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质的飞跃,使得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其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关注。与此同时,我国园林绿化也在近些年来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内容之一。但是现今不少地区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项目效益的发挥。

1.园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园林绿化工程的种植不符合植物

生长规律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美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需要体现美学,又需要考虑其生态作用。在实际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往往不能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且种类多样的林木进行栽种。从可选择性范围来看,某省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沛,土壤的自然肥力比较强。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但是种植往往局限在樟树、女贞等林木上。未能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群落,构成生态体系自循环。同时,在栽种过程中施工不规范,导致植物损伤。例如,选择在光照过强或者室外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栽种,导致植物根系水分被蒸发;相邻植株的距离过密,相互争抢养分,降低成活率等。

1.2园林绿化工程注重施工,养护不当

园林绿化工程应贯彻植物的全部生长周期,换言之就是要从植物的栽种,到后期的施工养护进行全面的管理。这样才能够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发挥绿化作用。在当前的绿化工程管理中,重施工,轻养护的现象普遍。养护中,注重植物造型的修整,而忽视抗病害的作用,未对可能出现病害的枝叶进行修除;不能根据当地的降水频度、强度调整灌溉策略,易发生旱涝,造成植物根系腐烂或者干枯死亡;除此之外,随着植物年限的增加,未能够适当的调整追肥力度和频率,导致植物养分不足,产生非正常落叶或者枯萎。

1.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的队伍素质不高

园林绿化工程不能够按照指标完成的重要原因就是尚未能形成比较优秀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队伍。尤其是绿化工程的施工人员多是临时招募的农民工,仅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注意对林苗、灌木等植物的细致操作和处理,经常造成植物损伤。在工作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栽种指导,栽种的效果欠佳。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重点

为了改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的现状,应当对其施工与养护的重点内容进行明晰,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2.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的基础措施

要想优化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工作,应首先组建一批业务素质优秀的专业的施工与养护队伍。队伍素质的提升,可以采取单位统一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在开展绿化工程之前,需要集中就施工与养护队伍的技术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最前沿的种植和养护技术;其次,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做现场的工作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第三,将施工与养护提升到同等地位上,以优质的养护来完善和调整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良性发展。

2.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重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重点就是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相类似。包括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优化管理。

2.2.1做好择种和选配工作

林木的择种与选配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基础。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选种要因地制宜,并考虑林木的生长周期、习性等。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具体可以归纳为:一是选择适宜在该地区生长的林木种类,并根据林木植物间内在的生物联系进行搭配和选择。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良好,是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结构,且雨水充沛、光照足,适宜大多数林木的生长,可根据地区具体的条件选择林木,如土壤疏松地区可选择刺槐、马尾松等根系发达林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或者是香樟、木荷等常绿阔叶林木,有利于水源涵养;二是依据城市发展布局和景观设置需求,采用同街区多林木色彩,多林木层次的搭配,满足林业工程的审美目标。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考虑植物生长周期内的色彩变化,考虑在行道两侧栽种银杏树,形成夏绿秋黄的景观。并考虑搭配低矮灌木和草坪,形成银杏为主体的生态群落;三是植物在选配时,针对植物的休眠期采取适当的措施。在休眠期内栽种的植物生长效果比较好。以银杏树来讲,最佳栽种时期为秋季落叶后至春季新发芽前期,此阶段的成活率达90%以上。当不能够保证在植物休眠期内完成栽种的情况下,要对种植材料喷洒抑制剂或者切断树根来进行苗木的保护,增加植物的成活率。

2.2.2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1)栽种天气的选择。选择在阴天时进行栽种,可以降低光照对植物水分蒸发的作用。栽种的最佳时机为日出前及日落后,此时阳光直射最少,可以充分保护植物根系。

(2)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施工。以行道乔木银杏树而言,其适宜生长于中性或者酸性的土壤中,碱性过强的突然会造成苗木根系损伤,同时土壤湿度过大也会影响其根系生长;为了搭配银杏树形成生态群落,一般会考虑栽种低矮花卉或者是平铺草坪。在进行此项作业时,需要对栽种土壤进行深度翻耕,松土,确保草坪紧贴土壤或者花卉球茎埋土完整,并在最后做好压实工作;同时,在自然界当中,大多数植物都属于异花授粉,因此要注意种类搭配,保证其生长的持续性。

(3)做好苗木的移植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部分苗木的移植工作。苗木的移植应保留植物的根系,切口平滑,但不能影响主根,必要时还要保留须根,树木的冠幅也要保留下来。要注意在移植过程中的运输管理,保证树干直立,避免树皮的损伤,保留土球的完整性,有助于保持苗木的水分。移植结束后,要为树木做支撑,浇定根水,若在夏季还需充分湿润树叶。在土球的外部挖掘土洞,检查植物根系,避免基坑排水不畅影响植物根系,一旦发现根系出现腐蚀,要及时切掉,并施加养分,激活根髓组织,提升根部活力。

2.3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重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植物的修剪和整理。对枝叶进行合理的修剪,与绿化工程的整体布局统一,符合审美需求;二是植物的施肥和灌溉。水与肥料是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三是防治病虫害。在植物的生产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害。不同植物的抗病害能力不同,需要人工加以维护。

园林绿化工程中修剪和整理贯彻园林绿化工程的全过程,从栽种到后续养护,可以通过修剪、整形,可获得较好的树形和观赏效果,同时也能够帮助植物获得更好的生长态势,去除病虫枝叶,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去除杂草能够提升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并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对其水分的灌溉需要考虑植物生长的实际需要,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节。夏季高温干旱天气时,应增加灌溉频率,保持土壤持水。在雨季就要适当的减少浇灌的频率,并做好排水,防止发生水涝的问题。注意好灌溉过程中温度对植物水分吸收能力的影响,不要在正午高温时期进行浇灌,以免高低温差,使植物产生过激反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养料、含肥量等会随之减少。因此,在养护过程中要适当地进行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的性质、苗木大小和水分吸收能力来确定。

病虫害严重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并可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需要针对病虫害的成因进行追踪,采取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例如木荷的褐斑病,作为一种真菌病害,不仅侵袭新生嫩叶,对老叶也会造成影响。斑点由红褐色转为黑褐色,并最终萎缩、干枯。该病害爆发于每年的8~9月份,可使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按照10~15d为一周期进行喷洒,喷洒时限为2~3周期为好。

3.结语

综上,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管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工程施工的优化,进而达到发挥工程建设效益的目的。本论述结合实际案例,针对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技术措施,以期有效地提升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也进一步促进我绿化事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4(16):206-206.

[2] 施展.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及养护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00203-00203.

[3] 张伟民.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要点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7(9):121-122.

[4] 孙萍萍.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的途径及方式[J].现代园艺,2016,06:190.

论文作者:李铁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问题的研究论文_李铁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