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文言阅读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文言文学习又是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文言文之难,难在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教师树立文言教学的全局观,以长期积累为“道”,技巧点拨为“术”,将课内选文与课外文言有机结合,积极开发文言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文言学习语境,让学生把握文言知识迁移学习的具体方法,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文言学习的真境,有效实现学生文言语言建构的目标,培养学生文言阅读的良好思维,并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一、立足长远,课内外相辅相成。
从教法角度讲,有不少教师固执地认为,只需踏踏实实上好课本选文就能解决学生文言阅读,这实际上是一厢情愿的偏颇想法。课本选文只是一个基准,它与各地学生自幼养成的能力有时差异是较大的。同时,有限的几十篇文言涉及知识也无法覆盖复杂无比的文言语言现象,但是忽视课内积累同样也是偏颇的。最佳的方案或许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注意系统性,课内为基,课外为用,把长期积累,增强语感作为提高能力的根本之道。具体做法是:
注重回顾整理小学、初中所学,唤起记忆。任何新知识不外乎是借助旧知识对陌生知识的感悟理解。小学初中的文言知识正是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文言的基础。在高一时即应树立借助旧时所学,通过知识迁移来自主学习高中文言文的理念,以期将提升文言阅读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因此要有计划地布置对小学、初中文言文的复习整理。比如,实词“微”(没有),“会”(适逢,正赶上)在初中已学“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会宾客大宴”(《口技》),虚词“而”字《醉翁亭记》多用,“其”字《马说》多用,且用法在高中变化不大,如果已比较熟悉,待学习《游褒禅山记》《师说》等文章时,相关点自然迎刃而解。至于,词类活用、句式等知识,小学初中一般均不重视,而高中进行文言翻译时已不能如以前一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需要教师熟悉小学初中所学文言文,不至于将其与高中完全割裂,诸如“无乃……乎?”、“其……之谓也”、“何……为?”等结构较固定的句式务必非常熟悉。今年上海高考中“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一句的翻译,使许多考生失分。其原因是对“奈……何?”的句式毫无感觉,只能妄加揣测,胡乱作答了。所以引导整理旧时所学,补充必要语法知识,在高中学习时也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求知欲。
如果说,长期的阅读积累是提高能力之“道”的话,那么具体教学中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我们不妨将之称为“术”,这些“术”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好之”“乐之”之心,这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思想前提。
譬如,注重引导学生自我判断考点与重点。这是阅读文言时,激发学生“好之”“乐之”之心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有一定积累基础时,教读文言文不宜一味赶时间赶进度,这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比较适宜的做法是在预习或规定时间的短暂速读中,要求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考官角度,确定实词、虚词、句式考点,适当的时候可要求学生根据一般考题设置习惯,分组分别设置三个选择题,挑选两个句子翻译,来比较出题情况,最后与原题对比,这样常常令学生印象特别深刻。比如2009年天津卷的文言翻译题:
⑴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⑵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⑶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这个题目,即可由学生判断: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可能的赋分点有哪些?哪些按规律照搬就行?那几处无法连贯翻译?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教师点拨:一,要注意⑶小题中的“于是”和“束缚”,前者是两个单音节词,译为“在这种情况下”,后者是一个词,译为“捆绑”;同时将单音节词组成双音节词来翻译,如翻译⑴小题时,将“若”译为“如果”,将“必”译为“一定”,将“治”译为“治理”等。二,先将语意基本一致的人名、地名等保留不译,将已掌握的加以翻译,就能做对75%以上。剩下比较难的,一是活用,如“治”为使动用法,“生”,名词作状语,“柙”为名词作动词,根据语境猜测,并利用已有的文言知识,也能基本译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句式,如“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必不吾予也”,按照应将其译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的要求,前一句为判断句,译为“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第二句为表揣测语气的句子,译为“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第三句为宾语前置句,译为一般句式,可译为“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
如此一来,学生于角色转换之中可以体会到新奇,这正是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的关键。
三、循序渐进,注重培养迁移能力。
文言学习复习均应排除毕其功于一役心理,语言学科的固有特点要求日积月累,面对学生学习效果与预期的差距,一定要沉得住气。具体阅读训练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对比手法,可口头联系,可简单板书演示,可设置表格联系。由此及彼的联系对比可以有效沟通课内外知识。
事实上,高考题中有的答案基本上是课文中语言材料的直接迁移。如,2007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解释“旬日”和“已而”两个词的含义。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相应的词,分别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和《促织》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旬日”作“十天”解。“已而”作“不久”解。
又如,(2017天津卷)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横道杀伤。 凶:凶险
B.闾里未尝让 让:责备
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讽:背诵
D.游必择友,不好苟交 苟:草率,随便
A项“凶”正确意思为“闹灾荒”,其实已出现在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文中有“河内凶”句,与此一致。
这些示例,绝不是偶见现象。可以说,高考试卷上不论是文言词句的理解,还是被视为“得分点”的语法现象,大多能直接间接地在课文中找到相同点。
四、注重实练,在实练中固化迁移思维。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在解题思维与方法上也可通过专题专练,将答题过程化繁为简,总结一些步骤和技巧。
1.知其大意。平时阅读务求透彻,这有利于积累,但针对考试训练则宜倡导快读,只求知其大意。
(1)弄清文言材料的大致内容。高考文言文选材多以史传性的记叙文为主。作为最常见的人物传记,我们可简单地分解为:传主、关联人物、连缀事件、其余记叙要素等几个大的方面,基本弄清表达的思想、技巧即可。如果是非史传的文言材料,我们可以从文体入手去读,如是议论文,只需大体弄清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运用哪些材料来证明观点、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就行了。
(2)借助题中选项。譬如选择题的最后一题,一般是考对原文内容的理解,选项一般涵盖全文主要内容,错误选项也仅仅是局部错误,总体而言,无异于对原文的翻译或理解,借助选项与原文比对,基本能帮助我们掌握选文一半左右的内容。
(3)语境推测。文言中有75%以上的含意与现代文基本一致,不一致之处可根据语境推测。
(4)善于联想。即见到拿不准的词义、知识,要联想起以前学过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做过的练习或相关内容,以作为评判的根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文言文学习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习体现,长期坚持课内外关联的文言学习,注重语言迁移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语言、思维、文化获得感与日俱增,正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所在。
论文作者:赖勇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文言论文; 句式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文言文论文; 译为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论文;